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五千年文明史中为什么没有发展出系统的科学?

 洋洋洒洒6789 2020-10-21

近日,随着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的陆续揭晓,国人年复一年的酸葡萄心理再次爆发。一方面从国民大众到媒体都极为关注诺奖的相关新闻,而奖项揭晓之后,则是普遍的失望,以及失望之后的“不屑”——呸,西方人的奖项!

其实,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即使算不上绝对公正,但在目前世界上的所有评奖中,还算是最具公信力和公平性的吧?

2015年10月,屠呦呦以发现青蒿素的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然而,实现此次“零的突破”之后,下一次什么时候能获奖,似乎尚难以预料。

中国人获取诺奖的艰难和心态的纠结,除了急功近利观念作祟之外,部分原因或许应该溯源于传统。

“科学”,对于中国长达数千年的文明史而言,其实算是一个十分新鲜的事物。

有一种观点认为,世界上所有文明中,从古到今延续下来没有断绝的,只有中华文明。这一点固然足以自豪,但历史的发展有时十分吊诡,长时段的延续性似乎也就意味着一定程度的停滞

当然,假如人们的目光停留在古代,很早就实现大一统的中华文明,确实曾经数千年领先于世界,且至今仍以四大发明著称于世。

然而,问题来了:为何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技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近代科学却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产生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

这就是科学史上经典的“李约瑟之问”。

李约瑟,是英国乃至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科学技术史专家。1942—1946年,李约瑟曾担任英国驻华大使馆科学参赞、中英科学合作馆馆长等职。其第二任妻子鲁桂珍祖籍湖北,也是资深的科学技术史专家、营养学博士。

李约瑟夫妇及其助手经过长期(约50年)的研究,编纂出了长达15卷的《中国科学技术史》,被认为是世界上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最完备、最深刻、最具特色的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

然而,李约瑟对中国古代科技研究越深,疑惑就越大,在出版《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时,他在序言中如此写道:“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了近代科学,这种科学已经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国文明却未能在亚洲产生与此相似的近代科学,其阻碍因素是什么?

其实,类似李约瑟的这个问题,早就有人提出,中国著名学者、胡适的好友任鸿隽早在1915年即发表《说中国无科学之原因》,只是未曾产生多少影响。

1953年,牛顿之后最卓越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就此问题发表看法。他认为,近代科学的发展是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的,其一是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形式逻辑体系(演绎逻辑),其二是文艺复兴时期发现的通过实验找出因果关系(归纳逻辑)。

在爱因斯坦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因为绝大多数文明都是这样过来的,真正让人惊讶的是西方人居然将科学建立了起来,这与其说是必然,毋宁说是偶然,因为上述的两大基础,都不是大多数文明发展中的必然要素。

著名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则将中国古代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归咎于《易经》代表的思维方式。杨振宁认为,深受《易经》影响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是只有归纳法,而没有推演法。然而,两者同为近代科学的基本思维方法,缺一不可。缺少了推演法,“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杨振宁看来,这种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至今依然对中国人有着很大的影响,而要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突破,就先要摆脱这种传统思维方式的羁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