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学

 荷包蛋98 2020-10-21

同学是在一起学习、一起淘气、一起挨罚过的人。

在古代好象能称得上同学的并不怎么多。

鬼谷子穷其一生才调教了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四个学生;孔丘他老人家干了一辈子教育工作,才有三千弟子,个中佼佼者不过72名。

记得我小学时的班主任就很自豪地对我们说过,她才干了二十几年,教过的学生就不止三千了,有的已经做了厂长、工程师了,就连本校校长也是她的学生。俨然一副桃李天下的神色。让我们顿感骄傲:我们是校长的同学,自然非同凡响。

现代教育的推广和普及使人们就象包子铺里的包子,一屉一屉的发送出去。虽然高矮肥瘦有异,里面的内容却差不多。

在茫茫人海中遇到往日的同学的确使人感到高兴。似乎从相认的那一刻起就进入了时光隧道。

有一回去喝喜酒,看见边上一位脸熟的。彼此对望了半天,好象在哪儿见过。往记忆深处死命地挖掘,挖不出个头绪,就依照毕业时间由近及远地推问“你在某大学毕业?在某中学就读?在某小学念书?在某幼儿园……”“啊,我们是同一个幼儿园的,所以好象在哪儿见过你。”“我想起来了,你嘴上的那条疤就是为了和我抢饼干摔的……”

当然,老同学相见在高兴之余也免不了一番尴尬。往往记得的不是张三李四的姓名,而是彼此的绰号。一旦两位衣冠楚楚的人物在热烈地握手之后,嘴里冒出的不是让人振聋发聩的堂堂大名,而是“臭脚”、“胖猪”之类的绰号,就会让人哭笑不得了。

绰号的随机性太大了,并不是按人的美丑或是成绩的好坏而定的。一个美丽的姑娘,可能被称为“独眼龙”,就因为她曾经眼角发炎,被治疗后包了一块白纱布。一个五大三粗的男子汉也曾被叫做“林妹妹”,就因为他上体育课要跑步的时候,总是会说这儿疼,那儿疼。体育老师被他弄烦了,对他说,你又不是林妹妹,怎么一到跑步就犯毛病了。

同学见面不外乎追忆往日的荒唐,感慨青春的流逝和世事浮沉。

内容只要不着边际也无关乎利益,那么所有的人都会在或僵硬、或憔悴的脸上浮泛出青春的颜色。

若是有求与人,虽是面对的是往日里最熟悉的面孔,从心底里也会有点惶恐,在行动上就会有点不安,就象当年对方背不出书,要自己放他一马一般。而今他却坐在宽大的老板桌后面,半眯着眼睛,听你结结巴巴的述说。就象当年落魄潦倒的张仪见到大富大贵的苏秦的情景,可惜过后却没有“贾舍人”来拉一把了。真是报应不爽。

我又想起了包子。刚刚出笼的包子是成品,有的上了供桌,就成了供品;上了餐桌,就成了食品;进了泔水缸,就成了饲料。若是再把饲料和供品放在一起,就是个笑话,无聊极顶,不说也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