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破解了道德经,可无论如何没有人相信,我应该怎么办?

 紫微星使 2020-10-19

题主好!你可能误解了《道德经》,下面展开话题,闲聊几句,供参考。

【1、阅经后的两种“悟”】

老子在首章暗示过,人对“道”有两种觉悟:一个是从“无欲”顿悟道的真性“无”,这是真悟;一个是从“有欲”解悟道的假性“有”,这是假悟。以此为准衡量你的问题,即知你是“解悟”,不是“顿悟”,这是千百年来学人的通病。为何这样判断?直接原因有三:(1)万物生于道德,则道德是万物的本能,无处不在,故既非秘密,也非知识,就谈不上“解密”。换言之,若以为自己揭示了道德,就一定没见到道德的真面,因为道德即一切,无秘密可言。(2)道德没有矛盾性、对立性和描述性,不可旁观,故无所谓“被发现”,也无所谓“被述说”。换言之,人对道德不可思、不可议、不可言、不可写,人无法站在道德的对面,只能在道德中悟道德,但又不能表达道德。想对外人讲清“道德是什么”,都是徒劳。(3)道德与思维、言语、文字无关,是绝在独立、超越一切的,故道德在一切中,且又不是一切。换言之,道德无形,不要以为“道德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即人不能说道德,若非要去说,所言都是“非道非德”,都是有形,南辕北辙,事与愿违。

【2、“悟道”后的样子】

老子暗示的很清楚,如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此句藏着一个教义为:人若觉悟“一切即道,道即一切”,是真悟、彻悟,就叫圣人;若觉悟“一”,认为万物统一、归一,就叫贤人;若觉悟“二”,认为万物都有矛盾性,就叫君子;若觉悟“三”,认为万物常在两级之间变化,没有休止,就叫学人;若只见万物,无所谓觉悟什么,就叫凡人。当然,后四种人都是解悟,不是真的证道,因为真悟道者不见“一、二、三和万物”,所见都是“道”,而道在“一、二、三和万物”中,又不是“一、二、三和万物”。经文第五十六章还将此义概括为“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非常精要。

史书说世间真悟道者一定是“三隐态”,即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不会对外人说“自己已经悟道”。换言之,真悟者擅藏,绝对不露痕迹,老子写完经就归隐了,庄子宣教后也归隐了,都在教后人,表演给后人看。悟后必隐,藏形于万物中,不显山露水,才是大智。为何必须这样?道理简单,真悟者与道德合为一体,也归于无形,以“无”为身,岂再现形?人只有在“无”,才能超越矛盾、时空和生死,哪有悟后还待在矛盾牢狱里不出来的呢?

【3、“悟道”的方法】

老子反复在讲,先要“无欲”,后再“无为”,才能入道门。这不但是悟道法,也是鉴别“是否悟道”的判断尺度,即人只要“有欲”,还有追求、有得失、有苦乐,就一定没修道;人只要没“无为”,还有思想、有念头、有我他,就一定没悟道。换言之,“无欲”是小悟,“无为”是大悟。对比能知,以为经文有秘密可发现、可得到,这还是“有欲”;以为能向别人宣说道德,使人受益,这不是“无为”。人如此有欲、有为,还谈什么“解密”,哪有半分真悟呢?

老子在经文中还暗示过,“悟道”后需要继续磨练这个智慧,并不是立刻就以自己的所悟济世救人,如第四十一章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即悟后要常磋磨这种觉悟的功夫,永无懈怠;又如第五十四章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即悟后还是修行不断,永无止境,并非一劳永逸,在那里自满、自得、自乐。

【4、“宣道”的方法】

老子全经都在教世人此法,现选三段,以明教义:(1)教人“离极向中”,即推人回避矛盾,觉悟在“中”的重要性。如第二十八章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2)教人“知足而安”,即觉悟“无欲、无求、忍耐”的重要性。如第二十二章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3)教人“无争无得”,即觉悟“无利自安、为公自圣”的重要性。如第二十九章说“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为方便理解这个圣义,此举三个身边事为例:(1)见人生贪(趋向极端),就劝他不贪(趋向中道)。常能如此,即是以“道智”救人。(2)见人弄险(趋向极端),就晓之以害,拉他回头(趋向中道)。常能如此,即是以“道智”慧人。(3)见人在病(被道惩罚),就劝他寡欲(回归道德),恢复身心安宁。常能如此,即是以“道智”医人。以此类推,活用无量,没有一律。也就是说,以道德圣教济世时,别把道德挂在嘴上,而应就事论事,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将圣理藏在最普通的言语里,用而无形。反之,若处处以“道德”二字直接给人敲警钟,将人见人烦,没有效果。

【5、世人难悟道德,是历史常态,也是未来大势。】

老子在经文中暗示过,人类天生不悟道德,很难受教,此举三段:(1)第十二章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即欲望是人的本能,常障人智,蒙蔽人眼,沉溺痛苦,不悟道德。(2)第四十四章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即人逐名利,必自害无知,与道德反背,将被道德所罚,自取灭亡。(3)第四十一章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即天下不能悟道者永远占三分之二的多数,闻而不信、不悟、不修、不行,一定是常态。所以,看懂经文对本话题的标准答案,也就不该感叹“无人信道德”的残酷现实,古今都一样。换言之,老子在说,以道德济世,也是不能勉强而为的;能以道德自救的人,凤毛麟角,故对大多数人别抱希望。

【6、圣教的选择】

从《道德经》全文看,所教既讲自修的“出世观”,也讲利人的“入世观”,悟道后该如何处理这个关系呢?老子给了二法:(1)条件不足时,身在世而心出世,不济世。如第四十六章说“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2)条件具足时,身心都入世济人。如第四十九章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因为老子强调的入道条件(无欲无为)太高,史上真能直接以道德之教济世的圣人已很少,何况普通人?而只强调入世思想的儒家反倒是代代贤人辈出,不绝后世。其实,在终极价值观上讲,儒道一统,归于一理,故这也说明,儒家在事实上承担着道家入世的任务,替代道家在济世救人。所以,别把儒道两家对立起来,多宣传儒家教理,也是落实道家思想的必然之举,因为儒家更适合于时代需要,更易被接受,教育效果更好,已被上千年的历史证明。

总之,悟“道”先为自救,不为救人救世;在“道”不见矛盾,无所谓作为;人是否相信道德,关键不在外人教,只在自悟。为何?道德不能从外灌输,必须内悟。无奈,下智人无份,中智人无信,上智人稀少,是客观现实。坦然面对,顺其自然,也是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