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校长访谈 | 刘伟:做教育就是做“土壤”,好的学校一定有理想、有梦想

 新用户82183499 2020-10-20

全文长约 56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7 分钟

“ 

精彩导读

“管理的本质是凝心聚力”。管理是“成就他人”的行为,不管哪个人做出成绩,不管多大的成绩,学校一定要看得见,及时发现。

“做教育就是做‘土壤’”。“做沃土”是学校教育的底层逻辑。中学教育不是直接培养人才,而是培养沃土,培育“不甘平庸,追求卓越”的土壤,通过共同发展、卓越发展、多样化发展实现学生成长和学校的精神再造。

“好的学校一定有理想,有梦想。”教育的均衡发展不能一味地削峰填谷,还得采用各种方式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采用集团化的方式,通过一些合作,新建校、接管,提升薄弱学校的整体素质。


自大学毕业进入山西大学附属中学(下称山大附中),刘伟在教育事业中的成长蜕变及求索创新便与山大附中这片土壤息息相关。他扎根于此,见证了一所学校从普通到卓越;他求索于此,从一个普通教师成长为名校名校长;他坚守于此,秉持立德树人的初心,带领山大附中领导班子砥砺前行;他执着于此,以求新求变的勇气、高屋建瓴的眼光,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管理的本质是凝心聚力

“我全程见证了山大附中的巨变。不仅仅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1999年4月,大学毕业的刘伟来到山大附中任教,不久就见证了一场大的“变革”。2000年前后,在原校长杨素珍的主导下,山大附中从机制上、体制上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最为关键的是2000年暑假进行的全员下岗及中层干部聘任。

经过那次调整,一批自认为身在体制内,无论如何都会“稳定”“安全”的老师因聘任失败而下岗,大家由此明白,即便是有编制这个“铁饭碗”,如果工作敷衍平庸,不尽心尽责,不爱岗敬业,同样也得面临“下岗”的风险。

对于这段往事,刘伟记忆犹新,但让他更加深有感触的是这次改革所带来的“成效”:“经过这一次干部队伍调整,一大批德才兼备、爱岗敬业的得力中层走上岗位,对附中快速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时至今日仍是山大附中的核心力量。”

2015年8月1日,刘伟被正式宣布任命为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由副书记角色转变为校长,这一决定承载了山西大学党委的嘱托,也承载了全体附中人和社会各界对附中的希望。”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办学使命,一个学校同样也会面临的不同的变化发展过程。“如果不面对这些变化,还按照原来的模式走,肯定是行不通的。”从成为校长的那一刻起,刘伟就深知,自己所面临的时代环境、社会期待及办学目标、办学要求、办学方法等都需要调整,因为事物发展总是动态变化的、进步的,也是辩证的。

担任校长伊始,迎接刘伟的是招生制度改革、激励机制变化等带来的挑战。

十八大以后,旧的激励机制不再适用,原有的激励制度不再适合新的规定,老师们的收入缩水严重,教师的积极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想要突破,还是要从“人”这个核心要素下手。“人心聚则成,人心散则败。

没有奖励,收入缩水,老师的积极性降低怎么办?刘伟就从细微处着手。

在服务方面,山大附中形成了“后勤围着前勤转,前勤围着教师转,全校围着教学转”的管理模式。以日常管理为例,附中的教师都是不坐班的,为了提高教师到校的积极性,山大附中在教师就餐、办公环境、子女入学、职工健康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努力在学校发展的同时让教师也有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刘伟认为,管理是“成就他人”的行为,“当校长就要成就干部,当干部就要成就老师,当老师则要成就学生。”有了理念,接下来要的是将这种“成就”利他的认知落于实处、落于细处。

同样改革的,还有山大附中的绩效制度。在老师的使用上,培养上,特别是教师的聘用环节上,山大附中采用了比较灵活的机制。

在用人方面,他用干部的理念要求教师。在刘伟看来,不管哪个人做出成绩,不管多大的成绩,学校一定要看得见,及时发现。所有的老师,哪怕是细小的贡献,一定要看在眼里,要及时地认可,要及时地表彰。

学校设计了多种类型的表彰,包括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青年教师、优秀党员等,按15%、25%、30%等不同比例让大家投票,进行分批分类表彰。

图片来源:“山西大学附中”公众号

2020年的教师节,山大附中首次为全体高三教师设立了“集体一等功”,为功勋教师颁奖,高三年级组组长还获得了附中勋章。颁奖过程中,老师们眼里满是泪水,纷纷表示备受振奋。

此外,山大附中也从硬件上为老师建立健全更加完善的保障服务,除了一年一度的体检,还给女教师们开了瑜伽课、健美操课,给教师们配备了健身房等。以前的山大附中学校建筑没有保温层,没有空调,如今,这些系统性工程已全部得到完善。

“这几年一直在细节方面完善,老师哪些方面有问题、对哪些方面关注,我们就及时去解决,让老师毫无后顾之忧。”这些年,刘伟为老师们帮忙协调和解决的困难难以计数,但他一直乐在其中。在他看来,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凝聚老师们更加安心地工作,让他们成为学校的主人翁“不折不扣地做好工作”,便是值得且有意义的。

做教育就是做“土壤”

刘伟上任校长的第二个挑战,是招生制度的变革所带来的生源变化。

自2002年开始,山大附中是全省招生,2015年,招生政策不再允许全省招生,改为全市直招,学校60%的指标全部分配到各个市属初级中学。

“山大附中没有全省那么优质的生源会怎样?该怎么办?山大附中的教学模式还能不能接受考验走下去?”如何在生源变化的情况下,不依靠掐尖和挖抢,基于已有的生源冲出一条道路,继续成为全国的名校,实现办学突破,是摆在面前的客观现实。

这成了刘伟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成了众多老师肩膀上的压力。刘伟坦言:“当时我的压力特别大,但当时首要的就是怎么让大家树立信心。外界不会管学校生源发生什么变化,他们看的是,结果是不是一样的。”

而留给刘伟和老师们的,只有应对挑战、答好“高考”答卷这个选项,如此,才算是给老百姓和学生满意的答案。

学校所有的办学都归结到生源上,是对教育的扭曲。”刘伟给老师们提振信心,统一思想,调整心态,双管齐下。一个方面要注重传承过去好的东西,另一方面还要进行改革创新。总而言之,是在创新上持续关注新的社会需求和教育需求,让成长更丰富、建设更扎实,进而保持附中的可持续发展,避免出现断裂。

在山大附中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和老师形成了这样一种价值追求,即追求每个学生的特长发展、自主发展,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真正应了那句“在山大附中,学生不简单,老师不平凡。”

厚积薄发,而后能成。

山大附中师生们的付出也都取得了杰出的成效:2020年高考,山大附中独占鳌头,包揽山西省文理科双状元,理科一本达线率94.93%,文科一本达线率94.17%,共计50人考上清华北大(含20余人入选强基计划)。

“我定义做教育就是做土壤。”刘伟并没有把学生的升学作为学校好坏的唯一指标。“所有的干部、所有的老师都不能仅仅盯着那个好看的升学率。我们的教育如果成就了一百个孩子,却毁了两个孩子,那我们不值得任何自豪。”

这其中,“做土壤”的核心和关键,在于关注并承认人的差异性:“人和人是不一样的,他的性格、成长环境、个性比例,兴趣爱好都不一样,我们指的土壤是,不同的孩子进来,我们能给他提供什么,我们提供好的阳光、空气、养分,让他按照他自己的样子成长,这就是一个好的教育。”

在《做杰出人才后备军成长的“沃土”》一文中,他对这一理念进行了深入阐释。刘伟反复强调,“做沃土”是学校教育的底层逻辑。中学教育不是直接培养人才,而是培养沃土,培育“不甘平庸,追求卓越”的土壤,通过共同发展、卓越发展、多样化发展实现学生成长和学校的精神再造。

山大附中的重点是在内涵式发展道路上呈现出来一所名校应有的多元化特色。在继承原来足球特色的基础上,山大附中大力发展艺体教育,开发了众多模块课程,仅音乐就有赏析、视唱、合唱、器乐(电钢琴、吉他)等,美术则有赏析、素描、色彩、版画、雕塑等。

“作为学校来讲,有一个好的成绩,把同学们送入理想的大学,这一定是我们学校的一个任务——是我们的一个短期任务,不把好的优质学生送到好的大学去,那是我们失职。但仅仅实现这一点是不够的,我们更应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好的教育”。

刘伟更在意学生的“精神”“责任”“成长”。

为此,他说:“一个学校要靠精神站立才能屹立于名校之林,一种教育要靠精神站立才能充满力量。”

为此,他还说:人活着要靠一种精神站立,从而唤醒内心的责任感,只有唤醒责任感,才能学会担当,只有学会担当才能走得更远。

2020年秋季学期,面对全校学生,尤其是初一、高一新生,他特别强调了三点:同学们在山大附有三点最重要,一个是寻求成长——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成功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是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部分人的事情,但成长是所有人的事情,我们追求的是所有学生在山大附都得到成长;第二个是责任;第三个是完善人性。

“升学率只是一个学校正常发展的任务和结果,但绝不是单纯追求的唯一目的。”成长、责任、完善人性,被刘伟称为山大附中追求的理想教育。“这三点是我们教育的着眼点。”他还说:“一个人就是活个精气神,没有追求卓越的这种劲儿,没有一流的心态,就是二流的心态,没有二流心态就是三流的心态,三流的心态就一定会甘于平庸。”

基于这种认识,山大附中致力于培育“不甘平庸,追求卓越”的文化土壤,不断丰富、完美山大附中的办学层次、办学内涵、办学品质,拓宽基础教育的宽度、深度和高度。如今,这种不甘平庸、追求卓越的文化融入了老师们和学生们的血脉中,促使大家积极向上,目标感十足,引领大家往前奔跑。

让政府和百姓看到学校的社会责任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我们现在感觉到,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附中形成了比较好的办学模式,这种办学模式经过实践证明,是可以复制而且有效的。”刘伟所说的办学模式实践,是山大附中开放、多元办学尝试。

学校办到一定程度,政府和百姓更多时候看见的,是学校的社会责任。”而对于山大附中的社会责任,在刘伟看来,更多的是需要在均衡教育方面做出努力。

从早期的基本均衡到现在的整体均衡,由于各地区教育基础不同,地市之间、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发展程度有着较大差距,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这其中,随着优质教育资源向区域中心地区学校聚集,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教育差距尤为明显。

追溯起来,山大附中的对外帮扶工作开始于2012年,最早是帮扶朔州市平鲁区的三所初中、一所高中,几年下来,高考升学率从一开始的百分之二十多提高到现在的百分之五十,效果明显。

之后,应山西省教育厅要求,山大附中开始对山西省内更多贫困县教育工作进行帮扶。2016年,山大附中承接长治沁源县的教育扶贫任务,和沁源县政府达成协议,挂牌山大附中太岳分校。此后,山大附中成立项目管理团队指导沁源一中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选派优秀骨干导师对教师进行培训;沁源县一中每学期分批次选送学科骨干教师赴山大附中进行体验式、跟踪式学习;山大附中导师不定期到沁源进行示范式教学、诊断式听、评课,对学习过程进行监督、评价,实现交流互动。此外两校还将搭建教育资源信息共享平台,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等多种途径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三年来,在山大附中的对口帮扶下,沁源一中的师资队伍、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2019年二本B类以上达线202人,其中应届生大文大理二本B类以上达线94人,完成长治市下达的63人的指标任务。

“这几年,各个县的帮扶效果都效果显著,原来各个县有些学生外流,现在 这种外流的现象少了,都留在了当地,中高考的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这其中,有的县的教育变化甚至是“里程碑”式的。

2019年5月29日,临猗县与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正式签订教育合作协议,刘伟在致辞中表示,经过双方多次的沟通交流,看到了临猗县委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看到了临猗人民对优质教育的憧憬和向往,看到了临猗县委县政府对合作的深深诚意。

早在2018年,临猗县的县委书记便主动找到刘伟,希望引进山大附中教育资源到县里。当时,考虑到山大附中已经没有足够多的精力去帮扶更多的学校,学校一直未予以答复。但在那个寒风凛冽的冬天,当目睹临猗县县委书记带着整个政府班子成员七点已经齐刷刷站在山大附中的校门口许久时,刘伟和校领导班子被感动了。“我们商量决定能帮多少就帮多少。”

刘伟关注均衡教育并曾多次就此表达过自己的看法。在2018年山西省两会上,对于如何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刘伟建议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之间的资源整合,加大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一体化发展力度。通过名校对薄弱学校的全面托管,复制和迁移办学模式,推进集团化办学,快速拓展优质教育资源。

要推动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关键要通过带动作用帮助薄弱学校发展。一些城市通过集团化办学方式带动薄弱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也因此,刘伟用“多元化,特色化、国际化”归纳山大附中发展的总体定位。

“公办学校在基础教育上一定要有我们自己的贡献。”考虑到太原市南北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山大附中在晋源区开设了分校,“通过这种方式带动优质教育资源更多地辐射,同时也带动地方教育的发展。我相信,通过输出我们的管理,输出我们的模式,也会影响到当地的学校。”

通过和太原市不同区域政府进行合作,山大附中采用公办学校这一模式,尽快扩大优质资源。2019年12月20日,晋中市人民政府与山西大学、山西大学附属中学举办合作签约仪式,就构建政产学研用合作创新体系与山西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合作创办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晋中学校与山大附中签署合作办学协议。

讲均衡发展,不能一味地削峰填谷,更多的时候,还得采用各种方式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采用集团化的方式,通过一些合作,新建校、接管,提升薄弱学校的整体素质。”2011年,山西省“百校兴学”全面实施,一批硬件设施优良的学校拔地而起,但受限于升学效益及办学口碑、信任度等,很多学校在招生方面难免遇冷。

而山大附中的出现,则犹如一剂强心针,给了家长和学生们以信心,所到之处“人气”爆棚。事实证明,这种多元发展同时更好地满足了社会、家长对优质教育的追求。山大附中的品牌效应、管理形式是被信任的,对薄弱学校的带动也是有效的。

就教育而言,作为一所学校来讲,整个教师队伍的文化理念才是最重要的。教师的理念、领导的理念将影响整个教育。而好的学校一定有理想,有梦想,这种理想和梦想,就是学校的品质、内涵。”经过多年的探索和验证,在基础教育的路上,刘伟和山大附中的领导班子更坚定了。

刘伟简介

刘伟,哲学博士,中小学高级教师。现任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兼任第十一届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德育分会常务理事、高中专业委员会理事,山西省委联系高级专家,太原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山西省第十二届政协委员,曾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