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拨备覆盖率红线划定了!银行还能“藏利润”吗?

 昵称72020678 2020-10-20

来源:经济参考报

9月26日财政部公布《金融企业财务规则(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防止金融企业利用准备金调节利润。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例,监管部门要求的拨备覆盖率基本标准为150%,对于超过监管要求2倍以上,应视为存在隐藏利润的倾向,要对超额计提部分还原成未分配利润进行分配。

拨备覆盖率也称为拨备充足率,是实际上银行贷款可能发生的呆、坏账准备金的使用比率。据银行业人士介绍,当前拨备覆盖率一定程度上成为银行调节利润的重要工具,也是此次征求意见稿重点约束对象,这也意味着,未来银行机构通过做高拨备覆盖率来隐藏利润、平滑业绩的做法行不通了。(更多原文点击财政部划定拨备覆盖率红线 剑指银行“藏利润”阅读)

对此,「看懂经济」邀请几名看懂经济评论作家对此文进行了深度解读。(评论内容精选自看懂App的解读)

李庚南

财经专栏作家、浙江钱塘江金融研修院特邀研究员,看懂App评论作家

毫无疑问,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过高与不足问题同样值得关注。但是,作为一项考核商业银行稳健性和风险抵御能力的监管指标,拨备覆盖率水平的适度性方面,或许更应该从监管的角度进行考量。财政部确定的“拨备覆盖率不能超过国家规定最低标准的2倍”要求,有两方面或值得斟酌:

其一,所谓的国家规定的最低拨备覆盖率标准从何而来?按照银保监会 《关于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通知》,拨备覆盖率由150%调整为120%~150%,贷款拨备率由2.5%调整为1.5%~2.5%,且要求各级监管部门在上述调整区间范围内,按照同质同类、一行一策原则,综合考虑商业银行贷款分类准确性、处置不良贷款主动性、资本充足性三方面因素,按照孰高原则,确定贷款损失准备最低监管要求。实际上,所谓的最低监管要求是动态调整的。

其二:拨备覆盖率超过最低要求2倍,是否就意味着对风险覆盖“过度”?实际上,拨备覆盖率指标本身无法准确反映银行贷款的质量和拨备对损失的覆盖情况。因为同样拨备覆盖率背后对应的不同的风险结构及不同的风险覆盖能力。由于拨备覆盖率与不良贷款率成反比关系,即不良率越低,拨备覆盖率就越高。那么,我们是否可以逆向思维:拨备覆盖率过高是否因为不良率过低?如果不能弄清楚银行资产质量的真实状况,简单地以拨备覆盖率是否超过最低要求2倍为判断是否覆盖“过度”的依据, 则会事与愿违。 

实际上,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合乎逻辑的情况应该是,企业信用风险上升,风险暴露加剧,不良贷款上升,而且潜在的风险也在积聚。从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目的是弥补可预期贷款损失的角度看,随着现实和潜在风险的叠加,商业银行可预期的贷款损失应该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在关注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过高可能形成隐瞒利润问题的同时,也应关注过低不良率背后风险暴露是否充分问题。

需要清楚的是,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风险与实体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根本区别在于:实体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是现实的、目前的、已兑现的,其利润与经营风险在时间上市匹配的;而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与其利润在时间上是不匹配的,利润是现实的、当期的、已实现的,而风险除了可预期部分与贷款损失准备对应外,还有大量非预期损失的存在,而这部分风险损失是不可预期的、滞后的、尚未兑现的。

基于商业银行利润与风险的错配性,我们在评价拨备覆盖率水平时候,不仅要看到其对当期利润可能带来的影响,还要看到其对未来不可预期风险损。 

范云朋

社科院金融所博士/法雨科技联创,看懂App评论作家

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是衡量财务状况和抵御信用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但不合理的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也会掩盖银行真实的财务状况、影响银行利润的合理使用。

2018年银监会下发7号文,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将拨备覆盖率要求由150%调整为120%-150%的区间范围,当然这里也要区分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各有不同。

此次财政部下发征求意见稿,银行拨备覆盖率300%以上即视为存在隐藏利润的倾向,意味着监管机构开始重点关注超额拨备或者拨备前利润总额,要防止超额拨备计提对银行账面利润的侵蚀,通过缓慢释放利润,长期来看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及核心一级资本,调整资本结构,改善资产质量,推动良性发展。 

童文涛

资深银行从业者,看懂App评论作家

从市场化经营的角度,符合行业监管底线基础上的拨备计提属于商业银行的自主行为(增厚拨备抵御风险无可厚非),但从监管的角度尤其是财税角度,财政部希望银行业的财务运营、税务处理更规范,隐藏利润(拨备)、避税(买货币基金)都是不可取的。当然不同监管部门出发点不一样,银保监会更多从风险和审慎的角度看超额拨备,这个政策毕竟是征求意见稿,不排除后续调整和出台细则更加明确适用性。 

张虎

资深金融监管专家,看懂App评论作家

真正的利润来源于合理的会计制度。银行的利润在损失面前经不起绞杀,通过提高拨备预防未来风险,是银行稳健经营之本。但任性拨备也不合理。这样做,一是对实际不良较高账面不良偏低但拨备异常充足的银行,可以防止银行因隐藏不良而刻意虚增拨备,倒逼隐不良显性化。二是对实际不良很小但拨备较高的银行,可以通过增加利润额外增加税收来源。以上两者对当下都有正面意义。 


看懂小程序上线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