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幼学琼林》详解(第二卷)祖孙父子(2)

 徐子曰 2020-10-20

父母俱存,谓之椿萱并茂;子孙发达,谓之兰桂腾芳。

【拓展】

椿:多年生落叶乔木。庄子在《逍遥游》中说:“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说明椿树很长寿。因此古人就把它拿来比喻父亲,盼望父亲像椿一样长生不老。后来为一切男性长辈祝寿,都尊称对方为“椿寿”。

萱:萱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古代妇女经常佩戴萱草来祈求生男孩,后来就用它来称母亲,是母爱的象征。萱草又叫忘忧草,也就是咱们平时吃的黄花菜。据《本草纲目》记载,忘忧草可"安五脏、利心志、明目",其花和根均可入药,能“祛温利水,除湿通淋,止渴消烦,开胸开膈;令人心平气和,无忧郁。”

兰桂腾芳:比喻子孙兴旺发达,享受荣华富贵。兰和桂本来都有奇香。古代诗文里就常用它们来比喻美才盛德或者君子贤人。东晋时期有个著名的人叫谢玄,很聪明,从小就受到叔父谢安的器重。有一天,谢安把家族中的晚辈召集起来谈话,先告诫他们要努力学习,修身自爱,而后又提问:“按说你们都还没成人,品学如何,也不会影响父辈,为什么我这样期望你们有出息呢?”年轻人门斗大眼瞪小眼,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回答。谢玄道:“这就好比芝兰玉树,是人人喜见的瑞草佳木,但谁都更希望看见它们生在自家的庭前阶下”。从此,后人就以“芝兰玉树”比喻子弟有出息。五代时期还有个叫窦禹钧的人,他五个儿子都考中了进士,别人叫他们窦氏五龙或者窦氏五桂。后来指对他人耳孙的美称。

【译文】

父母都建在,称之为椿萱并茂,子孙都发达,称之为兰桂腾芳。

桥木高而仰,似父之道;梓木低而俯,如子之卑。

【拓展】

桥木:就是咱们常说的乔木,指树身高大的树木,有一个直立骨干,通常高达六米到十米,需要仰视才能看到树冠。后来用它比喻父亲的权威不可侵犯。

梓木:一种落叶乔木。枝叶低垂,所以用来比喻儿子应该谦恭,尊敬父亲。这种树木可以用来建筑房屋或制造器物,古代经常和桑树一起种在房前屋后。所以,后来桑梓就用来指家乡、故乡了。

【译文】

乔木长得很高大,需要仰视才能看到树冠,好像父亲的威严;梓木枝叶低垂,如同做儿子的要对父亲恭敬谦卑。

不痴不聋,不作阿家阿翁;得亲顺亲,方可为人为子。

【拓展】

不痴不聋:唐代著名将领郭子仪因为有功,儿子娶了公主为妻。儿子和儿媳吵架的时候,有时两人之间就会有不尊敬的话语,于是郭子仪就到皇上面前请罪。皇上说:“民间有句老话,不痴呆不耳聋的话,是不能做好一家之主的。孩子们吵架时说的话,不用当真。”意思是要学会装聋作哑。

阿家:家通姑,就是丈夫的母亲,也叫婆婆。阿翁:丈夫的父亲,也叫公公。

得亲顺亲:孟子说:不得乎,不可以为人;不,不可以为子。”就是说儿子和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顺从父母的心意,就不能作为儿子。

【译文】

不痴呆不聋哑,就不能当好公公婆婆;和父母关系融洽,顺从父母的心意,这样才可以称为合格的儿子。

盖父愆,名为干蛊;育义子,乃曰螟蛉。

【拓展】

愆:过失,过错。以后咱们读《窦娥冤》这部名剧时,会看到里面有“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的唱词。

蛊:迷惑,引申为过错。词语“蛊惑”的“蛊”就是这个意思。

盖父愆:《易经》中有“干父之蛊”一词,意思是儿子能干好父亲不能干好的事(父亲干错的事情)。

螟蛉之子:蜾蠃guǒ luǒ是一种细腰蜂,经常把螟蛉抓去当食物。古人认为它自己没有生育能力,就把蜾蠃抓来收养为自己的孩子。后来,人们把被收养的义子(干儿子,干女儿)称为螟蛉之子。《三国演义》里的刘封是刘备的义子,关羽就说他是螟蛉之子。

【译文】

掩盖父亲的过错叫作干蛊;养育义子叫作螟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