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藏行之四 从甲居藏寨到新都桥

 三只荆棘鸟 2020-10-21

西藏行之四  从甲居藏寨到新都桥

                           这是第440篇文章

                                文&图小堇   

     2018年8月14日。

     早晨被赟叫醒,问,要不要去寨子里转转。因为睡眠一直不好,整晚都处于似睡非睡状态,我正使劲闭着眼睛假装睡得很熟,于是在睡梦里摇摇头。

     挺了一阵子,决定睁开眼睛,假装从美梦中醒来。起床后拉开窗帘,立刻就惊诧得捂住了嘴巴!窗外就是树,是结满翡翠般小果子的大梨树,一棵棵在晨雾里安静地轻轻摇曳,而树后面,就是山!是笼罩着大片牛乳般流动的洁白云雾的青山!我一阵激动,马上拿出手机录小视频,发给我的亲人和朋友,炫耀道:这就是我住的民俗窗外的景象!美不美?美不美?

这时,赟推门一阵风似的进来,我赶紧指着窗外说,快看,太美了!她伸头看一眼,兴冲冲地说,这根本不算什么,你不知道外面有多美!

是吗?我要去看看!我开始穿厚外套。

我和你再去看一遍!

于是我们俩走出民宿,往右一拐,呼吸立刻自动切换到暂停模式,因为我怀疑我来到了仙境。早晨空气湿润清新,一幢幢美丽的藏式民居随着山势高高低低地静默着,每家的房前屋后都怒放着五颜六色的格桑花;山路像一条蜿蜒的蛇,爬着爬着就不见了;在路的右边,就是深深的深深的山涧,有咆哮的水声从绿树重重的涧底传来,告诉我,著名的大渡河就在这儿呢。隔着一条大河,就是我从窗户里看到的云雾缭绕的山!一看到山,眼睛就无法挪开了。那些云雾,如流动的牛乳,如湿润的白练,如若有如无的白纱,如袅袅飞升的炊烟……它们在山顶聚集,在山坳里堆积,在山腰里流动,在山脚升腾。我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语言来描绘它们了,只是不停地拍拍拍,但是无论怎么拍,也拍不出它的十分之一的美,因为照片拍不出美魂。但还要对赟说,给我拍几张照片吧,我要在这仙境里当一回仙女。

赟笑,开始给我拍照。很快,她也hold不住了,说,也给我拍几张。

一直觉得,大自然的美是最自然最纯粹的美,是有着赤子之心的美,任何的矫揉造作都是对它的破坏和亵渎。可是,在它的美面前,我总是忍不住想搔首弄姿。捂脸!

回到民宿吃早餐的时候,忍不住对大家说外面有多美。子非鱼淡淡地说,更美的在后面。等我们吃完早餐,天就晴好了,风景也就更美了。

我心潮澎湃。行程才刚刚开始,美景已经在开始刷新我的认识了。吃完早餐,退房上车,开始下面的行程。

此刻,太阳已经升起来了,万道阳光将天空照亮,天空由灰蓝变成了蔚蓝,湛蓝,朵朵白云开始在蓝天上绽放;树叶上的露珠也钻石一般,在阳光下发出璀璨的光芒。那座美好的大山就云遮雾绕地跟在我们身边。站在观景台上,极目远望,整个甲居藏寨尽收眼底。面前是在涧底奔腾的大渡河,青白的流水以一泻千里的气势从远处蜿蜒着汹涌而来。左边,顺着山势,层层叠叠的树堆出汹汹涌涌的绿,而高高低低的藏居就掩映在这绿色里,仿佛散落在绿色海洋里沉沉浮浮的小船;右边,就是最吸引人的眼球的大山了。山是静默的,云是流动的。那些缓缓流动的云,洁白的,或上升或下降或平移或斜飞,似乎一眨眼的工夫,再看时,已经变了模样,但整体看过去,依然是白云笼罩着青山,似乎一切都是原来的样子。面对如此景致,没有谁还能够淡定。安静的人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寻找最佳角度不停地拍照;活泼的就让激动显露于外,激动地这儿拍几张,那儿拍几张,似乎哪儿哪儿都是最美的,哪儿哪儿都舍不得放弃。实际上,真的每一个角度都是美的,不用选景,闭着眼睛随便一拍,就可以拿来做电脑桌面的。

拍照仿佛是大多数女人们的爱好,如此美景,必须要留下身影。所以,各种pose,各种角度,似乎怎么拍都无法将这美景带走。所以,当要离开的时候,每个人都意犹未尽。

可是,这还不算什么,后面的美景多的是。这句话绝对是子非鱼的潜台词。

好吧,继续出发,去邂逅更美的风景。

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是新都桥,是被称为摄影家的天堂的地方。

车随山下,很快又和大渡河平视了。这条著名的大河,在横断山脉大江大河横流的地方,只能算是一个小弟了。走出丹巴县城,梦想着的藏族美女还是没有露面。继续向前,大多数时间在河谷里奔驰,古玉般青白的河水总是激荡着雪白浪花奔腾着一路相随。有时候山势一转,以为它远去了,可是一回头,发现它在另一边又出现了。翻山越岭之后,中午,我们到达了八美镇。在镇子里AA制吃了一顿酣畅淋漓的川菜之后,看着阳光正好,大家就一起到镇子里走走。

不管是西南还是西北的小镇,总是会颠覆我对它们的认知。印象里,总觉得这些地方是落后的,破败的,可实际上,却是整洁而美丽的,丝毫不输于我鲁西北的任何一个小镇,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不同的是,这里的人很少,大街上很安静,一眼望去,常常不见人影,见到的是走走停停的牦牛。

顺着大街走几步,就来到了转经长廊。藏族是一个全民信教的民族,且都非常虔诚。虽然我对藏传佛教不了解,但是到了这样的场合,依旧敛声屏气,有一种庄严的感觉。也和虔诚转转经筒的藏民一样,一个一个地转过去,仿佛每转一次,佛祖就听到了我的诉求。

继续赶路。刚刚还是艳阳高照,一片云飘过来,马上就下起了雨。到了传说中最美的塔公草原,雨势更大了。看着青草从远处的山坡斜冲过来,牦牛在悠闲地吃草,本打算在草原上撒撒欢,可是雨水在草地上横流,草地也变得有些泥泞起来。烟雨迷蒙,我们只好上车继续前行。

有点遗憾。这是我们此行遇到的第一个草原,结果却匆匆告别。

可是,真的是美景在后面。顺着塔公河走不多久,就发现路边、山坡上、山脚的草丛里,还有汤汤急流的河水中的石头上,或者刻有白色的六字真言,或者涂上了颜色,或者画有唐卡。这就是长达数里的著名的玛尼河谷。走在这条路上,就好像走在了祈祷与祝福中。据说,石头上六字真言的颜色,为了保持清晰鲜艳,每年都会有人描画一番。我很纳闷,河水如此湍急,水中的石头又那么多,根本无法行船,他们是怎么到达河中心的。或许,只有信仰与虔诚能够解释这个问题,就像千里迢迢磕着长头去朝圣的藏民一样。雨珠点点,是不是每一点雨,都是来自佛祖的祝福?

太阳还高挂在天空,我们就到了新都桥。

乌云散去,太阳露了一会儿脸,又隐在了乌云后面。入住之后,赟还对路上看到的明艳了自己的眼睛的大丽花和波斯菊念念不忘,就算外面在落雨,也依然想去赴花儿的约会。于是,我们俩就撑一把伞,向着那些开得肆无忌惮的花儿走去。

先是在一个酒店前的院子里拍了一阵子,然后顺着水渍遍地的路向后走,很快又被正在成熟的青稞吸引了目光,更被青稞后面的院子,尤其是伸出院墙的大朵的大丽花将目光拉直。于是我们小心翼翼地避开遍地的牦牛粪,走上斜坡,站在院墙外,对着那些沾着雨珠的花儿拍个不停。

再往前走走吧,那边,有青山,有云朵,有青稞,还有草地,而且,雨停了,空气清新的让人想唱歌。我们俩走走停停,惊喜地发现这一片青稞的壳儿竟然是紫色的。两个人惊诧一番,议论一番,又觉得稍微走快一点呼吸就急促,就想回去了。可是,两头牦牛迎面走来,看见我们,就犹犹豫豫地站住了,歪着长着大角的头盯着我们看,我想,是不是它怀疑我们侵占了它的领地?如果这样,它会不会向我们发起攻击?稳妥起见,我们还是绕道走吧。可是绕到了另一条路上之后,迎面又走过来几头牦牛,见到我们之后,依然是犹犹豫豫地站住,歪着头看着我们。我们俩面面相觑,决定继续绕道走。可是已经没有路了!一条延伸在青稞地与民居之间的小路被雨水浸泡,无处下脚。捡几块石头扔在水中,踩着过去,看到院子里有一匹马正在低着头走来走去地吃草。这是一个有着草地的院子。一看到马,赟立刻就兴奋了,柔声和马说话,让马转过身来,美美地,乖乖地,她要给马拍照,还要拍小视频。

马儿很配合地抬起了头,虽然只是短暂的一瞬,也已经令我们很开心了。和马儿依依不舍地告别,准备走到大路上,回到近在咫尺的酒店。可是刚走到路口,一条狗抬起头警惕地看着我们。我们俩心头一惊,马上噤声。这黑狗看起来不像藏獒,可是生活在西藏的狗,会不会有着藏獒的血性?万一被咬一口,打疫苗也未必管事儿,所以,咱俩悄悄地转身,等它走了之后我们再走,还是我们假装看不见它,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走过去?正踌躇之间,狗看了我们一眼,耷拉着尾巴跑开了。我们长舒一口气,赶紧回到酒店。

此刻,云彻底散去了,蓝天白云又成了天空的主宰。阳光照在窗外的山上,山暖暖的,暖中似乎有一种透明的淡淡雾气,这使得空气变得迷蒙起来,且充满了质感。山头的白云,被阳光照到的,是耀眼的白,而背光处,却有着淡淡的灰。光影的和谐,使得这云,这山,变成了一首优美的乐曲。

去吃饭,是著名的牦牛肉火锅。牦牛肉啊,这可是牦牛肉!要知道虽然这里遍地是牦牛,可是一斤风干牦牛肉,动辄就是两百左右的人民币。坐在餐桌前,我对牦牛肉的渴望达到了峰值。

火锅终于上来了,故作镇定地捞起一块,放在口中一嚼,我立刻就对我的牙齿的切割能力和咀嚼能力发生了严重怀疑。摸摸腮帮子,发现牙齿并未怠工。可是,为什么切不断嚼不烂这牦牛肉?肉丝粗糙,筋膜韧性十足,一块肉嚼了又嚼,依旧嚼不烂,咽不下。罢了,吐出来吧。

脑袋有点混沌沉重,我知道,这是轻微的高反。那么,且让我洗个澡睡觉吧,我希望,这个夜晚是一个酣眠的夜晚,因为,如果不酣眠,就对不起窗外这么美的的山,云,草地,它们都会在我的梦里汇成一首歌,曼妙地演唱,并将这歌声一直延续到明天的稻城。

是的,明天将要去稻城了,世界上最美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县城之一。

          

作者其他作品阅读:

西藏行之三   成都-映秀-四姑娘山-甲居藏寨

西藏行之二  成都,来了不想走也得走

西藏行之一  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

青岛自由行之五   世博园与海鲜盛宴

我们一起走过的二十五年

青岛自由行之三   最美的遇见

你,要生几个孩子?

想时尚,吃点树叶吃点草

再见,这个糟糕的老师要离开了

作者简介:小堇,原名李晶,聊城一中老教师一枚。愿我的文字温暖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