分享

分子医学8:‘圣诞’女孩 --- 贝林和他的免疫血清疗法

 小一时空360 2020-10-19

1891年的圣诞夜,无论对年轻的医学家贝林,还是那个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小女孩,应该说都是一个神奇的夜晚。

在那个纪念基督诞生的日子里,柏林诊所里的一位罹患白喉的孩子,病魔在肆虐,死神越来越近了。

当时传染病是让人无不恐惧的病魔,因为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更何况女孩患的还是如此烈性凶险的传染病!

女孩奄奄一息,家人们围坐在病床旁,本该是充满欢歌笑语和圣诞礼物的夜晚,变得沉重和黑暗。病房里一片寂静,似乎死神正在慢慢降临。

突然,门被推开了,进来的不是他们渴望的圣诞老人,也不是他们惧怕的死神,却是是一位而立之年的年轻男子。

他就是贝林! 第一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

此刻,这位满脸络腮胡子,衣着整齐的不速之客,给小女孩带来了一种他新研制的药物。他如实地向孩子的父母表述着,他说他期待奇迹的出现,但因为此药还从未用于人体,风险也随时可能出现?!

或许,小女孩和贝林注定要在这个不一般的圣诞之夜共同开创一个奇迹。

绝望的父母在得知访客的来意之后,回望了一眼病榻上的女儿,没有多少迟疑就接受了贝林的建议。

不可预知的药液就这样被注射到了小女孩的体内......

让大家喜出望外的是,奇迹真的发生了!小女孩的病情迅速好转,没过几天就康复出院了。

罹患白喉的孩子得救了!! 可以想象,这在当时那个对这类烈性传染病几乎一筹莫展,无计可施的年代是多么让人欢欣鼓舞的喜讯!

幸运的圣诞女孩!一时间,整个世界为之震惊。

没错!这名圣诞女孩,就是被动免疫疗法(抗毒素血清)应用于人体的世界首例。贝林为她注射的就是他正在研制的免疫血清。

要知道,那时人们眼里的传染病,尤其是烈性传染病,甚至恐惧过今天的癌症。

因为它不但是没有办法治疗,更可怕的是,它传播的如此迅猛,如此猝不及防,每当病魔肆虐,必定遍野哀鸿。以至于人们常常把这类疾病称作‘瘟疫’。

年轻的贝林原本是军医,但从小品学兼优的他并不满足只做一名医生,他对一些开创性的工作总是充满了好奇心,喜欢探讨新事物。

在一次探索性实验过程中,他偶然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某些物质不能杀死细菌,但却能中和细菌所释放的毒素。他决心要一探究竟,坚定了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信心。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他的研究才能终于被他的军方上司所认可,他们给了他在科学海洋中遨游的机会。

1889年他获准进入柏林罗伯特·科赫卫生所,在德国著名微生物学家科赫教授直接领导下从事细菌研究。当时这个研究所已蜚声世界,曾先后找出许多传染病的病原菌,如白喉杆菌和破伤风杆菌。

置身于这样一个科学圣殿中,年轻的贝林自然是如鱼得水,其科研天分也终于有机会得到尽情的施展。他梦想着能找到这些可怕的病原微生物的克星。

或许是受到李斯特外科消毒法的启示,贝林同日本细菌学家北里柴三郎一起开始了一项关键性的实验。他们给动物注射感染过破伤风的另一动物的血清,观察能否使之获得对破伤风的被动免疫。

经过300多次试验,他们终于看到了预料中的结果:

曾经感染过破伤风杆菌而依然存活的动物血清,注射给刚感染破伤风杆菌的动物,可以预防破伤风病症的发作。

初步的成果让他们喜出望外。因为这一事实毋庸置疑地说明,耐受过破伤风的动物血清中有着对抗破伤风毒素的抗毒素,它能中和毒素,使之失效,即现在医学上所说的“抗毒素的被动免疫”。

在当年德国医学学会的年会上,贝林根据实验结果首次提出了“抗毒素免疫”的新概念,阐述以毒攻毒的原理。为此,年轻的贝林被誉为免疫学尤其是血清疗法的创始人。

巨大的荣誉并没有让贝林的工作有丝毫的松懈,这次他选择的是研究对抗白喉的抗毒血清。

白喉!这种当时让人们谈之色变,极为凶险的烈性传染病,不知夺走了多少孩子的生命,可一直以来,医生们对其一筹莫展。贝林决心和这种凶残的病魔决一死战!

为了从动物身上取得更多含白喉抗毒素的血清,贝林不辞劳苦。他在许多动物身上进行了多次试验,几经波折,最后终于在马的身体内取得了大量含抗毒素的血清。

最关键的问题来了,这种动物的白喉抗毒素血清究竟能不能用来治疗儿童的白喉呢?

或许是上天的安排,命运就这样把贝林带到圣诞女孩的面前。

在那个圣诞夜里,当他把自制的白喉抗毒素血清,缓缓地注射给奄奄一息的小女孩。

当他看着病儿那颗被白喉毒素麻痹的心脏,跳动由弱变强,呆滞的眼睛又重新闪出生命的光辉。贝林年轻的心也剧烈地随之起伏,他知道,他成功了!!!

......

1901年,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这位不懈的探索者,因研究白喉的抗毒素血清疗法而成为生命科学史上第一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