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住手!你这么消毒太危险!用好消毒方式,除了杀菌,居然还有这样的作用!

 水产前沿 2020-10-20

----- 广告 -----

----- 广告,也是一种资讯 -----

在水产养殖中,选择消毒方式十分重要
  • 编译/ 水产前沿 李钒

循环水对虾养殖应注意水消毒以控制细菌

臭氧紫外线照射技术能抑制病原微生物,还能更有效地改善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水质。

通过减少用水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提高养殖密度和提高产量,这样看起来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殖南美白对虾具有很大的优势。实际上,在养殖过程中,有一个很关键的点大家的忽视的,就是控制水体的细菌,这是防止循环水养殖系统致病细菌形成的目标之一。臭氧和紫外线(UV)照射是目前应用比较多的限制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虾病原细菌的两种最佳的方法。

紫外线通常用于集约化水产养殖系统中,以防止大肠菌和异养细菌在水中积聚。尤其是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已证明紫外线辐射可以使水环境中的微生物失活。

臭氧是一种强大的氧化剂,可有效杀灭细菌、寄生虫和病毒,因此也可用于循环水养殖系统以控制病原体。紫外线主要用于消毒,臭氧对改善水质也有效。它不仅可以去除病原体,还可以去除水中的有机碳,提高透明度,控制藻类,消除一些颜色、气味和味道。由于臭氧还可以氧化有机物和细颗粒,因此也可以间接减少养殖系统中细菌的数量。另外,臭氧在减少水中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之类的氮化合物方面是有效的,因此不仅有助于维持最佳微生物群,而且还有助于最佳水质。

这一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当使用功率为9W的紫外线时,紫外线只会减少循环水养殖系统水中的氨含量,而不会减少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浓度。另一方面,与没有臭氧的处理相比,臭氧的施加抑制了亚硝酸盐的增加并导致硝酸盐的还原更快。

溶藻弧菌是一种潜在的虾病原体,在实验开始前以很高的含量被检出,但在臭氧处理后显着下降,最后在虾壳上不再被检出。另一个实验表明,在紫外线照射实验中,溶藻弧菌的量降低到较低水平,但要经过42天,在池体内壁表面的生物膜和虾壳上,尤其在功率为9W的经过紫外线处理的池中,仍保持较高水平。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溶藻弧菌可以被臭氧从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除去,但是高剂量的紫外线不能将其消除。原因可能是溶藻弧菌数量众多,存在于生物膜中,而紫外线辐射只能减少水中的细菌。

通常,与使用臭氧相比,使用紫外线辐照的优势在于成本更低,并且产生的有毒残留物的含量大大低于使用臭氧的水平。紫外线照射的主要缺点是其在混浊水中的效率降低,因此需要通过机械过滤器降低混浊度以实现紫外线处理效率。当光线被悬浮颗粒阻挡时,紫外线无法有效地到达水中的微生物。一些益生菌也会因紫外线辐射而死亡,这会影响微生物在水环境中的稳定性。

一些研究表明,游离臭氧可能对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饲养的动物有毒,但多年来的研究表明,臭氧在水族箱中直接使用,可以看出,直接使用臭氧可以改善动物的生产力和福祉,并且还似乎与减少感染疾病和改善水质有关。但是,如果不科学使用臭氧,也会使动物出现行为异常、生理变化、组织损伤和死亡率增加。

臭氧和紫外线辐射均具有一些负面影响。但是,在当前的研究中,臭氧的应用显示出优于紫外线辐射灭菌的优势,因为其水质得到改善,微生物系统更加稳定。相反,紫外线照射在优化水质方面效果不佳,导致微生物组成发生更大的变化。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应用臭氧后,对动物没有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应鼓励使用臭氧消毒方法对虾进行循环水养殖。


聚焦 | 回顾



转载声明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