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家版的盗墓笔记 | 庄子说

 傅佩荣 2020-10-20
                              

青青之麦,生于陵陂。

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


儒者盗墓时,

也会用到《诗》与《礼》。

大儒生传话下来说:

“太阳已经出来了,

事情进行得如何?”

小儒生说:

“裙子与上衣尚未脱下,

口里还含着一颗珠子。”

大儒生说:

“《诗》上早就写着:

‘青青的麦穗,生长在山坡上。

生前不布施给人,死后又何必含珠!’

抓着他的鬓发,按着他的胡须,

你用铁锤敲他的下巴,

慢慢拨开他的两颊,

不要碰坏了口里的珠子。”

《傅佩荣译解庄子·外物 26·4》

本文是一篇讽刺儒者至为辛辣犀利之作。尤其是小儒下到墓中,遵循大儒命令而取珠的行径,不正是“有事弟子服其劳”,合乎礼的要求吗?

文中把儒者比拟为盗墓者,表示他们靠古人的遗物营生。一面进行勾当,一面还引用诗文,大儒小儒一唱一和,对话像是在唱诗,也确实引用了逸诗,但却是在做盗墓这种勾当,可见其心智之偏颇。庄子的描述也许有几分的事实根据,但显然并非儒者应有的形象。

——傅佩荣

图 | 蔡志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