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理财业务纳入广义信贷口径的影响

 昵称72020678 2020-10-20

目前多家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理财规模均在万亿以上,通过广义信贷科目间结构调整继续保持理财业务的高速发展已不现实。

文 \ 崔申儒、央行观察专栏作家

10月25日,受理财业务纳入广义信贷计算口径影响,债券市场呈现恐慌情绪,尾盘收益率跳升3-4个BP,引发市场广泛关注。直到10月27日,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澄清“表外理财目前并未正式纳入广义信贷范围”,加上近日央行公开市场持续净投放,债券市场才得以暂时企稳。

一、  本次广义信贷口径调整内容

央行于2015年末推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主要通过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限制商业银行广义信贷的增长,避免商业银行盲目的规模扩张。

按最初公布的口径,广义信贷包含各项贷款(含拆放非存款类金融结构款项)、债券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和买入返售资产(需剔除银行间买入返售债券)。

此次央行对广义信贷口径的调整,主要是将扣除现金和存款之后的表外理财余额纳入广义信贷口径。本次调整属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央行张晓慧行长助理7月末发表的《央行解读MPA热点关注问题:如何理解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一文中指出,“金融机构表外业务快速发展,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风险领域……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探索将表外业务风险防范与宏观审慎评估相结合的路径,进一步规范并引导金融机构表外业务的有序发展”,已为广义信贷口径调整做出铺垫。

二、  广义信贷口径变化的影响分析

(一)  对银行业的影响

本次广义信贷口径的调整对银行业影响较大。MPA的核心理念是促使商业银行自我约束、良性发展,主要政策手段是通过“资本充足率”和“广义信贷”两项指标约束商业银行广义信贷同比增速,其中,对商业银行影响最大的是“资本充足率”一项,按该项指标公式倒算,商业银行广义信贷增速基本与自身的资本充足率相差在正负5个百分点以内;而“广义信贷”指标要求广义信贷增速与目标M2增速偏离不超过20个百分点,即本年内不超过33%,对商业银行的压力反而较小。

按照政策要求,商业银行广义信贷增速应在20%以内(15%左右的资本充足率+5%),而主要商业银行2015年末理财同比增速平均在50%左右,与广义信贷要求差距较大。目前多家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理财规模均在万亿以上,通过广义信贷科目间结构调整继续保持理财业务的高速发展已不现实。


 (二)对理财业务标的产品的影响

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主要有债券、非标资产、货币基金、银行存款等。本次口径的调整剔除了现金和银行存款,预计将对债券、非标等理财投资标的产生一定影响。

从短期看,2016年四季度随着市场恐慌情绪短期内得到释放,以及商业银行政策窗口期内理财冲量的冲动,预计短期内该项政策对债券、非标、货基等产品中性偏利好。

从长期看,理财业务纳入广义信贷监管体现了央行去杠杆的政策意图,将有效引导商业银行自我约束理财业务发展,对债券、非标、货基等产品影响偏利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