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扁鹊一起载入《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的仓公淳于意医术如何?看看他给皇帝写的工作汇报,了解2000多年前的中医真实

 修心养身堂 2022-02-22

西汉时期还有一位名医,那就是与扁鹊一起记载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的仓公淳于意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文中也提到“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中古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仓公指的就是淳于意。正面就一起来认识淳于意,看看仓公医术究竟如何?

  

①辞掉公务员工作,拜名师学习中医

淳于意生活西汉汉文帝时期年轻时担任西汉齐国太仓令,就是掌管粮库的官吏,人们就以官职称他为仓公。淳于意身在官场却不善捧迎,而喜欢学习医术,闲暇时就向师傅请教刻苦攻读钻研医术。

当时有位名医公乘阳庆,已经70多岁了,挺看好淳于意的品行,觉得有缘符合自己传授医术的条件,就对淳于意说:“要想学会高超的医术,就把你以前学的医术全部忘掉,那些都是旁门左道。你要跟我学的是从古代传承下来的黄帝、扁鹊的医术,用诊脉、望色来诊病,预断病人的生死,决断疑难病症,判定能否医治。还有药剂理论的书籍,也都非常精辟。我家中富足,只因我心里喜欢你,才想把自己的医术、收藏的秘方和医书全教给你。“

  

淳于意喜出望外,激动地说:“太幸运了, 这些不是我敢奢望的。”随即辞去粮库管理工作,正式拜公乘阳庆为师,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学到了师傅传授的所有医术,开始正式行走江湖。

②医术再好,工作再敬业,也会得罪小人

淳于意的医术名气在民间传播的不广,可能也他活动的范围比较小有关,而且大多数都是给王孙贵族看病了,并不是淳于意不愿意给普通老百姓看病,而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西汉文帝时期大多地方都是各诸侯的封地,淳于意所在的齐国,就相当于现在大半个山东省都是齐王的属地,老百姓则属于齐王的子民。淳于意的医术当然在齐国是很有名的,自然就属于稀缺资源。整个齐王府从上到下,还有齐国的贵族官僚,大概也有几千人。淳于意就可能在这个圈子里看病都尽快不过来,当然还会被上层达官贵人引荐给周边地区。

常年连家也回不了的淳于意,顾及不到给当地百姓看病不说,哪里能做到给其他诸侯国的有权有势的人看病随叫随到,再加上层社会勾心斗角,谁管他的难处,因此就得罪了一些人,对淳于意心生怨恨。就惹出大事了。

最初散布流言说淳于意到处交游诸侯,不拿家当家,不肯为别人治病等流言蜚语。

③遭谋害获刑  女儿缇萦救父

欲加之罪何患无词。突然有一天,从来不回家的淳于意刚进家门就被拘捕了,要押到京城受刑,说是有人上书把他告了。

淳于意明白这是有人谋害他。在齐王府时他们不敢下手,趁我回家来抓我。想我淳于意救人无数,得罪了小人,反而落此下场。于是仰天长叹,“可怜我五个孩子,竟没生一个男儿啊!”淳于意有五个女儿,平常大门不出,紧要关头想找齐王府的朋友相助,可她们连王府的门从哪开也不知道啊!

最小的女儿缇萦听了父亲的话很感伤,勇敢地挺身而出担起帮父亲打官司的重伤。齐王很快得知淳于意被抓的事,知道对方这是在打自己的脸。于是齐王上下安排打点,吩咐师爷以淳于意女儿的口气写好诉状,并派人陪同淳于意的女儿缇萦跟随囚车进京。然后亲自带着随从快马加鞭赶往京城长安面见汉文帝,然后在公检法等司法衙门沟通活动。

  

汉文帝虽贵为皇帝,从小也是苦出身,看了缇萦的上书,悲悯她一片孝心;再有齐王的面子,觉得没有多大点事儿,于是就赦免了淳于意。并且号召全国人民向缇萦学习,缇萦救父的故事被列入24孝,缇萦在民间比淳于意还要出名。之后缇萦跟随父亲学医,成为汉朝有名的女医淳于衍,后又被朝廷召为御医。

④汉文帝好奇下诏命令淳于意汇报工作

淳于意无罪释放后,汉文帝很好奇,一个医生竟然受到齐王这么重视,而且最近好像很多人都说这淳于意医术如何如何好,莫非真有神奇医术?于是下沼,命令淳于意如实详细说明从医经历。

皇恩浩荡,淳于意当然感激涕零,哪敢有丝毫隐瞒和虚妄之言,一五一十地汇报了自己从学医到诊病的主要经历。

淳于意向汉文帝详细汇报25个医案包括治愈的15例和不能治而死亡的10例淳于意的25个病例,被后世称为“诊藉”,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比较完整的医案;其中5个针灸医案,是目前我国现存针灸临床的最早记录。

由于篇幅太长,本文选取其4个典型的医案简要叙述如下:

【医案1】

齐国名叫成的侍御史头疼,淳于意诊完脉说:“您的病情严重, 一下说不清,让我想想。”出来后对他的弟弟昌说:“你哥哥这病,是肠胃上生出毒瘤,五天后就会肿大,再过八天就会吐脓血而死。”并且说出了病因,是酗酒后行房事得的。成果然如期而死了。

淳于意接着又解释了如何根据诊脉分析判断成的病因、病机。

【医案2】

齐王黄姬的哥哥黄长卿在家摆酒席,席间淳于意看见王后的弟弟宋建脸色异常,就说:“从你的脸色上看,四五天前你腰胁疼得厉害,不能俯仰,小便憋痛、不畅快。要抓紧治啊,否则病邪就会侵入肾脏。”

  

宋建说:“你说对了,我确实腰脊疼。是因为四五天前,天正下雨,亲戚到我家来,年青人看到了我家墙下有块大方石,就去举起,我也想比试一下,结果没举起来。到了晚上腰脊就开始疼痛,小便不畅快还疼痛,到现在也没有痊愈。”

淳于意只用望诊就准确判断出宋建的病因,并为他开了汤药,十八天病就痊愈了。

【医案3】

济北王府有一个姓韩的侍女,腰背疼痛,恶寒发热,许多医生都认为是寒热病。淳于意诊脉后说:“这是内寒,是月经不通引起的。”然后用药为她熏灸,过一会儿,月经就来了,病症也随她就好了。

淳于意通过切脉,判断出她的病是因为想得到男人却得不到,造成肝郁气滞。

【医案4】

齐国姓淳于的司马病了,淳于意诊脉后说:“你这是洞风病。洞风病的症状是,吃下饭后随即就全会呕吐出来,是吃饱饭后跑步的缘故。”

病人说:“我到君王家吃马肝,吃得很饱,看到送上酒来,为了逃酒就敢紧跑出来了。后来又骑着快马回家,到家就下泄几十次。”

淳于意说:“我给你开个方子,用米汁送服,过七八天就会痊愈。”

淳于意离去后,医生秦信就问周围的人:“淳于意诊断司马得的什么病?”

回答说:“认为是洞风病,能够治疗。”

秦信就笑着说:“他不懂啊。司马的病,依照病理会在九天后死去。”司马这家人就信了秦信医生的话,没有服药,在准备后事。

结果过了九天没有死,司马家又请淳于意去看病。淳于意仔细询问了病情,完全与上次诊断的情况相符。就让他仍然按上次处方服药,结果七八天后病就真的好了。

⑤淳于意的医术水平堪比扁鹊

《扁鹊仓公列传》记载的淳于意诊治疾病的25个医案中,淳于意用脉诊、望诊、尺肤诊、腹诊等方法,能够准确判断患者有什么病、发病的原因,服药后多长时间可以治愈。不治之症的病因,什么时间会死亡,以及诊断预判的依据等,达到准确无误,其医术达到精妙神奇的境界,堪比神医扁鹊。反映了距今2200多年前西汉时期我国中医的诊疗水平。

⑥医案的真实性理由

淳于意的医案应该真实的,理由如下:

第一、淳于意因获刑在将被处以肉刑的情况下,被汉文帝赦免,从情理上不会对汉文帝胡编乱。

第二、皇帝身边有御医,必然会对淳于意医案的真假,以及诊治理论依据等进行认真分析判断;如果有不真实、不靠谱的内容,就犯了欺君之罪,所以淳于意不敢。

第三,医案患者有名有姓,且大多是诸侯王公贵族,朝廷可以查证。

第四,司马迁对淳于意的医案内容记述非常详实,必然依据的是官方的信息资料。

第五,司马迁与淳于意同为西汉人,年龄相差四五十年,资料的真实性和来源,作为太史令有条件进行多方面的考证。

第六,司马迁为淳于意列传,说明淳于意的医术、影响在西汉时期应该是屈指可数的。应该是代表了当时的医学最高水平。

⑦个人感想

现在太多人不相信中医,怀疑中医,反对中医,但是,你可以不相信、或怀疑某个中医如张医生、王医生、李医生……,因为他看不了你的病,治疗没有效果,只能说明这个医生的医术不精,没有掌握了中医的精髓,个体并不能代表整体。这种情况古今中外、中医西医都存在。毕竟有高超医术的医生在任何时代都是稀缺资源。

少数人因为相信而最终看见多数的人因看见了才会相信。

如果我们的教科书不仅有《扁鹊见蔡桓公》,而且还有《淳于意见汉文帝》,让国人从青少年起看到2000多年前祖国传统医学的水平,相信这种医术的存在,是不是对中医的发展影响意义更大?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连《扁鹊见蔡桓公》都从教科书中下架了。

当越来越多的人既不知道中医曾经的高度,又看不到现实中的希望,看到、听到的都是否定中医和反对中医,有几人会选择看中医?又有谁会学中医?中医的希望又在哪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