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物 | 我这样给学生讲史学大师陈寅恪(2)

 书韵闲话 2020-10-20


陈寅恪出生在湖南长沙,祖籍江西修水,对于他,只是遥远的梦,难得有几次梦回的时候,他在那里生活的时间,非常有限,但江西陈氏家族名震天下,陈寅恪是陈氏家族杰出人才之一,为江西修水立了一块永不倒的丰碑。

江西修水陈氏五杰广场

江西修水,在巍巍青山的怀抱中,有著名的四代五杰陈氏广场,立着“五杰”纪念碑,碑上刻有他们的画像和简介。这是修水人的聪明之处,顺应市场经济的潮流,打名人牌,把这里打造成文化旅游景点,我相信,随着人们对文化名人仰之弥高,这里的风景定会夺人眼球。

我前面说的这三人,只是“五杰”中的“三个代表”,代表着三代人,除此之外,陈家更有杰出的两父子,他们是陈衡恪和陈封怀。

近代著名书画家陈衡恪(陈寅恪兄长

陈衡恪,又名陈师曾,为陈寅恪同父异母兄长,民国初年著名美术家、艺术教育家、艺术理论家和诗人。

如果我们阅读有关民国大师的书籍,免不了会看到“陈衡恪”或“陈师曾”这三个字,请记住,这就是一个人,陈寅恪的长兄。

如果你对他还是陌生,我就给你说说他的三位知交,让你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原理来揣度这位被埋没在尘埃里的文化名人吧!

 鲁迅,这两个字在大陆震天价响,他是陈衡恪在矿务铁路学堂的同窗。之后,两人又同赴日本留学,鲁迅在东京筹办《新生》杂志,衡恪是积极的支持者和赞助者。周氏兄弟翻译的《域外小说集》,封面设计就是陈衡恪的杰作。

回国后,两人一起共事,同怀着对新知识、新思想的热烈追求,交往密切。老同学志同道合,他们一起逛市场,收购古籍和金石拓片,把玩艺术。陈衡恪向鲁迅赠画多幅,为之刻印多枚,北京鲁迅纪念馆现存10幅赠画,有9幅就是陈衡恪赠送的。一个是大文豪,一个是大艺术家,友谊不分彼此。

陈衡恪画作

陈衡恪另有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那就是李叔同。陈衡恪与李叔同结识于日本,两人志趣相投,一见如故,彼此探讨诗词、绘画、书法、篆刻等艺术,互赠作品,互写文字,遂成莫逆之交。1918年秋,李叔同在杭州出家为僧前,曾将十多种民间工艺品赠给陈衡恪留作纪念,陈衡恪亦将这些赠物画成一条幅,题为“息斋玩具图”(李叔同曾用过“息翁”的署名),挂于室内,以示不忘旧友。

韩愈有篇著名文章《马说》,开篇即感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篇末又哀叹:“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是的,千里马要遇到伯乐,才能驰骋天下。如果没遇到伯乐陈衡恪,齐白石就是这样一匹险些“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

1917年,齐白石从湖南北漂到北京,摆地摊,租门面,卖画刻印,像个江湖老艺术生,但画风不为人欣赏,生意寥寥。一次,陈衡恪在琉璃厂南纸店见到齐白石的刻印,忙到齐白石的住处寻访,与之探讨艺术,并提出中肯意见,鼓励齐白石自创风格,不求媚于世俗,一番言语,使逆境中的齐白石得到莫大的鼓舞。后来,齐白石创红花墨叶画法等,得之于陈衡恪的影响。

1922年,陈衡恪应日本画家之邀,赴日参加中日绘画联合展览会。在这次展览中,他携带的齐白石画作,深受好评,轰动中外,从此,齐白石一举成名。

 

陈衡恪书法

可惜,天不假年。1923年,陈衡恪继母俞明诗(陈寅恪生母)去世,他赶回南京处理丧事,因悲伤和操劳过度,引发旧病,一个月后,英年早逝,年仅47

作为艺术家的陈衡恪,遗著有《陈师曾先生遗墨》(10集)、《陈师曾先生遗诗》(上下卷)、《中国绘画史》、《中国美术小史》、《中国文人画之研究》、《染仓室印集》等。

  母兄去世之时,陈寅恪正在德国柏林大学梵语研究院学习,家里怕影响他的学业,把这事给隐瞒了。后来,陈寅恪谈及此事,倍加伤感,格外伤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