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梧桐花开了,很美。

 书韵闲话 2020-10-20

编者按:

      从2002年起,我开始所谓“自主写作,合作欣赏”的作文教改之路,也就是把一般意义的“互评互改”做得更深入些,让学生尝试到写作与点评的快乐。每次作文讲评,作文与点评同步赏析,鼓励学生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例如,综合点评有文言文、古诗词、仿写、续写、戏剧、现代诗、散文、小说以及各类实用文体等等,不一而足,点评的文字丝毫不逊色于作文,我戏称“一半是海水(蓝字作文),一半是火焰(红字点评)”。师生沉醉其间,乐此不疲,16年来,我坚持如昔,收获颇丰,也曾让我许多毕业的学生常常念起。今年,从高三下来又教高一,在常德市一中476班(高一)继续我的作文教学探索,陆续推出班级优秀作品,供学生、家长交流指正。

      见证

常德市一中476班   梁诗乐

       梧桐花开了,很美。

老家的庭院里种着一棵梧桐树,很大。小时候,我常常依偎在奶奶身旁,仰头望着这棵梧桐树,直到脖子很酸。听说,这棵梧桐树是爷爷奶奶结婚那天种下的,是他俩老爱情的见证者。

还记得爷爷总爱在这棵梧桐树下乘凉,我曾问过奶奶,问她在结婚那天种下梧桐这是谁的主意,奶奶抿抿嘴,笑着说:“还不是那老头儿的主意啊。”说完,还瞧了瞧爷爷。爷爷呵呵地笑了,什么也没说,只是那眼底的幸福怎么也遮不住。

梧桐树从幼苗到现在的参天大树,就像是爷爷奶奶爱的进行曲。两个在儿相遇的人,看到对方第一眼时,便找到自己心灵的归属。结婚时,种下了一棵梧桐,不知是不是梧桐有灵,在梧桐花开的那一天,喜事来了。在十个月后,我父亲来到这个世上。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爷爷奶奶挺直的背有些弯曲,身体也差了些。人的一生就像是花,从花蕾开始慢慢长大,花期到了自己的最美年华也就到了,而最后化作春泥呵护下一代。后来,爷爷因病离开了我们,奶奶怎么劝也不愿意到城里和我们一起住。她想留在这个庭院,我们只好每周来看望她。

奶奶仍然拿着小板凳坐在梧桐树下,我依然依偎在奶奶身旁,只是奶奶总是用手轻轻地抚摸着树干,说到:“今年的梧桐花比去年要少多了。”我抬头看了看,什么也没发现。

奶奶还会和我讲以前的事,说我小时候挑食什么都 不爱吃,她端着碗在这棵树下追着我讲了我父亲,还讲了许多…讲到爷爷时,奶奶嘴角带着笑,眼睛却湿润着。

高考前,我来到老家看望奶奶。奶奶坐在树下看着梧桐花,见到我用手摸摸我的头说:“我说为什么最近那老头儿总是托梦给我呢,原来是我们家要出状元啦。”我搀着奶奶慢慢地走着,奶奶回头对我说:“你看,今年的梧桐花又大又多,这可是好兆头。”奶奶,您这是迷信呢!

我笑了笑,突然,我似乎听到了一个模模糊糊的声音,好像说着加油。泪花在眼中闪烁着,嗯,加油。我看着这梧桐树,仿佛又回到了过去,那个幸福甜蜜的过去。

这棵梧桐树大概会永远的活着吧。它见证了我们温暖的家,见证了爷爷奶奶这段甜蜜的爱情,见证了奶奶那颗执着的心…

梧桐花又开了,很美。

你写我评

许多念念不忘,只是一瞬;许多一瞬,却是念念不忘。

很荣幸,能了解到你爷爷奶奶之间那种纯洁的爱情。也很高兴,你和梧桐树其实都是他们两人之间爱情的见证。更感动的是这长达几十年初心不变的爱情。

大多的人并不相爱,却因为种种现实因素的捆绑,结为夫妇,买车买房,子孙满堂,度过一生---缺乏爱情的婚姻,倒也相安无事直到终老。

大多的人最终嫁或娶的,并不是年少时让自己心动,并不顾一切付出的那个人。

说来虽是常态,但这常态出着实悲凉了点

----不过也正因如此,纯因爱情而结合的婚姻方显得如此珍惜。

科技让很多事情变得快捷,也让现代人愈发丧失珍惜的能力。

这或许就是爷爷奶奶之间的故事打动我的原因吧!

丧失亲人之痛,我也有些体会。

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并不是需要悲哀的一件事。想想这个世界上几十年前并没有你和我,你和我的出现都是如此的偶然——“无中生有”——那么,从有再回到无也就不过是落叶归根而已。

尼采说过,凡是已经生成的,必将归于消失。

不谈好坏,以上皆为感想,融合一些我自身的想法,希望能对你有一点启发,这样,它也就有一点存在的意义了。

梧桐树,与之相配的,往往是个“愁”字。如晏殊的《撼庭秋》中“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又如李煜在《相见欢》中写到“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而作者用一种新的意象,着实令人眼前一亮。

我想作者的意图是于平淡之中发现那些最诚挚的情感,对梧桐树生长状态的描写反映了情感的醇厚、加深的过程。依我看来,若是以梧桐树为第一人称来写,会不会效果更好呢?这样的话,“见证”的主题更容易凸显出来。另外,笔法朴实之中也能煽起人的情,否则,就有些平庸了。

生活中的普通的小事,是最能煽起人的情的,不过作者还未这种境界。至少于我来说这篇文章也仅能掀起心中一点波澜而已,并不是汹涌波涛。

最后,文章并未运用一点波澜手法,使文章连贯性并不强,这脱离了杨老师的初衷。

至此,点评即将结束,这是一次我与作者之间思想的碰撞,以上皆属个人看法,角度与思想的不同,决定了差异性,希望作者与我都能从中获得一些帮助,这也就够了。

点评人:龙先庆(常德市一中476班)


关注书韵闲话

分享悠悠书韵

文史|教育|时事|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