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史笔谈120:赵光义终于立三儿子为太子,寇准居功至伟

 金色年华554 2020-10-20

本号打算以连载的形式,从大宋的人和事入手,以史料为基础,用通俗语言、清晰逻辑再现北宋100多年政权的跌宕起伏,姑且起名《宋史笔谈:北宋王朝盛世梦》。此为第120篇。


赵光义小儿子去世后的两年时间里,赵光义再未提过立储之事。

眼花缭乱的中枢调动

赵光义对权力更加敏感,而中书和枢密院的变动倒是令人眼花缭乱,实在难以理解和记忆。

993年六月,他将张逊贬官、寇准罢官,这样枢密副使就只剩下温仲舒了。而这种变动的缘由只因一件传闻。

一次寇准和温仲舒下班回家,在路上碰到一个精神病,迎上前来大呼万岁。

张逊知道此事后,指使判左金吾(警卫队长)王宾向赵光义告状,说有人迎着寇准高呼万岁。待这铺垫做完后,张逊再上奏此事。

赵光义自然大怒,不禁怀疑,难道寇准有不臣之心?

寇准明白,自己与张逊本就不和,而这王宾一直跟张逊关系很好,这中间会不会有猫腻?再说,怎么恰好半路杀出个神经病来,这不可疑吗?

他当面直言道,我是和温仲舒一起走的,张逊为何单单说我的事?

宋史笔谈120:赵光义终于立三儿子为太子,寇准居功至伟

言外之意是,张逊摆明了就是针对我;至于里面的弯弯绕绕,咱们可以好好理论一番。

两人就在赵光义面前吵了起来,互相揭发隐私

吵吧,大声的吵,将你们一个贬职、一个罢官,今后就没这机会了,赵光义心想着。

随后,赵光义任命柴禹锡(以前也是由枢密院被贬下去的)、刘昌言为知枢密院事,向敏中、张咏并为枢密直学士;枢密直学士吕端则为参知政事。

十月,再将温仲舒在枢密院的职给撤了,府邸旧人赵熔补充,寇准则出任知青州。这样,枢密院全换血了

中书方面,次相张齐贤以母亲需要照顾为由请求调任,被任命为知定州;首相李昉和参知政事贾黄中、李沆全部罢官。

吕蒙正则又接任李昉的宰相位置,苏易简和赵昌言(这位被赵普一板斧赶下去的,在赵普死后一年就又回到中枢了)被任命为给事中、参知政事。

寇准回朝,请立太子

这种更换频率和规模,到底有无必要,谁也搞不清楚。就是赵光义自己,也时常想起被调任的寇准。这是个忠臣、诤臣,怎么就调离了外地了呢?

他常问起左右,寇准在青州,还好吗?

人家当然不敢说不好,这等于是质疑皇帝的任命,只能回答,寇准到了这么好一个地方,当然快乐。

结果,赵光义连续问了几天,每次得到的都是同样的问答。

有心人马上揣摩出皇帝用意了,他是准备重新召寇准入京了,于是回答道,陛下您是每天挂念寇准,可他每天除了纵酒还是纵酒,不知道有没有时间想您啊。

赵光义就不再问了。让他在地方再历练一下吧。

直到次年,赵光义再召寇准入朝,任命他为参知政事。

寇准这一入朝,皇三子赵元侃的好运就快来了。

宋史笔谈120:赵光义终于立三儿子为太子,寇准居功至伟

虽然赵光义这两年不再向外人提立储的事,但他心里还是记挂着,因为他明白元佐被废、元僖暴死,自己日益年老而且箭伤不断发作,储位不能再空缺了。

所以,他一见到寇准,就让寇准看自己腿上的箭伤,并责怪道,你怎么才来!

他迫不及待地问起寇准,我的江山社稷将来可以交付给谁?

寇准知道,朝中、宫中有不少人向赵光义吹风,而且这几年赵光义由于身体原因,找来了不少和尚、道士、民间医生看病,这些身边的人为了今后前途,不断催赵光义立太子,有叫立赵元佐的,有叫立赵元侃的。

他坦言,陛下您是为国家选继承人,所以不能问妇人宦官,也不能问近臣,只有陛下您自己认真考虑未来,才能挑出合适人选。

这一下,将其他人建议的通道全堵了。赵光义明白寇准所言极是,深宫大院内暗流涌动,于是他屏退左右,再次细问,赵元侃可不可以?

寇准见他心中已有人选,而赵元侃又是最顺理成章的继承人,心中暗喜,但他要恪守臣子本分,所以素来词锋敏锐的他,谨慎答道,知子莫如父,陛下你认为可以就可以。

宋史笔谈120:赵光义终于立三儿子为太子,寇准居功至伟

按照寇准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犯颜直谏的性格,这基本是等于默认。

994年九月,赵光义任命赵元侃为开封尹,改封寿王;次月,以杨徽之为左谏议大夫,并和右谏议大夫毕士安一起为开封府判官,专门辅导赵元侃。

赵元侃立太子之位只有一步之遥。

995年四月,赵匡胤的宋皇后去世。她的死,标志着赵匡胤的影响彻底一去不复返。

当年赵匡胤驾崩,宋皇后支持的是赵德芳,对此赵光义常怀愤恨。现在赵光义以牙还牙,不肯为她举行国葬。翰林学士王禹偁认为这不合旧礼,被贬知滁州。

赵光义再无任何障碍,接下来就是为赵元侃布局谋篇了。

托孤大臣的选择

赵光义先是以“均劳逸”为名将吕蒙正再次罢相,将参知政事苏易简罢为礼部侍郎。替代吕蒙正的是吕端,替代苏易简的则是他的政敌、与寇准交好的张洎。

由此看来,历经几年的人事变换,赵光义终于下定决心,要将吕端、寇准列为托孤大臣了。

时年61岁的吕端成为赵光义时代的最后一任宰相

宋史笔谈120:赵光义终于立三儿子为太子,寇准居功至伟

他为官四十多年,先后做过知县、知州、知府等地方官,又先后在中央许多部门任职,熟知政务,为人稳重镇静、颇有胆量,被赵普誉为宰相之才。

但他堪称大器晚成,原因是他的经历较为坎坷,几经浮沉。在赵光美和赵元僖任开封尹时,吕端都是开封府判官,结果两次被贬。

也正是这两次被贬,让赵光义看清了他的为人。

980年八月,吕端被贬为商州司户参军。当时,开封府还有些文件要他签署,吕端镇定自若的说,留待以后吧,即使判刑也还是可以复出的。

临上路,赵光义又传令,不许骑马,只能步行。身体肥胖又戴枷而行的吕端,并不介意这一千多里远路。宰相薛居正派人安慰吕端,吕端反而谈笑风生,毫不介怀。

当众多大臣再次为吕端说好话时,赵光义此时不以为然地说,我知道他,他没啥本事,就是爱喝酒吃肉。

十年后,他仍回到开封府判官的位置上,辅助赵元僖。

时间不长,他就因赵元僖被毒一事,在开封府接受王继恩的调查。恰逢吕端在工作,他仍是神色自若,随问随答。之后又赶上朝廷考核官员政绩,那些遭贬谪的官员哭得胡天黑地,都希望得到宽大处理。只有吕端,认为自己罪大而责小,主动要求降职使用。

经过多次的了解、征询,赵光义终于认可了吕端。正准备大用时,有人提醒赵光义,说吕端为人很糊涂。

赵光义由此发出了千古感慨,说“吕端大事不糊涂”。宰相哪还用得着去办小事?只要他稳得住大政方针就足够了。如此人才,用在传位的关键时刻,再好不过。

寇准更不用说,赵元侃能够成为皇储,他功不可没。

他在中书也极具影响力。吕端曾经都得到过寇准的推荐,在同为参知政事时,吕端就主动要求位居寇准之下;张洎更是寇准的老下属。

张洎从南唐投降过来后,在赵光义手里发挥了很大作用,但赵光义知道他为人不咋地,老爱投机,所以给他派的多数是门面工夫。直到寇准到吏部任职,张洎见他年少有为,曲意逢迎,才得到寇准的大力推荐,进而位居参政。

吕端拜相之后,担心昔日同僚的寇准心中不平,主动上表请赵光义准许寇准与自己分日押班知印,同升政事堂视事。

见吕端如此不专权、识大体,知道为领导分忧,赵光义当然允从。

几天后,赵光义出手札晓谕朝野,自今中书所有事必须经吕端详酌,才能上奏。

太子是赵恒

诸事安排妥当,赵元侃的好日子终于到了。

八月初一,赵光义下诏,立开封尹、寿王赵元侃为皇太子,仍兼判开封府;改名赵恒,并大赦天下。

九月二十四日,赵恒正式被册封为皇太子

宋史笔谈120:赵光义终于立三儿子为太子,寇准居功至伟

赵恒大概没有想到这太子之位居然会轮到自己头上,看到前面两个哥哥的遭遇,他不由得感觉如履薄冰。

毋庸置疑,他的感觉非常对。就在册立太子时就发生了一件事。

因为大赦天下,京城的百姓很高兴,见到他都欢呼道,少年天子,真社稷之主也!

爱猜忌、性多疑的赵光义不知道从哪得到消息,很不高兴。他马上找来始作俑者寇准,说,大家都心属太子,我算什么啊?

赵恒的命运又只在寇准的一句话。寇准开导赵光义说,陛下您亲自选的继承人,自然是社稷之主,也是百姓和万世之福,所以,他们高兴是正确的、是应该的。

凡事两面看,就看你选的是哪个角度。

所以,经寇准这么一劝说,赵光义马上改变了想法。也对,说明我做的选择不错!

他这就消了气,返回宫中,兴高采烈的告诉妃嫔们,然后出来找寇准喝酒,两人大醉方罢。

宋史笔谈120:赵光义终于立三儿子为太子,寇准居功至伟

赵恒的首轮惊险体验就此过关。但他的第二轮考验也很快到来。

当时开封府实行了一项政策,根据旱情免除了下辖十七县农民的税。

有人趁机上奏赵光义,说开封府有意夸大灾情,意图收买人心。

这还了得?实行仁政是皇帝的事情,当年曹彬就因收买人心被贬。赵恒忧心忡忡,如果被落实虚报灾情,后果将不堪设想。

赵光义马上命御史台调查复核。

派出去的官员大都说免税过多,唯有一个官员据理力争。他说,按照实际灾情,开封府只免了七成税,这远远不够,应该全免!

他的答复让赵光义没再追究此事。

赵恒感动异常。

这名官员的名字叫王钦若。虽然他其貌不扬——状貌短小、脖子上还长了个瘤子,但他的名字从此刻在了赵恒心中,成为今后宠信异常、被眷顾一生的人物。

宋史笔谈120:赵光义终于立三儿子为太子,寇准居功至伟

胆战心惊的两次考验大体过去了,赵光义命李至、李沆这两位曾经的参知政事为太子宾客,好好辅导太子。

赵恒丝毫不敢怠慢,经常向他们请教咨询,每次见面都要先拜,极尽谦恭,还专门上书请百官不要向他称臣。

就这样,慢慢地,他在赵光义心中、在朝野上下树立了好印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