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妈妈的爱细无声!

 曾仕强 2020-10-21

文/南木

今年三月下旬,我在曾仕强公众号上发表了纪念曾师的文章。

然后,打电话给远在妈妈身边的姐姐说,有时间给咱妈念念吧,因为在文章里说到了我和妈妈在台湾旅游的事儿,她也许爱听呢。

妈妈今年已经八十三岁了,身体不错,听力还好。前几年给她买的智能手机她只会用来接打电话,当然也不会看朋友圈。

过了几天,姐姐给我打来电话说,读了你写的文章,咱妈听的时候被感动哭了。

还说,没想到我儿子文章写的这么好,台湾旅游的事记得这么清,知道那位教授的事儿这么多。

听了姐姐的话,也是非常的激动,心中一热,眼泪也要涌出来,因为从小到大,妈妈很少直接表扬我,此时,妈妈的认可,比什么都珍贵,比什么都温暖!

小时候,我的记忆中,妈妈是那样的勤劳和坚强,从没有看到她流过眼泪,也许流过而从来没有让我看到过。

妈妈的泪,都是爱!一言一行,如春风化雨,始终在滋润着我,帮我成长,鼓励我前行。



艰辛的前浪

最近,有个叫《后浪》的视频很火,如果父母也称得上前浪的话,我想说,前浪的生活很艰辛,并不轻松。

小时候,我在果树农场长大,按票供应粮食。

家里七口人,粮食总是不够吃,妈妈每天总是做稀饭,能够吃一顿饱饱的干饭那都是梦寐以求的事儿。而且事实上,这稀饭能吃饱也不容易。

于是,总是看到妈妈早早地放下了碗筷,说一句,我吃饱了,就干别的活去了。

等我们兄妹三人和父亲,还有家里的爷爷奶奶都吃完了,如果看到还剩下一点,她就能接着再吃点。

那时候太小,还不懂得这些事儿,这也是我长大以后,在和哥哥姐姐的交谈中,才意识到了妈妈会经常地吃不饱饭。

有一次,我和哥哥非常高兴的,从河边抓了不少青蛙回来,准备回家可以美美的吃上一顿。

没想到,不但没吃成,还受到妈妈严厉的批评。她说,青蛙是益虫,你们俩不知道吗?赶紧把它们放回去!

我们哥俩也不敢说什么,乖乖的又把青蛙放回了河里。

回来后,妈妈对我们说,知道你们俩嘴馋了,别人吃我管不了,但青蛙是益虫,咱们家不能吃!

平时饭都吃不饱,穿新衣服就更难了,我在家里排行最小,除了过春节,平时都不买新衣服。

妈妈也算是心灵手巧,把哥哥衣服的两个袖子接了一圈又一圈,还不是一样的颜色,看上去很特别。

有时还穿姐姐的衣服,于是同学给我起了外号:丫头。

夏天的凉鞋穿坏了,也舍不得扔掉,妈妈在灶台下的灶火旁,用烧红的小铁片把鞋,粘补得五颜六色,那种塑料胶皮被火烤的味儿,至今也不会忘记。

妈妈自己更是舍不得买衣服穿,每件衣服也是补了又补,妈妈的家庭成分不好,是富农。

我成年以后,才知道,妈妈的父母去世的早,没有享受到一点富农的好处,反而更多地体验到了人间的冷暖,小学也只念了六年。

但在生活中,从来没有和我们埋怨生活中的苦和累,生产队和家里的活,都是她承担大部分。

妈妈喜欢让孩子多读书,多看书!记得有一次,我们初中到城里去照相,我在书店看好了一本书,末代皇帝溥仪写的《我的前半生》。

这是历史老师喜欢的书,当时的定价是九点八元,而一个月的伙食费才十多块钱,对于一个月只能挣几十块钱的妈妈来说,这也是大额支出了,但回来后,妈妈也没有批评我,反而鼓励我多读书。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初中毕业,我考上了师范学校到外地去读书。大学毕业以后,又到了外地工作。

后来又结了婚,有了孩子,母亲的叮咛牵挂一直都在。

父亲在世的时候,常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当时,也没往心里去,有时还感到很烦,絮絮叨叨的,等我当了父亲,才更深刻的理解了这一点。

有一次,到电台当嘉宾做节目时,谈到对自己的评价。我说,作为父亲和丈夫我认为自己还算称职,可是作为儿子,我是不合格的,因为这么多年给父母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上没有什么回报,感觉更是愧疚。

父母养育了自己,都没有尽自己的孝心孝道,说着说着,竟然在直播间里哽咽了许久,流下眼泪,说不出话来,在内心深处是一种深深的忏悔。

因为只有自己当了父亲,才能够真正的换位思考,切身地理解父母的辛苦付出,抚养教育孩子的不容易。



子欲养而亲不待

2007年,父亲因心脏病突然去世,令妈妈伤心不语。我更加感到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的分量。

我把妈妈接到我自己的家里,可是还依旧默默不语。

我就想,父亲爱读书,在世时因为工作的关系,去的地方也多,而母亲则很少出门,为家庭操劳了大半辈子,我想也该尽自己的力量,为妈妈做点什么。

妈妈其实也很想看外面的世界,只是原来家里太困难了,舍不得。

第一次带妈妈去旅游,是到张家界和长江三峡,坐火车,转轮船,下轮船,又挤汽车,拥挤不堪,可是妈妈一直是非常高兴,回家以后也是反复念叨。

从那以后,又陪着妈妈去了唐山的地震遗址,承德的避暑山庄;在天津吃上了她喜欢的大麻花和耳朵眼炸糕;在台湾登上了阿里山;去日本旅游,又坐上了游轮。

她说,这辈子也没想到,会到我们的宝岛来看看,到日本看广岛被原子弹轰炸的地方。

看她开心的样子,我有了些许的心安,终于走出了父亲的阴影。

在天津旅游的时候,有一天我们去水上公园,妈妈换了地方,就有些水土不服,闹肚子,在公共卫生间久久没有出来,没有衣服换,又不好意思和我们说。

我和我爱人知道后,赶紧开车,走了几家便利店和小超市,才只买到了两条男士的内裤,让她换上,她感动得落下了眼泪。

后来,一提起这件事,她对儿媳妇都是称赞不已,其实,我们子女做的一点点应该做的小事,在不求回报的父母眼里,也都是大爱。

这些年,妈妈也逐渐的老了,想接到城里生活,她说不习惯,愿意在老家种种地,吃她喜欢的新鲜蔬菜,更喜欢和多年的邻居老友一块聊天散步。

我觉得,每个人,尤其是老年人,能做她自己喜欢做的事就是幸福。

她能过上自己顺心快乐的生活,对我们子女来说,也算是一种欣慰。

为了平时能和妈妈经常联系,买了一个智能手机教她用,这样隔个一两天就可以语音视频聊天,对她来说也是精神上的寄托,对我们子女来讲,也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点滴回报。

对此,有些朋友不理解,成天的都唠些什么呢?有那么多话吗?

我说,儿子说什么妈妈都愿意听,只要你有耐心讲;你问妈妈什么,妈妈也都愿意说,只要你有耐心听!

这时候,对妈妈的爱,更多的是关心,是交流,是倾听!

有妈妈,就有爱,人生就有了来处,生活就有了归处。

妈妈,让我在这里,第一次含着泪对您说:妈妈,我爱你!

END





作者简介

南木,真名吴海滨。爱读书,愿思考;喜旅行,好拍照;写小文,求大道





征稿启事

1.曾仕强公众号【易友风采】长期征稿,您和曾师的故事,以及曾师对您的影响和启迪,包括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所思所感、所遇所闻,均可投稿。

2.字数:1000-2000字。

3.投稿微信:shutongxiaoyi。备注:投稿。期待各位大显身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