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作者:姜佃广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小区楼旁角落里,粗大的梧桐树在晚春早凉午热的风催促下,梧桐花开满了枝头。抬眼望去,一朵朵粉红里透着紫色的梧桐花似一个个小喇叭,一簇簇密密匝匝挂满枝头,像挂满了一树浅紫色的风铃。翻阅书籍,赞美梧桐花的诗词美文寥若晨星,屈指可数,但朴素大方的梧桐花,在这个芳菲尽的四月天,为晚春点缀了最后一抹炫丽色彩,也惊艳了我怀旧的时光。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别说路两旁,就是田地里也满是横竖成行的梧桐树,因为梧桐树是速生树种,木材轻软是制木匣和乐器、打制家具的良材,种植4至5年成材的梧桐树能增加农民们的收入。后来由于梧桐树树干高大、遮荫面积较大,影响庄稼的生长,渐渐田地里就不再种植了。每到梧桐花盛开之时,蜂蝶共舞,甜馨四溢,到处是淡紫色的云海。“群芳此节终谁属,独倚梧桐惹人痴”。人们便沐浴在梧桐花的紫色芬芳里,满满是淡紫色的诗意。“争挽桐花两鬓垂,小妆弄影照清池”。为了赢得漂亮女伴的认可,在小女孩面前献殷勤、成为女伴口中的“英雄”,小男孩们争先恐后地去爬梧桐树摘梧桐花。爬梧桐树是个技术活,由于梧桐树又高又直,树干外皮光滑,弄不好就会哧溜一下顺着树干滑下来,在这方面我还是有点经验的。爬梧桐树必须光着脚板抱紧树干,脚蹬腿夹。爬到了树顶要十分小心,因为梧桐树木质很轻很脆,树枝易折断。一般到最后属我的收获最多。当把大把大把的梧桐花递给小女孩时,在其他小伙伴面前就别提多洋洋得意、趾高气昂了。记得有一回,我在小伙伴们面前逞能爬上梧桐树摘梧桐花,由于掰梧桐树枝时用力过大,连人带枝一块掉下来,尽管麦田较软,还是感觉浑身一震,眼前发黑,过了好大一会儿才缓过来。小伙伴们见我脸色铁青,个个吓得神色发呆、不知所措。幸亏我无大碍,只落了个灰头土脸。当我一瘸一拐地走回家时,还不忘嘱咐伙伴们千万不要把此事告诉父母。这一次让我在女孩们面前栽了跟头,“英雄”气概全无,从此以后便发誓再也不爬梧桐树摘梧桐花了。我真正的喜欢梧桐花、知道梧桐花的寓意,源于我家三爷爷和三奶奶。三奶奶十分钟爱梧桐花,家中的庭院内满是梧桐树。其实三爷爷、三奶奶的年龄和我父亲年龄差不多,就是辈份大。听父亲讲,三爷爷是本家老爷爷捡来的孩子,本就家境贫寒,加上又是捡来的,三爷爷是很难娶上媳妇的,老爷爷便在家中载上了梧桐树,因为在老家流传着这样的一则谚语:“家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就是说,哪家栽上了梧桐树,则哪家的男孩就不愁娶不上媳妇。聪明、勤劳,有志气、不服输的三爷爷年龄很小就外出闯荡。听父亲讲,三奶奶是富裕人家的千金小姐,深深地爱上了三爷爷,毅然放弃了富足的生活,顶着父母的打骂、跟着三爷爷来到了我们村。三爷爷的勤劳和三奶奶的聪慧让他们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三奶奶喜欢梧桐花,也是我村上第一个吃梧桐花的人,每到梧桐花盛开的季节,三奶奶都要摘梧桐花,用开水将鲜的梧桐花烫过后撒上糖或蜂蜜食用,还采了很多的梧桐花晒干储存,平时开水泡代茶饮。村上谁家小孩被火烧伤或开水烫伤,只要不严重,三奶奶把干梧桐花研碎成末,再用香油调成糊状,涂在伤处,不几天就好,三奶奶从不收费用,在我们村有很高的声誉。学医后我才知道,梧桐花可以入药,性平味甘,可以入肺经和肾经,具有利湿消肿和清热解毒等多种功效。三爷爷和三奶奶一生未生育子女,两人相濡以沫、相依为命,每天都在梧桐树下品尝生活的甘苦。后来,古稀的三奶奶罹患上了癌症,就是在梧桐花盛开时躺在三爷爷的怀里安静地离去的。三奶奶弥留之际,要求把她埋在梧桐树下,以便每年能看到盛开的梧桐花。在埋葬三奶奶的那天,三爷爷在三奶奶的寿棺上撒满了梧桐花,给三奶奶穿上了梧桐紫裳。我想,三奶奶在天堂里也荡洋着梧桐花那份紫色的浪漫,飘逸着梧桐花那首紫色的雅歌。在三奶奶离开的日子里,三爷爷每天都在梧桐树下喃喃自语,那是在和三奶奶说话呢,诉说着“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的离愁别绪、寂寞和孤独,倾诉着“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无限哀愁……古代传说梧为雄、桐为雌,梧桐同长同老、同生同死。梧桐象征至死不渝的爱情,梧桐花不随波逐流,所以梧桐花又代表着坚贞忠诚,象征着高洁的品质,还象征着悲伤的离情。

作者简介: 姜佃广,男,山东梁山人,医务工作者,喜爱文学,在报刊、网站发表新闻报道、散文、诗歌、小小说等百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