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鲁儒小贤|走进《诗经》里的“齐风”与“鲁颂”,领略独特齐鲁文化

 儒小贤 2020-10-20

齐鲁大地作为中国文化和文学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诗经》作为中国诗歌的源头和诗史光辉的起点,“山东元素”主要体现在“齐风”和“鲁颂”,来一起和小贤领略齐鲁文化的独特魅力。

《诗经》又称《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500多年间的诗歌305篇,另外还有6篇笙诗,仅有篇名。《诗经》中的诗最初的都是配乐的歌词,按当初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俗称《诗经》,列入儒家“五经”之一。

.

“风”就是声调,又称“国风”,是各地的乐调,相当于我们说的地方俗曲,作为当时十五国风之一的“齐风”是啥样的呢?

“齐风”的创作年代大概是在齐哀公到齐襄公时期,产生的地区主要是齐国首都临淄为中心,东到渤海,南到泰山,西到黄河,北到无棣,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淄博、潍坊、东营、滨州东部和济南东部地区。

“齐风”有11篇,反映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反映恋爱婚姻和士大夫家庭生活等方面的诗。这些诗可以了解,当时齐地的礼法对女子的束缚很少,女子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和爱情,敢于在夫君面前大胆直言。比如《鸡鸣》《著》《东方之日》等。二是狩猎诗,例如《还》《卢令》狩猎不仅是统治者的娱乐活动,还是民众的一种劳动,不仅反映劳动生活,也是尚武精神的体现。三是讽谏诗,揭露齐襄公荒淫无耻的生活,比如《南山》《敝苟》和《载驱》。

至于“颂”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统治者功德的乐曲,演奏的时候配以舞蹈。诗经中的“颂”共40篇,分为“周颂”“鲁颂”“商颂”。

“鲁颂”产生于春秋时代的鲁国,在山东曲阜一带,一共有4首。《泮水》赞美鲁僖公战胜淮夷,在泮宫祝捷庆功,宴请宾客的诗歌;《閟(bi四声)宫》歌颂鲁僖公兴祖业、复疆土、建新庙的诗歌,是最长的一首诗;《駉(jiong一声)》歌颂鲁公养马众多,注重国家长远利益的诗;《有駜(bi四声)》颂祷鲁公和群臣宴会饮酒的乐趣。

“齐风”和“鲁颂”风格迥异,内容不同,但是,对于中国文化和文学影响深远,意义非凡。从中可以看出齐鲁文化不仅璀璨夺目,而且根深叶茂,源远流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