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傅佩荣:《论语》竟然是最高明的《职场攻略》?职场人一定要看!

 傅佩荣 2020-10-20

不同年龄段的职场人,在工作中都难免遭遇各种问题,比如同事间的争斗、事业瓶颈期、职业厌倦期,等等。

这时候,我们总期盼有一套“职场攻略”,可以指导我们解决难题。如今这种指导很多,可大都只起一时作用,碰到新情况就失效了。

事实上,能从根本上化解问题的“职场攻略”并非没有,就是流传几千年的儒家经典:《论语》。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国的问题都可以从中借鉴智慧,更何况职场中那些事呢?

举几个案例,大家不妨自己体会。

1 职场争斗

A提问:“我被自己办公室的同事暗算了,该不该还击?”

别人打你一拳,你踢他一脚,只是因为他先动的手,你就要以相同的方式来还击,那说明你们是一样的人。

如果事情被发现了,被处分的一定不只是他,还包括你。

所有的还击,要看你会付出多大的代价。

这个代价可能是巨大的,并且还击之后,你需要和他一起承担后果。

所以我的建议是不还击,但要以公正客观的方式来对待。

《论语 · 宪问篇》中说: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具体讲,“直”就是真诚而正直。

你暗算我,我虽然不会怨恨你、报复你,但会以正直客观的方式来对待你:

要么远离你,不再给你暗算我的机会;要么交给相关负责人,由他们做裁决。

在职场上,避免和同事发生冲突,要防患于未然,平时要注意做到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要与领导进行适当的沟通。

因为领导既然是领导,就有高瞻远瞩的能力,基本上知道底下的员工之间有怎样的矛盾。

领导心中有一把尺,可以衡量谁对谁错。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从根源上跟领导取得互信。

这样他既不会听信别人的谣言,也不会背后暗算你,对你来说就有了保障。

另一方面,与同事相处也是一样,要找到适当的机会,说适当的话。

把这个方法学会的话,做人处事就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否则,只要和同事有什么不愉快就非要讲出来,虽然对方也不见得正确,但是可能沟通的方式不对,时间、空间条件也不对,最后只能把事情弄得更复杂。

2 事业瓶颈期

B提问:“我最近的工作压力很大,不知道该怎么去舒缓,事业进入一个瓶颈期,苦思冥想无法解决,我该怎么办?”

如果想要调适工作压力,最基本的是要了解工作的价值在哪里。

比如,我工作的价值是为了赚钱养家,对我来说这就是一个很大的责任。

养家有辛苦的部分,也有快乐的部分。

当看到家人和谐相处,孩子用功读书,家庭的氛围很和睦,我会认为这些付出很值得。

所以,首先要知道你工作是为了什么,想要得到什么,了解之后,自然就不会觉得那么辛苦了。

心理上的压力,则需要透过其他方法来排解掉。

比如,利用节假日听听音乐,看看电影,和家人一起相处,或者外出和朋友聚会。这些事情都可以帮助我们稍微调试一下。

至于工作的瓶颈期,则不是通过想来解决的。

《论语卫 · 灵公篇》中说: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说:我曾经整日不吃,整夜不睡,全部时间都用于思考,可是没有什么益处,还不如去学习啊!

所以,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们不只应该去思考,更应该学习一些新的东西。

这个社会在不断进步,我们只有不断增强自己的能力,在事业上才有进一步发展和升迁的可能。

3 工作不如人

C提问:“我已经30多岁,可事业上还没做出太多成绩,面对家里期望值很高的父母,总觉得很惭愧,该如何去调节呢?”

这就要看父母亲对你的要求是什么。

通常,对父母来说,只要看到我们平安健康,有一个正当的工作,他们就会很高兴。

因为父母对子女的最基本要求是情感上的,子女常常和父母进行情感上的沟通,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觉得“别人达到了什么成就,我要跟他一样,要不然我觉得对不起父母”,这种想法不见得是事实情况。

不如多和父母沟通,也许你会发现,他们对你的期望与你原本的想法并不一样。

如果你被原本的想法困扰,而无法安心工作、生活,你的父母知道情况后,恐怕才会不好受。

另外,如果我们总是和别人比较的话,就会觉得总是有地方让你不满意。

你会想:为什么别人能有成功的机会?为什么别人有这么大的发展?但你不知道的是,别人付出了多少代价。

所以,我们要避免从表面上去羡慕别人,而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并且努力向上。

西方有一句话说:“如果你的快乐是在于得到你所要的,那恐怕很少有人会快乐;如果你的快乐是在于享受你所有的,那么每个人都可以快乐。”

孔子欣赏的,也是懂得知足常乐的人。

《论语 · 子路篇》中说: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所谓“合”、“完”、“美”,都是知足常乐的想法,卫公子荆不论在任何阶段,都可以以愉悦的态度接纳和欣赏,所以能得到孔子的称赞。

4 职业倦怠期

D提问:“我工作已经快10年了,如今真的很厌倦,不知道自己还要不要坚持,我该怎么办?”

先说说我自己的经历:

我作为一个老师教书已经四十年,最崇拜的人是孔子。为什么?

因为我念《论语》的时候,发现孔子是“学不厌,教不倦”的,我教书教了三四十年,学就厌,教就倦。

台湾常常有台风天气,台风来的时候学校就会临时放假。

老师们内心都很兴奋,虽然比学生还要激动,但表面上还要装作很镇静:“很可惜,要放假了,少上一天课。”

我佩服孔子,是因为孔子做到了,而我没有做到。

我们要练习佩服别人做得到的事,你做不到,才要跟他学习。

所以我们如果把孔子当作学习的对象,就很容易得到快乐。

孔子的快乐,他自己说有三点,叫做“三忘主义”。

《论语 · 述而篇》中说: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有一次别人问子路,你描述一下你的老师。子路没有回答。

因为子路口才不太好,他怕讲错了。

结果孔子听到之后,就对子路说,下次有人问你,你这样回答:我这个人有三点:第一个“发愤忘食”,第二个“乐以忘忧”,第三个“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忘食”“忘忧”“忘老”这三点要全学到很难,我到现在只能学到“忘老”,不知道自己老了。

那么,你说你对自己的工作厌倦了,能不能换个角度来思考:自己做好了没有?哪些地方是可以提升的?相比别人,我的欠缺在哪里?

这样反思,找到自己可以提高的地方,一方面可以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完善,另一方面,改变带来新鲜与成就感,相信你就不会那么厌倦了。

点击文末右下角 在看,让更多朋友学习傅佩荣教授的智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