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客文化IPO:盈利水平连降,“小而美”还是增长乏力?

 斑马消费 2020-10-21

读客文化、果麦文化轮番冲击上市,新经典、中信出版在A股市场展现出稳定的盈利能力,让平时颇为冷清的出版行业,吸引了市场的注意。

虽然体量不大且增长有限,但出版股的优点也很明显,盈利丰厚、业绩稳定,且长尾效应显著;特别是数字出版、影视化等尝试收到效果之后,“全版权”概念打开了出版行业的想象空间。读客文化IPO募资,就计划用于版权库项目建设。

不过,对于读客文化来说,体量更小、盈利能力也并不占优势,报告期公司毛利率、净利率连年下降,如何在行业立足、做大?

盈利能力下滑

9月9日上会,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读客文化”)将迈出冲击A股上市的关键一步。

公司定位为“全版权”运营商,主营业务为图书的策划与发行,及相关文化增值业务。旗下经典出版作品包括“半小时漫画”系列、“藏地密码”系列、“银河帝国”系列等,上述三大系列的累计销售均超过400万册。

2019年,公司出版图书1375种,其中新书211种,加印书1164种;按类型划分,以文艺类为主,社科和少儿类为辅。

读客文化在招股书中披露,公司2019年图书销售码洋占有率0.79%,在大众图书公司中排名第五,仅次于新经典(603096.SH)、磨铁图书、博集天卷、惠成出版等,排在海豚传媒、果麦文化等企业前面。

2017年-2019年,读客文化营业收入分别为2.67亿元、3.20亿元、3.9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54.75万元、6037.60万元、6187.80万元。


虽然接近20%的净利率足以秒杀大部分行业,但与同行业竞争对手相比,无论是规模还是盈利能力,均缺乏亮点:大众出版行业(教育教辅类之外)最大的上市公司中信出版(300788.SZ),2019年营业收入18.88亿元;民营出版公司新经典虽然体量次之,但盈利能力超群,2019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9.25亿元、2.40亿元,净利率达到25.97%。

并且,从近年的财务表现来看,公司盈利能力下滑较为严重。2017年-2019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9.92%、47.68%、42.42%,净利率分别为19.71%、18.88%、15.59%。

与华与华是兄弟公司

作为中国最成功的本土营销机构之一,即便你没听说过华与华,也应该在各种场合感受过他们在营销上的独到之处。

海底捞、西贝莜面村、葵花药业、洽洽食品、足力健老人鞋、厨邦酱油等,均为华与华的核心客户。

华与华背后的华楠、华杉兄弟,正是读客文化的实际控制人。

2009年,上海华又华图书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次年更名为上海读客图书有限公司。目前,华楠、华杉两人直接和通过读客投资间接控制公司83.07%的股权。

华楠掌舵的读客文化,将华与华的“超级符号”概念用于企业经营,总结除了一套“读客方法”:将传统的过度依赖个人发挥的创意工作体系化、工业化。


为了配合出版业务的发展,公司甚至在出版主业之外另辟蹊径,自建宣传渠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