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小说相声的不少,长寿演员也不少,但艺术生命有他这么长的不多

 郑捕头 2020-10-20

相声名家李伯祥今年已经超过80岁,身体比较健康,因此直到现在还经常看到他活跃在京津两地的相声舞台上。在舞台上自称老李,继续给现场观众送来笑声,看上去有些驼背,但听上去嘴皮子还是那么利索。

相声演员中从小学相声的人不少,比较长寿的人也不少,但艺术生命能够有李伯祥这么长的,不多。

从小说相声的不少,长寿演员也不少,但艺术生命有他这么长的不多

李伯祥,1938年生,生于北京,后居天津。自幼跟随父亲李洁尘学习相声,6岁登台,人送绰号“小神童”,后拜赵佩茹为师。1979年调入天津曲艺团任相声演员。他擅使贯口活,快而不乱,慢而不断,为人称道,被称为“李快嘴”。1970年代后期开始与杜国芝合作,堪称“黄金搭档”。代表作品包括,《报菜名》、《地理图》、《大戏魔》、《聊天》、《两面人》等。李伯祥收有徒弟郑健、戴志诚、王平、吕小品等。

相声神童六岁登台

1943年,济南的相声大会开张,他和父亲李洁尘被请到济南。相声新场子开张有个规矩,第一个表演的必须是个小孩儿,没结过婚的。虚岁6岁的李伯祥就被叫上台开张,就说了人生中第一段相声《六口人》。他6岁,说《六口人》,预示着六六大顺。那是李伯祥第一次登台,打那开始就进入相声圈。

从小说相声的不少,长寿演员也不少,但艺术生命有他这么长的不多

“小神童”的绰号,是李伯祥在南京表演时候留下的。南京夫子庙有个茶馆场子叫金谷戏茶厅,观众买茶进来听。李伯祥在那儿就算登大台了,那时候9岁。这时候就不是开场表演了,而是攒底,也就是最后出场,和父亲一起说。不能总说《六口人》,就得说功夫型的像《报菜名》《八扇屏》《开粥厂》。

后来李伯祥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贯口活,嘴皮子非常利索,然而李伯祥小时候是个大舌头,说话并不清楚,为什么能练成后来那样呢?就是因为挨打。练不好就打。父亲打过,父亲的好朋友刘宝瑞也打过,打一次,就记住很多,不能再犯毛病。

表演敬业不惜力

但李伯祥并没有拜刘宝瑞为师,而是拜了赵佩茹。李洁尘跟赵佩茹要好,在给李伯祥过百天的时候,常宝堃、赵佩茹他们都来道喜,李接触抱着大胖小子跟赵佩茹说,他将来要是干别的也就算了,比如当总统当市长什么的,但如果说相声那就是你徒弟。到1949年春天,在天津南市的群英戏院举行摆知仪式,李伯祥正式成为赵佩茹的大徒弟。

从小说相声的不少,长寿演员也不少,但艺术生命有他这么长的不多

除了嘴皮子利索,李伯祥的表演还特别善于调动观众情绪,比如表演小段儿《雇三轮》的时候他曾在台上翻跟头,观众都炸堂了。这样高难度的舞台动作,一直到李伯祥69岁还说、还摔呢。后来老伴儿给他下了个命令,不许再翻跟头了,怕摔着。

从小说相声的不少,长寿演员也不少,但艺术生命有他这么长的不多

李伯祥爱相声,说了一辈子相声,现在还在说,作为老先生非常敬业。

对得起相声艺术

有一件往事值得提一提。60多岁的时候,有一次李伯祥到河北电视台录节目,电视台给他开了一个记者会,有一位记者问,李老师您记忆力那么强,这些段子您什么时候才会忘?

从小说相声的不少,长寿演员也不少,但艺术生命有他这么长的不多

李伯祥说,我没法说是85岁还是86岁,我给你举个例子,如果真的百年之后我躺在棺材里,棺材盖还没盖上,有人过来问我说老李你先别走,那个段子怎么说来着?我就告诉他这么说这么说。问完了吗?那位说问完了,我这再走。

“我举这么个例子是说,不会忘的。我小时候恨相声,别人上学我学相声,后来慢慢感觉出来没有它不行。这是我的饭碗,是我的革命工作,娶妻生子养家糊口,千万观众喜欢我,我就凭相声啊,所以我爱它。

从小说相声的不少,长寿演员也不少,但艺术生命有他这么长的不多

祝愿李伯祥先生健康长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