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17)建安文学之建安七子

 徐子曰 2020-10-20


建安文学除了咱们之前说过的曹操父子三人之外,还有建安七子。建安七子是曹丕在他的文章《典论论文》里提到的,这七个人是孔融、王(càn)、陈琳、徐(gàn)也有的书上写作徐干)、阮()、应(yáng)有的书上写作应玚)还有刘祯。


咱们熟悉孔融,大多数是因为“孔融让梨”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咱们要懂得谦让,在《世说新语》里,还有一个故事:孔融小时候有一次到李(yīng)家里做客,和李膺辩论,让这位老先生无法招架。老先生说你小小年纪就这么厉害,长大了一定很有出息的。可惜我老了,就要死了,看不到你的成就了!孔融说您离死还远呢!李膺说此话当真,何出此言?孔融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啊,您今天的话就没有什么好话,怎么会死呢?搞得李膺很(gān)()啊,这时候旁边一个叫陈(wěi)的说,你这孩子,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就是说你小时候聪明,长大了之后未必就会很好。孔融马上反击他,说看来陈先生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了?这个故事说明了孔融从小就能言善辩富有急智。那么,历史上的孔融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呢?


孔融,字文举,他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地道的孔子后()曾经担任过北海相,在东汉末年也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啊!孔融感觉自己才华横溢,所以平时恃才自傲,为人狂放不(),尤其是他很看不惯曹操,经常借题发挥,对曹操讽刺挖苦。你想啊,你跟别人过不去也就算了,曹操是谁啊,是你能惹得起的吗?所以当孔融公然提出反对儒家在父子伦理方面的学说的时候,曹操就给他安了个“败伦乱理”的罪名,把孔融给杀了。这充分说明了咱们现在的一句话是正确的:“不作就不会死!”

孔融给我们留下了一本《孔北海集》,他的著名的文章是《论盛孝章书》,了解下就好了。


【王粲登楼剧照】

除了孔融之外,建安七子中的其他六个人,都是曹操他们的人,其中成就最高的,是王粲。古人说他是“七子之冠冕”,可见评价之高。

王粲,字仲宣。据说他的记忆力非常的好,能过目不忘。背诵碑文,一字不差;下完围棋弄乱了,他能重新复盘,一子不差。写文章更是牛,拿起笔来就写,下笔千言,而且写完之后从来不需要修改。他还有个爱好,就是喜欢听驴叫。《世说新语》里面记载,说王粲死后,曹丕带着一群大臣参加他的葬礼,突然想起王粲喜欢听驴叫,就跟大家说,老王活着的时候喜欢听驴叫,咱们就都来学驴叫来送别他吧!说完就自己带头先叫了起来。估计大臣们当时心里是万马奔腾,把曹丕家里的亲属都问候了个遍。可人家是老大,没办法,也只能都学驴叫来送别老王了。于是,葬礼上驴叫声此起彼伏,也是一大奇观了啊!

王粲著名的诗是《七哀诗》,其中的一句“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非常出名,他还写了一篇赋,叫《登楼赋》。刚刚咱们说了,王粲博闻强记,才华横溢,可就是这种人,往往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他们的远大理想也往往不能实现,就觉得自己怀才不遇,苦闷至极。王粲写登楼赋,就是借助登楼这件事,来发泄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其中说:

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而骋力。惧(páo)瓜之徒悬兮,畏井(xiè)之莫食。…………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夜参半而不(mèi)兮,怅盘桓以反侧。

大概意思是说:希望王政能让天下安定啊,可以让我凭借清明的时世施展力量。我害怕象葫芦那样空挂不用啊,又担忧象井水淘清了却无人品尝。……顺着阶梯往下走啊,愤闷的情绪充塞胸膛。直到半夜还无法入睡啊,翻来复去我在苦捱时光。

后来,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郑光祖,根据王粲登楼的故事写了戏剧《王粲登楼》,也让王粲被后人永远记住了。

除了王粲之外,七子中的其他人流传下来的作品都很少,很难对他们进行详细地描述,只有陈琳的那首《饮马长城窟行》,很值得一读。

饮马长城窟行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郁筑长城。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善侍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结发行事君,(qiàn)慊心意关。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