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反旅游 估计,北京香山门口的居民,每到秋天红叶期间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生意机会大好,门口摆个摊,卖老玉米都能挣不少钱。要是开个小餐厅,能挣更多。就是游动摊贩卖冰棍饮料,也不少赚。 忧的是,天天从早到晚,门前乌压压的人流动不息,总有好奇的眼睛往门里窗里探。而且,一般从万安公募起,道路就会堵塞得如同移动停车场。有急事要赶出去,哪条出香山的路都走不痛快。估计看在孔方兄面子上,香山居民也就算了。甘蔗不能两头甜,顾一头吧。 而欧洲人则不干了。近期欧洲旅游大国西班牙,民众示威,抗议游客密布市区。然后意大利等旅游大国的旅游城市,也有示威抗议游客云集干扰其生活。 意大利威尼斯,一年2000万游客,而居民仅5.5万的小城不堪重负,2000名当地人走上街头,抗议游客致租金上涨,邮轮污染环境。 而鉴于居民兼选民不满,不少市政府近期都开始加强管制旅游业。 这事想起来也是灰常奇怪。 欧盟列国,接收了那么多要靠吃本国本地皇粮(纳税人的钱)为生的中东北非移民,加大本国纳税人财务压力,且增加暴恐风险,提高犯罪率,欧盟有些国民倒是双手欢迎。 而带着钱来给当地人挣,而且也不吃地方和本国财政的外来游客,有些旅游城市倒要驱赶抗议游客。 这个事情想来,确实很难不纳闷。 甘蔗不能两头甜。要么你挣到了钱,但是生活有些不便,有些干扰。要么一个游客的影子都没有,生活是舒畅清静了,但是因为大量游客来到而派生出的就业,以及所有商业机构的收入以及给地方政府的税收也都没了。 福利要削减,就业减少,肚子不饱,喝点西北风。居民干不干? 问题的关键是地方政府强化协调和治安维护。况且游客们都是拿到访问国政府的签证或根据申根或欧盟,或其他免签证协定来的。没有一个能非法到达该国该地。因此地方政府有责任来平衡旅游发展与当地民生之间的跷跷板。 旅游行业人员指出,反游客情绪与欧洲整体经济差、政府无法解决社会问题不无关系,并非单纯因为旅客数量上升。 最后还要说,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的社会秩序已经有较大麻烦,只要再多发生几起暴恐时间,估计中国和国际游客减少的话,要恢复就难了。欧盟国家产业结构高度服务业化,其中基础服务业就是餐饮住宿零售旅游等占比重非常高。而旅游则又能牵引食、宿、车、购、娱等方面的就业和消费。如果欧盟这些城市反旅游,真不妨拿威尼斯当试点,一年内坚决禁止任何一个国际游客团组和国际散客到威尼斯。一年后再说。如果更严格,甚至可以考虑禁止意大利人之外的欧盟国家游客。如果最严格,除了威尼斯人自己,连意大利其他地方的人都禁止到威尼斯旅游。 2017/8/13 题图,连续报时175年的伦敦big ben,今年要开始大修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