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怪证骨立颓危,愈于解郁;奇病神溃失寐,求之气机|临证问道录

 学苑中医 2020-11-09

中医学苑


xyzych1988

本文选自学苑出版社系列文章,欲知详情,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主持人说|


今天又到了“入门·经典·临床”栏目。陈修园说:入门正则始终皆正,可见中医不可入错门。千百年来,中医的发展模式均离不开“读经典、做临床”的范式。今天开始“入门·经典·临床”栏目推送“临证问道录”中医章回体文章,把读医案所得,和临证所思,结合起来,以章回体形式写出来。精诚大医漫漫长路,有我们陪您一路同行。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脉问的“临证问道录”第四回。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临    证    问    道    录

临证问道录


第四回 怪证骨立颓危,愈于解郁           

奇病神溃失寐,求之气机


        

余读到古书医案,云叶见山先生,中年得奇病。每睡欲合眼,则背蓬蓬然动,始如斗大,渐渐缩至背心,仅如钱孔,则涌起醒矣。因此三年不成寐,遂骨立。延医诊之,不能名其病,第见其骨立,则以为损也,用参、苓诸药补之,愈补愈甚,且将就木。父忧之,遍访名医不应。家人相对涕泣。先生忽见一人,星冠道服,拊而告之曰:“君何病,服越鞠丸,愈矣。”遂去。异之,以询医。医曰:“方诚有之,平平无奇耳,安能愈病?君病久恍惚,何言神也。”问方载何书?曰在《丹溪心法》。问何疗?曰疗郁。先生瞿然曰:“得之矣。往余再丧妻,四丧子,复丧妹,最后丧母,骨肉之痛,连绵不绝,哭泣悲伤,五衷怨结,今兹之病,由郁生也,神告我矣。”遂合一剂服之,即成寐,再服则通宵安寐,三日而起矣。(摘选自明·朱国祯《涌幢小品》)

临证见郁多矣。有第考之郁,失恋之郁,生育之郁,教子之郁等等。然亦有他证痛痒,治之不应,细察从郁论治,而病去释然的。

八十年代初,病房接诊一腰腿痛老媪,身形硕肥,痛苦呻吟,由家人板车送来。观之,上身丰腴,膝下脚足,却略细小。每因疼痛欲转侧,则痛如电掣,嚎叫怒骂。脉象弦劲而长兼滑,舌胖苔厚腻而秽。予肾着汤合二陈汤,加以针灸、红外理疗。

三日过去,未见寸效。病人疼痛难忍,昼夜不安,时作叫骂,捶墙打床。会诊中,有人提出有腰椎间盘膨出,需要手术治疗,但未得到病人和家属同意。

询之平时个性强,脾气暴躁,发病前因家事争吵,突然腰腿痛不能站立行走,遂卧床。自言胸闷有气难出,身如捆绑,腰腿痛时,也引掣胸膺气串,不得安宁。

余乃思,病由郁起,何不直切其郁,乃书越鞠丸合苍莎导痰丸加芍药甘草汤煎剂,因其体硕,每日餐后服四次,忌吃油腻煎烤及糯食等不易消化食物。

服药当日下午,即打嗝矢气,先而声细气缓,渐而嗝声渐亮,矢气连连。病家初感不耐烦,待气动痛减,居然可在床上翻滚而不觉痛,当夜睡眠明显改善。次晨大便舒畅,频频排气后,自觉舒缓许多,起身站立可行走,脸上溢出笑容。小上方剂量,再用三剂,疼痛消除,行动自如,治愈出院。

抑郁症某女士,42岁。服用抗抑郁药物二年余,依赖镇静剂睡眠,仍不安神。耳鸣,幻听近半年,多方医治不应。

其人原是公司销售能手,因工作压力,长期睡眠、烦躁,被精神专科医生诊断为抑郁症。半年前,与人争吵中,被讥讽嘲笑,心情愤懑,郁久不解,出现耳鸣,继而又时常幻听,总觉得有人说坏话,嘲笑、讥讽,连穿着亦受人非议,揣揣然不可终日。食不甘味,无所适从。面色晦黄憔悴,月经先后无定期,量少,色偏暗且有杂色分泌物,痛经则少腹胀痛。脉弦滑长,舌胖有齿痕,苔白腻,中间黄。

初用丹栀逍遥散加温胆汤,睡眠稍好,耳鸣、幻听依旧。

余查朱丹溪之论:郁为燥邪,燥乃阳明秋金之位。肺属金,主气,主分布阴阳;伤则失职,不能升降。故经曰,诸气膹郁,皆属于肺。又郁病多在中焦,中焦脾胃也,水谷之海,五脏六腑之主。四脏一有不平,则中气不得其和而先郁矣。

径取越鞠丸加郁金石菖蒲,针听宫、阳陵泉、太冲。一周后某日,感觉耳内豁然开朗,耳鸣若失。继而,幻听也日渐减少。

余语之,郁之所来,如屋中繁杂堆砌,阻隔拦跘。当清理归整,精简弃繁,扫尘除垢,敞开门窗,阳光晖映,空气清新。殊不知,人生之事,好事没有想象的那样好,还是没有想象的那样坏,如同阴晴更替,寒温交换,雨后彩虹,总是凭着良好心态去迎接的。病家颌首认同,为之耳目一新。

病家服药、针灸半月,睡眠日渐好转,耳鸣消除,幻听也不再出现,月经期亦较前舒畅,无痛经滞涩不顺感觉。自嘲道,原来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继而以十味温胆汤加甘麦大枣汤善后,月后恢复正常,改做财务工作。

小中医与老先生

(本文作者为荆州市知名中医张武先生,笔名脉问,居重庆近十年,在同仁堂、铭医堂医院、合道堂、生和堂等中医馆应诊




经方医学

(1-4卷)

学苑出版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