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课内古诗详解及真题演练(10)《鲁山山行》

 徐子曰 2020-10-20

鲁山山行

梅尧臣

【常识】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苏舜钦齐名,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他的诗歌主张写实,反对当时的西昆体,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

【背景】

鲁山是位于河南省鲁山县的一座山,也叫露山。作者曾经到山中旅行,看到山中景物,写下了这首诗。

【详解】

鲁山山行

适与野情惬qiè,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适是恰好的意思。与是和的意思。野情指的是喜爱山野之情,惬的意思是满足、快意。这句诗的意思是:正好和我喜爱山野之情的心思相合,鲁山连绵起伏,忽高忽低,(很是壮观。)诗人一开始用“惬”字,给诗歌定下了轻松愉快的基调。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这句诗的意思是走在山里,美丽的山峰随时随地都在改变,一个人走在幽静的小路上竟然迷了路。作者先是远观,看到美丽的山峰好像在不停地变化,但美丽的山峰其实是不会改变的,改变的是诗人自己的脚步自己的位置。幽径就是山间幽静的小路,这种小路最适合独行,最适合发现野趣,最接近野情。一个人走在风景优美而有幽静的山间,看着美景,没有世事的烦扰,那种“惬意”一定洋溢在诗人的心里,这时的诗人,能不轻松愉快,闲适自得吗?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这时候,太阳升起了,霜雪融落,一只熊正慢慢地爬到树上。树林里空空荡荡,小鹿在溪水边悠闲地喝水。“霜”点出了诗人山行的季节——秋天。如果说上一联写的是静景,那这一联写的就是动景了。熊、鹿在林间的自在生活,更说明这里人烟稀少,对应了首联中的野情,动物的怡然自得,其实正是诗人的怡然自得。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看到这里,作者心中似乎产生了一个疑问:在这美丽的地方,会不会有人家呢?何许在这里是何处,哪里的意思。云外形容非常遥远。人家在哪里呢?这时候,从云雾之外(遥远的地方)传来了一声鸡叫。哦,原来在这山的深处还是有人家的啊。诗人在这里自问自答,运用设问的修辞方法,以“一声鸡”表明白云生处有人家;回应作者“山行”见闻。含蓄蕴藉,令人余味无穷。移步换景,一幅原生态的画面映入眼帘,表达出诗人超脱,淡泊的闲适恬静心态。

这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斑斓多姿的山景图:深秋时节,霜降临空,诗人在鲁山中旅行。山路上没有其他人,诗人兴致勃勃,一边赶路一边欣赏着千姿百态的山峰和山间的种种景象。忽然从云外传来的一声鸡鸣,告诉诗人有人家的地方还很远很远。诗人抒写了对山野风光的喜爱欣赏之情,表现了从容、闲适的心境。

【真题演练】

(1)这首诗描写的是何时的景色?请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2)这首诗的尾联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3)“林空鹿饮溪”一句描绘的景物,是作者远观所见还是近观所见?请说明理由。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山行时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任意一联诗句分析。

(5)第一句意思是什么?

(6)“好峰随处改”一句中的“处”是指______,“改”指_________。

(7)颈联两句,每句前两个字与后三个字之间是______关系,也是对颈联中“___”一句的照应。

(8)说说尾联的妙处。

(9)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0)本诗收束蕴藉有味,为诗家青睐,请稍加点评。

【参考答案】

(1)      描绘了一幅斑斓多姿的深秋山景图:深秋时节,霜降临空,诗人在鲁山中旅行。山路上没有其他行人,诗人兴致勃勃,一边赶路一边欣赏着千姿百态的山峰和山间的种种景象。

(2)      尾联巧妙的运用了设问手法,写出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语境,移步换景,一幅原生态的画面映入眼帘,表达出诗人超脱,淡泊的闲适恬静心态。

(3)      是远观所见。上句“霜落”交代时令已是深秋,霜冻使得树叶都落光了,山中树木都光秃秃的,显得疏朗空旷。“林空”表明诗人是透过稀疏的树枝,看到野鹿在山溪旁饮水。(回答鹿是很警觉的动物,诗人只可远观,也可。)

(4)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或闲适自得)的思想感情。如首联:恰恰和我爱好山野风光的情趣相合,千万座山峰时高时低。表明诗人正有寄情山野的闲适之情,而时高时低的山峦刚好合乎诗人的心意。如颔联:一路攀登的山峰,山峰随着观看的角度而变化,幽深的小路,令独自出行的我迷路。“好峰”“幽径”写出了诗人游赏时的愉悦心境。如颈联,寒霜降落,熊爬上树,树林空寂下来,鹿悠闲地在溪边饮水。写出了山林的空旷和生机,表达了诗人的闲适之情。如尾联:云外传来一声鸡叫,暗示着有人家,仿佛在回答诗人心中的疑问。景与情契,表现了诗人为大自然所陶醉之情。

(5)      恰恰投合我爱好天然风物的情趣。

(6)      诗人所到之处    眼中的“好峰”因自己脚步的移动而变化姿态。

(7)      因果         幽径独行迷

(8)      诗人在山中一个人独自行走,欣赏着种种美景,“峰”“熊”“鹿”“云”都令他着迷,可一路走来就是看不见人家,于是诗人自己问自己:“人家在何许?”恰在这时,“云外一声鸡”回答了诗人的提问:“这里有人家呢!”我们可以想象,诗人望云闻鸡之后,必然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加快步伐,向那发出鸡鸣的白云深处的村庄走去——诗人“山行”中希望看见“人家”的神态和心理,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而且诗人所向往的“人家”,由于白云缭绕,只闻鸡声,不见其形,更令人遐想不已。所以后人评论此诗的尾联“幽而有味”。

(9)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早行鲁山所见到的千山竞秀、山路幽深、野趣盎然的景象。抒写了诗人对山野风光的喜爱欣赏之情.写出了作者从容、闲适的心境。

(10)  尾联以设问收束。以“一声鸡”表明白云生处有人家;回应作者“山行”见闻。含蓄蕴藉,令人余味无穷。

1、初中课内诗文《望湖楼酔书》详解及练习

2、初中课内诗文《宿建德江》详解及练习

3、初中课内诗文《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详解及练习

4、初中课内诗文《七律 长征》详解及练习

5、初中课内诗文《浪淘沙》详解及练习

6、初中课内诗文《江南春》详解及练习

7、初中课内诗文《书湖阴先生壁》详解及练习

8、初中课内诗文《绝句》(其二)详解及练习

9、初中课内诗文《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详解及练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