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雨落在铺满青瓦的屋顶上

 书韵闲话 2020-10-20

立夏了。玉兰在蓊郁的枝叶间开得格外恣意,一副不管不顾的样子。  

这淅淅沥沥的雨,下起来没完没了的,偶尔还夹杂一两声闷雷。我站在窗边看几朵玉兰敛了笑颜,雨水顺着白色花瓣慢慢地往下淌。这样的日子,适合听一些怀旧的老歌,几阙婉约的宋词,断不适合“大江东去”。如果想温暖一些,就可以在记忆里翻捡旧时雨里的那些故事。

关于雨的诗词,我最喜欢的是宋人蒋捷的《虞美人》,寥寥数字,在平平仄仄里诉尽一生雨意。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其实,雨都是一样的雨,不过是天际洒落的点点水意,它又哪里有什么变化呢?变了的不过是尘世里的那颗心,从少年到暮年,阅尽人间悲欢之后,这听雨的心境又哪里会一成不变呢?

 “假如有铺满青瓦的屋顶,我不认为雨是恐怖的事物;假如你母亲曾经在雨声中为你缝制新衬衣,我不认为你会有一颗孤独的心。这就是我对于雨的认识。”苏童的句子,无由就喜欢了。


也许因为当年听雨时,一抬头就是铺满青瓦的屋顶,而母亲也曾在下雨的日子在家里为我缝制新衣裳。这是多么巧的事情,在文字里这样的雨看起来不仅不恐怖,反而温情脉脉。即使独行在雨里,细细想起那些片段,又哪里会孤独呢?

记忆里的雨,落在铺满青瓦的屋顶上,渐渐氤氲起一层水气,迷迷蒙蒙的。几丛竹子斜倚在屋后,绿得发亮,青瓦翠竹,衬着那样弦乐般的雨声,也就有了几分宋词里的古意。

那时,母亲有一台“华南”牌的缝纫机,她很是爱惜。晴天的时候要下地干活,自然没时间摆弄它。只有到了下雨或是农闲的时候,我们也才有机会看到母亲坐在缝纫机旁满心欢喜地忙碌着。母亲一边哼着小曲一边打开盖板放平,小心翼翼地从箱斗里拉起机头,除灰,擦油,上皮带,上线,“哒哒哒哒……”这声音和着屋外的雨声,汇成欢快的曲调,梳着长辫子的母亲总是很高兴地忙碌着。

有一次——不记得是几岁了,我又站在缝纫机旁一旁默默地看着,看到忘形处,不觉对和我差不多高的盖板有了兴趣,它光亮平滑,和家里那些油漆斑驳的家具太不一样了,还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机油的味道。趁着母亲不注意,我偷偷把牙齿咬到了那盖板上,松软的木质一点也不磕牙,一下就咬进去了,整齐的牙印清晰可见,至今我还记得牙齿嵌进木板沙沙的细响。后来,我大约是爱上了那种沙沙的声音,到母亲发现的时候,整个盖板的边缘已经多了几长条整齐的牙印,整个一条边全是,那时她一定是心疼的吧,但印象里她似乎并没有责罚我。许多年以后,我看见那些牙印,依然还记得当年牙齿用力咬下去的那种沙沙的细响。


那时,乡村的孩子们很少买衣服,我们姐弟的衣服都是母亲自己做的。很多时候,我们比别的孩子穿新衣服更便利些。现在想来,母亲对美也是有她独特的见解,她会照着书上的款式给我们做新衣服,在衬衣的领口加一圈荷叶边,又或者买来一些小饰布,缝在衣服的胸前。有时是一朵小花,有时是一只蝴蝶……记得最清楚的是小学五年级穿的一套绿色外套,胸前缝着两只白色的小兔子,耳朵很长,一双红眼睛看着你,很可爱的样子。穿母亲做的衣服,我们总能赢得邻居孩子们羡慕的目光。

母亲有好几本关于裁剪的书,内页是黑白的,各种人物穿着各款衣衫,长的短的,大的小的,人物底下就是那衣衫裁剪的步骤。她不看的时候,我们姐妹也会拿来看,也不过是比较书里面哪个人长得好看些罢了。而她的皮尺、木尺、画粉,还有一只耳朵的大剪刀,很多时候会偷偷成了我们的玩具。屋外下着雨,我们家有时候会响起缝纫机哒哒的声音;有时候是母亲拿着绣花的绷子一针一线地绣着花,五彩的丝线慢慢变成白底上的花鸟虫鱼,每一样都迷惑着我们的眼睛。即使再大的雨,我们也不觉得害怕与无趣。

不过到了下雪的日子,这台缝纫机就会在别人家里哒哒响起。快过年了,家家户户总是要给一家人添一身新衣的。乡村的年很隆重,辛辛苦苦一整年,再怎么难,也还是要想办法缝身新衣过个年。那时,就有人来请母亲到他们家去做几天衣服,棉衣,罩衫都是要的。来人就担了箩筐,母亲把缝纫机头和机箱拆开,让来人挑了回去。

第二天,母亲再赶早到别人家去做衣服,那得算一整天的工钱。那些滴水成冰的冬天,母亲的脚在铁质的踏板上不停踩动,双手在冰冷的机器上摸索,一个冬天也能换来一笔辛苦费。那时我们还小,放假就整天在火边烤着,又或者到雪地里撒一阵子野,自然体会不到母亲的辛劳与寒冷。后来问到她,她总说,不冷呢,我不是有烘炉吗?她的烘炉,不过是在一个四围封闭上方镂空的木质坐凳,在里面放一小盆炭火而已。若遇上请她做衣服的是近处的本家亲戚,到了吃饭的时候,那家也会差人叫我们姐弟到他们家去吃饭。晚上吃了饭再和母亲一起说说笑笑回家去。


雨渐渐小了些。而我还能在雨里,怀想一段旧时光。铺满青瓦的屋顶已成记忆,曾坐在雨声里为我缝制新衣衫的母亲如今早已不自己做衣服了,那台陪伴母亲多年的缝纫机也已不知去向。而记忆,总是让人一遍遍地回味,那记忆里,有人世间最纯粹的温暖。

本文作者为湖南津市二完小教师,文章来源于杨智慧语文工作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