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扁鹊见齐桓侯,一场鸡同鸭讲的对话!

 兰陵笑侠 2020-10-20

鸡同鸭讲,眼碌碌


扁鹊,上古之神医也。

有次路过齐国,扁鹊去拜见齐桓侯。

大殿之上,扁鹊远远看到桓侯神色不正,就直言相告:侯爷,您是不是感到身体哪里不舒服,我瞧着您有病,病在肤肌,如不及时治疗,恐怕会加重。

你才有病呢?侯爷我吃嘛嘛香,昨天刚吃了一大盆果子狸炖竹鼠,外加一瓮蝙蝠养生汤,今晚后厨又蒸了几只大熊掌,还炸了几串开胃小蜈蚣,你要不要一起尝尝鲜?

扁鹊吓得直摇头,俺胃口不好,消化不掉这些奇珍异肴,侯爷您就自个享受吧。

说完,扭头就跑。

殿前侍卫禀报,这个蒙古大夫居心不良,胆敢造谣侯爷身体有恙,俺把他抓来枷号示众吧。

一旁太监也跟着谏言,据可靠情报,扁鹊不姓扁,他姓秦,叫秦越人,他为啥不敢说自己姓秦呢?这里面一定有阴谋,肯定是秦国故意妖言惑众,不可不防啊!

罢了,罢了。

齐桓侯挥挥袖子,不带有半点愤怒:一个郎中,跟他计较什么,别影响咱家晚上吃熊掌的心情。


十天后,扁鹊又屁颠颠跑来见齐桓侯,这一见不打紧,扁鹊严肃地说:我用性命担保,侯爷您真有病,而且病入血脉,再不治就麻烦大了。

桓侯思忖半晌,自言自语:这几天确实有点不舒服,口中焦苦,浑身酸痛,肌骨无力,畏寒怕冷,食欲不振,看着大鱼大肉就恶心。

可是,后天即将召开第十六次诸侯大会,大齐国是东道主,我还要发表128册竹简的重要讲话,如果这时候让人家知道我身体有毛病,那一定会破坏团结奋进的会盟气氛,影响齐国在八百路诸侯中的光辉形象。

算了算了,咱家每餐多吃几个海参补补,没准就把病抗过去了。

同时,桓侯告诉扁鹊:你反映的问题很重要,按大齐国的规矩,你先写份医案呈到太医院,让太医院的专家们搞个集体会诊,这样才稳妥放心。

又过了十天,扁鹊看到太医令和弟子们写的“关于齐桓侯身体健康的临床研究”一文,已经发表在《稷下学宫学报》上。

扁鹊急得直跺脚,这个时候还发啥文章,救人要紧哪。

他赶紧找到齐桓侯,大惊失色地说:您的病已经进到肠胃,再不治就有生命危险!

桓侯不紧不慢地告诉扁鹊:刚刚结束的诸侯大会上,我再次被推选为盟主,这是开天辟地以来的一件大事,对齐国和我本人来说是莫大荣誉和褒奖,只有更加谦虚谨慎地工作,才能不负八百路诸侯的信任嘱托。

为表示对周王的无比尊重和忠诚,我决定把生病治病的事先报到洛阳,周王批准同意后再吃药下针。

听完这话,扁鹊的血压蹭蹭地上升。

又过了十天,扁鹊见到桓侯,远远一望,转身就跑。

桓侯感到奇怪,连忙派人前去追问。

扁鹊摇着头说:病在皮肤,热敷可治;病在肌肉,针灸可去;病在肠胃,药剂能补;病入骨髓,无能为力!

听闻此言,桓侯似信非信。

五天以后,他突然遍体疼痛,病疾骤发,急忙派人去请扁鹊。

哪知扁鹊早有预料,匆匆逃往秦国。

后记:

扁鹊逃到秦国后,秦武王举鼎受伤,无人可医,扁鹊初用药即见奇效,甚受器重。秦太医令李醯担心扁鹊超过自己,先派两个刺客行刺不成,又在扁鹊逃离秦国的路上劫杀之。秦武王亦不治身亡。

现济南北郊鹊山西麓有扁鹊墓,墓前石碑署“春秋卢医扁鹊墓”,并有清乾隆十八年(1753)重整字样。

长清县志载:今卢地有越人墓。秦越人墓,即扁鹊也。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有扁鹊见齐桓侯的记载,韩非子著有散文《扁鹊见蔡桓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