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禹锡说 | 悟来皆是道

 书韵闲话 2020-10-20

   

穷巷唯秋草,高僧独扣门。
相欢如旧识,问法到无言。
水为风浪生,珠非尘可昏。
悟来皆是道,此别不销魂。

——刘禹锡《赠别君素上人诗》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杰出诗人,有“诗豪”之称,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曾任太子宾客,故称“刘宾客”。

刘禹锡一生命运坎坷,然而勇猛精进,“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就是他贬谪经历与心态的写照。他在官场多次被贬,其中公元805年,与柳宗元一道成为永贞革新派的核心人物,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刘禹锡在朗州十年,写下的政绩与大量诗文广为后人传诵。

刘禹锡一生崇佛、广结佛缘,与多位高僧大德交往,并写下了许多禅诗,他的禅诗意境高远、佛理深刻、给人启迪,“悟来皆是道”,从中我们也不难窥见其儒佛合一的境界。《赠别君素上人诗》就是其中的一首。

他虽曾被贬,但仍有一官半职,仍需入世,穷巷唯秋草,高僧独扣门,诗人写出了自己既入世又出世的生活状况与精神追求,并非真与世隔绝。他在《陋室铭》一文中也作出了类似的表达:“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诗人既与鸿儒论道,又弹奏素琴研读佛经,还跟高僧交往,当然更要处理政务,达到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境界,即是“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心不为形役、心不为物役的境界。

对于诗人来说,心不为物役,就是心不为外物、执念所羁绊,听从真心的呼唤而为自己作主,他的诗句“众音徒起灭,心在净中观”就是对己之心的最好写真;他虽处万象世界,但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这何尝又不是我们教育者追求的境界呢?!

“相欢如旧识,问法到无言”,表达了诗人开悟的状态。只要我们心灵相通,一切相遇都是再聚首;只要我们理解万法真意,一切问与答都是多余,任何言说都难以表达开悟的状态与其中的禅理,此为禅宗“说似一物即不中”之谓也!禅宗“以心传心,不立文字”,就是禅者不着文字相,通过心与心的交流,彻悟宇宙人生实相。“悟”者,“心”与“吾”也,即悟者发现了自己,发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让自己真正成为了自己的主人!教育就要崇尚“悟”的境界,要引导学生发现他们自己,教育过程就是学生不断发现自己和超越自己的过程,教师的“灌输”与“多讲”可能徒劳无益,而学生学习让自己作主又何等重要! 

“三界唯识,万法唯心”,在《六祖坛经》中有这样一个禅宗故事:六祖慧能接受五祖弘忍大师的衣钵,在猎人队伍中避难十五年之后,出来弘扬佛法,来到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在此,慧能大师深刻揭示出了境由心生、相由心生的道理。有什么样的心就会有什么样的世界,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教师的真心也会换来学生的真心。实际上,宇宙万法也左右着我们普通人的心。

人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常受世间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影响而形成六识,便会生起分别心、不平等心、傲慢之心和执着之心等,就像平静的水面上有一阵轻风掠过便会激起层层涟漪一般。然而水的本性不变,人的清净自性不变,只要我们“扫相破执”,我们这颗不垢不净之本心就会彰显,就像光芒照彻宇宙的宝珠与太阳不会因尘埃而变暗一样,这便是诗人描述的“水为风浪生,珠非尘可昏”的禅境!同样,教师对学生的爱心本自具足,其光芒也必然会照亮学生的心田!

世间处处是道场,送别亦见道。诗人“悟来皆是道,此别不销魂”,“缘来则应,去则不留”,一切顺其自然,这便是放下、便是无所执着、便是“明心见性”。他送别君素上人,并无依依不舍的离情别绪;他们二人心心相契,即使天各一方,也如近在咫尺,聚与散又有什么分别呢?这大概就是禅者所追求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金刚经》)之境界吧!

“悟来皆是道”,教育自有其道,然而需要我去感悟、去发现、去践行。每一位学生都是宇宙之唯一,他们都同样无上重要;他们虽然千差万别,但各有所长、并无好坏之分;他们今后虽处不同岗位、做不同的事,但都不可缺少,因此,我就应该用一颗无分别心、真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并引导学生不断发现他们自己、超越他们自己!

作者成程,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物理系,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物理教师,正高级教师,湖南省特级教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