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广 | 海德格尔为何如此崇拜老子?

 傅佩荣 2020-10-20

说到西方哲学,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存在主义的创始人,大哲学家海德格尔(Heidegger,1889-1976)。

海德格尔最崇拜谁呢?中国的老子。

海德格尔版《道德经》为何没有问世?

《道德经》在海外是一本畅销书,译本早已有上百种,但海德格尔阅读了许多外文译本后,觉得自己的体会更为深刻,就更想亲手把它再一次译为德文。

正巧他在森木市场遇到中国学者萧师毅先生,两人相谈甚欢,于是,相约每周六下午在海德格尔的书房一起翻译《道德经》。

但是,译到第八章“上善若水”时,二人意见相左,起了争执。海德格尔指着萧师毅说:“你不懂老子。”萧师毅也指着他说:“你不懂中文。”就这样,两人不欢而散,我们也没有机会见到海德格尔所译的《道德经》了。

海德格尔确实崇拜老子,他曾请萧师毅为他写一中文条轴,内容是《道德经》第十五章的“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意即:谁能在浑浊中安静下来,使它渐渐澄清?谁能在安定中活动起来,使它出现生机?这段话兼顾动静,提醒我们:老子不是只有守柔不争的一面。

海德格尔为何如此崇拜老子呢?

海德格尔是西方哲学传统所教育出的佼佼者,但也正因为如此,他认为西方哲学从古希腊时代以来就走错了路,跑偏了,按他的话说,西方哲学已经遗忘了存在本身,且把它与具体存在的“存有之物”混淆了。 

哲学,本意为“爱好智慧”,它最高的目标是指向一个绝对的真理,也就是作为万物基础的存在本身。而他发现,老子所谓的“道”,正好就是对“存在本身”这四个字最直接的解释。

以道家的术语来说,即是“以物为道”。你可以在万物中寻觅道,因为道无所不在;但你终究不能以为“道是万物,万物是道”;也即是:人不可能在万物中找到道。道与万物之间有全然的差异:即使万物皆消灭了,道依然不受任何影响。“独立而不改”不正是这个意思吗?

海德格尔提醒西方人“不可遗忘存有”,就是担心人们沉迷于有形可见而变化无已的万物之中,而忘记了那作为根源与归宿的道。

在《道德经》一书中,第一章的“道可道,非常道”,即“道,可以用言语表述的,就不是永恒的道”,这句话就足以使西方第一流的哲学家大为惊艳,因为真正的“存有本身”确实是超乎言说与理解的。

所以,海德格尔想要借老子的“道”,去寻找哲学的源头。而寻找哲学的源头正是西方现代哲学的一个重要方向。

end


《道德经》通讲

从道法自然中探寻智慧,

在上德若谷中滋养心灵。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部具有完整哲学体系的著作。它是《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数量最多的经典名著。

老子的思想体系中不仅涵盖了宇宙观、人生观和社会政治观,同时还包含着丰富、精妙的管理智慧,时至今日仍对现代企业和政府事务管理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启迪。

其“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不仅是道家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能体现管理内容的智慧结晶。


课程特点:逐字逐句精讲,小班授课

本次课程两个核心模块

第一单元:9月15-17日

第二单元:10月27-29日

地点:逢其原书院(郑州)

主讲:傅佩荣教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