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改委整改427个问题小镇,特色小镇的未来在哪里?

 昵称72020678 2020-10-20

5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出席发布会,发布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情况,孟玮提到,城镇化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城市群规划建设稳步推进,跨省区城市群规划全部出台,省域内城市群规划全部编制完成。部分城市群在基础设施联通、公共服务共享等方面开展了积极而有成效的探索。城镇规模结构持续优化,城市市辖区调整、新生中小城市设立、乡镇行政区调整等有序推进,经济发达镇在破除行政管理体制障碍、扩权赋能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特色小镇建设正逐步回归理性,坚持产业建镇、特色兴镇,统筹推进规范纠偏和典型引路,涌现出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集聚、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特色小镇,淘汰整改了427个“问题小镇”。

对此,「看懂经济」邀请几位专业人士给出了自己的解读。

孙文华

上海高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特色小镇》作家,看懂经济评论作家


特色小镇,从2016年提出到现在经历了由“热”到“冷”到“恒温”的过程,经历了由无序感性,到理性的一个过程,经历了探索实践到规范的过程。

国家级特色小镇第1批创建成功的共有127个,第2批创建成功的共有276个,两批一共403个。这两批国家级特色小镇是由住建部颁布命名的。2017年体育总局也公布了96个体育小镇的名单。合计499个特色小镇。此次由国家发改委公布整改了427个问题小镇,显示了为特色小镇的“正名”力度之大。

2016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建村[2016]147号,要培育1000个特色小镇。由此掀起了特色小镇的建设高潮,很多地产公司,龙头企业,社会资本纷纷进入特色小镇,然而乱象百出,有地产公司把特色小镇当住宅项目,有地方政府无底线举债,有各类社会资本圈地投机,大家都把特色小镇定位在拿建设用地一条路上。

为防止而乱象,2017年12月,发改委、国土部、环保部、住建部出台《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规范特色小镇的建设,防止变形走样。一是明确了去房地产化,二是明确了特色小镇的规模,一般在三平方公里以内。由此特色小镇进入寒冬期,各类投资商面对特色小镇的发展产生了疑虑。

2018年8月,国家发改委又出台了一个新的文件,即1041号文件,规范了省级创建的机制,由命名制更改为达标创建制;明确了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的创建条件;明确了产业主导,挖掘市郊镇,市中镇,园中镇和镇中镇的典型案例;明确了鼓励地方机制创新;明确了政银对接服务的机制。1041号文件没有住建部,只有发改委,显然特色小镇的创建已经是由发改委主导。由此,特色小镇进入了一个恒温期,进入了理性发展的阶段。这次小镇不再是一个名字,而是一个达到国家规范的空间体系。

此次国家发改委整改了427个问题小镇,表明了国家发改委对特色小镇健康发展的决心,同时,也证明国家仍然支持特色小镇的发展。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8.52%,还有近10%的城镇化率发展空间,未来的特色小镇将遵循国家发改委的产业导向,以特色为引领,以产业为核心,以规范为条件,以机制为支撑,进入优质的、科学的良性发展阶段。

陈晟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市场与住房保障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复旦大学住房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看懂经济评论作家

整个发改委包括建设部的设想——1000个特色小镇,包括批出的400多个小镇,是之前推动城镇化的一些工作要点,但是的确涌现了一些小镇同质化、盲目竞争、甚至是产业不集聚、盲目开发用地的这种现象。现在清理各种小镇,包括旅游系统、体育系统、各个省市系统、也包括国家系统的这些小镇,对明确我们的小镇的发展模式是一个非常重要节奏,特别是我们已经明确了都市圈、城市群的发展的模式,这个对小镇是一个重要的指导。

我们城市的等级是从湾区到都市圈,到城市区,然后到中心城市,再到区域里面的节点城市等等,城镇化从制度、金融各个方面都已经放开,而且在金融的筹措、产业的集聚、生活的宜居性等方面,都有了一系列的引导,这就对我们盲目发展小镇是一种很好的纠偏。我们会形成生产充分、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三生小镇发展模式,这会是未来一个重要的发展节点。当然,我们要强调越是都市圈里的城镇化越是正确的。

明确城市会客厅的建设、土地确权的制度安排、集体建设用地的土地安排、跨区域土地的调剂安排,这是我们制度上的安排;产业规划上是有非常明确的产业融合,生产丰富,三生谐调的这种要求;金融方面也有一些创新的手法。所以从制度安排,金融安排,土地安排,社会治理保障安排上,都为我们的小镇形成一些规范,同时我们也有退出的这种惩戒机制,这是很好的一个模式。

陈涛

就职于人民银行某大区分行,从事信贷政策管理与金融政策研究工作,看懂经济评论作家

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实践。自去年以来,城镇化的顶层设计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转向。城市方面,“大国大城”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收缩城市”概念的首次提出,预示着外延式的发展将不再是唯一的城市演化模式。而农村方面,特色小镇的政策初衷是好的,但在具体落实执行中,不少所谓特色小镇成为“房地产小镇”,违背了产业立镇,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以资金注入强行催生的“特色小镇”既没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还增加了地方政府债务压力。

此次淘汰整改427个“问题小镇”,正是正本清源,回归初心的必要举措。未来的特色小镇发展,还应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建设目标,真正承载农村现代化、农民市民化、农业产业化的历史使命。


欢迎加入顶级学习研究资源群/工作与实习信息分享群/硕士博士交流群

扫描二维码,根据自己的需求加入相应社群

<  end  >

如果您对本文有好的想法,就留下您的宝贵建议吧!

看懂经济热文   点击即可查看

1、今天,我们都是华为人!

2、阿里腾讯谁更强,最新财报见分晓

3、盛松成:美国加征关税难改我国经济平稳发展趋势

4、新国门、新枢纽,北京大兴机场呼之欲出!

5、曾经与苹果抗衡的HTC黯然离场,王雪红做错了什么?

你的每一个“在看”,我都当成了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