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牛父子:三曹与三苏(三苏篇)

 金色年华554 2020-10-21

最牛父子:三曹与三苏(三苏篇)

作者:读裁者黄远辉,专注人文历史,质量标准,知识产权

推荐阅读书单:《卑鄙的圣人曹操》《苏东坡传》

最牛父子:三曹与三苏(三苏篇)
最牛父子:三曹与三苏(三苏篇)

接三曹篇(请关注回看)……

我们接着说'三苏'。苏洵是个好父亲,他让我想起了近代最成功的父亲梁启超,九个儿女中有三个是院士。苏轼、苏辙兄弟10岁左右的时候,苏洵给他们正式取名,还为此写了一篇短文《名二子说》,写为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命名的缘由,表达了对儿子的希望与告诫,并介绍了二子的性格和名字由来。

苏轼的'轼'和苏辙的'辙'都是车字旁,本义都和车有关。'轼'是车上的一个部件,人站在车厢上,面向前方,手扶的横杆就是'轼'。苏洵说,车轮、辐条、车轴等都是车子的重要部件,只有轼似乎什么用处都没有,但一辆车如果没有轼,也就不是一辆完整的车。'辙'是车辙,车辙对于车不起任何作用,但是,即便车仆马毙,车辙还是可以安然无恙。

可以看出,苏洵对苏辙比较放心,但对苏轼特别作了叮咛:'吾惧汝之不外饰也。'意思是苏轼的性格比较外向,心直口快,为人处世一定要注意收敛一下自己,不要太张扬。

苏洵烧掉了从前写过的所有文章,关起家门,整天读书、思考、写作,妻子承担起一切家务,还卖掉了首饰来补贴家用,每一个伟大的家庭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此言不虚。苏轼和苏辙就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耳濡目染,渐渐长大。读书一旦摆脱了功利性,眼界就会开阔,偏见就会弱化,理解也会更加深刻。苏家三父子博览群书,既读考试要用到的经典教材,也读考试用不到的闲书。

后来,'三苏'进京赶考,苏轼和苏辙同时金榜题名,苏洵彻底把两个儿子培养成明日双星,自己也变成了文章泰斗,位列唐诗八大家之一。

我们以前聊过苏轼的公务员考试满分作文——《刑赏忠厚之至论》,论题是说天子无论赐予奖赏还是施加惩罚,都怀着同样的忠厚之心,这篇文章后来被收入《古文观止》(详情大家可以关注回看《宋朝国考满分作文——<刑赏忠厚之至论>》)。

苏洵多次考公务员不第,直到1056年,苏洵带着两个儿子拜访欧阳修,'三苏'迎来命运的转折点。后来苏轼、苏辙都中了进士,而此时苏洵已经47岁,依然未中。53岁时,苏洵最终还是在韩琦的推荐下,被认命为从八品的秘书省校书郎。

苏轼其实是苏洵的次子,长子苏景早年已夭折。苏轼多才多艺,19岁就中进士,本该是状元,但主考官欧阳修感觉这文章写得像自己的爱徒曾巩的风格,为了避嫌就让他屈居第二。宋仁宗非常赏识苏轼、苏辙,曾说:朕为子孙留下两个宰相

苏辙是苏洵的小儿子,与哥哥苏轼同年登进士第,初授百试秘书省校书郎、充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任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宋哲宗即位后,召苏辙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1086年),任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此,'三苏'中,苏澈的官职最大,最高做到尚书右丞,相当于宰相。当然,文学成就最高的还是苏轼。

苏洵在京城编撰礼书,苏辙和王安石闹矛盾,索性辞去任命,在家侍奉父亲。苏轼赴任时,苏辙一路把他送到郑州。兄弟告别之后,苏辙写了一首《怀池寄子瞻兄》寄给苏轼,诗里怀念两兄弟当初一起参加科举,在渑池的一所寺庙借宿,还一起在墙上题诗。苏辙的诗里满是怀旧的伤感,而苏轼也写了一首《和子由渑池怀旧》作为答复的诗,给弟弟讲了一个人为什么应该豁达的道理。

《怀池寄子瞻兄》

【宋·苏辙】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和子由渑池怀旧》

【宋·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北宋的学术风气很盛,儒家知识分子争相做学术名家,儒家的学术传统里,最高级的事业是给经典作注。'三苏'中,苏洵的创作不多,苏轼、苏辙著述则相当丰富。'三苏'一派的儒学,被称为蜀学。'三苏'曾给《易经》作注,工作主要由苏轼承担,苏轼参考过父亲的未竟稿,又融合了苏辙撰写的一部分内容,在黄州期间完成了《东坡易传》

苏轼的人生经历我们此前已详细介绍过,这里不再详述,具体可以参阅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这是苏东坡最好的传记。

'三曹'与'三苏'我们就聊到这里,苏轼其实对曹操有个专门的评价。苏轼在《前赤壁赋》中这样评价曹操:'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ú】舻千里,旌旗蔽日,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在《孔北海赞并序》中却做出相反的评价:'平生奸伪,死见真情。无以成败论英雄,故操得在英雄之外。'在《东坡志林》里,苏轼称赞管幼安'怀保遁世,龙蟠海表,其视曹操贼子,真穿窬斗筲而已',骂曹操是贼子。苏轼对曹操的评价,忽明忽暗,忽正忽反,前后不一,虽然认为曹操是个不简单的人物,但最终认为曹操是个'斗筲【shāo】穿窬【yú】'的鄙陋无耻之徒。

曹操在历史上是个非常有争议的人物,王沈的《魏书》,陈寿的《三国志》,认为曹操本是一'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的枭雄,但在朱熹笔下,又成了篡逆的汉贼。曹操在罗贯中《三国演义》中,是个白脸的奸雄。到了近现代,胡适、鲁迅、郭沫若、翦伯赞等大师再翻案,认为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