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 | 袜板,你见过吗

 富平人原创馆 2020-10-21

袜板

文/刘媛玲

坐在沙发上喝水,腿一抬,无意间发现袜子后跟处不知什么时候破了一个小洞,端详来端详去,突然就想起母亲的袜板。

袜板是用来补袜子的。那时袜板几乎家家都有,而且不止一个,有大有小。记得母亲的针线笸箩里就有好几个:一块木板锯成鞋底状,上面用两块木头做成形似鞋匠师傅用来楦鞋子的前鞋楦和后鞋楦,然后将前后"鞋楦"分别用胶粘牢在鞋底的鞋头、鞋跟处,再在两者之间用一条木杆连接,形状酷似人的一只脚。补袜子的时候,将破袜子套在袜板上,绷紧以后再在袜子脚踝处打上结,这样就可以在上面飞针走线,轻松补袜子了。

说起袜板,现在很多年轻人,可能见都没有见过,可在我们小的时候,常常会看到女人们用它来补袜子。

那时的袜子,都是线织的,很不结实。人们把棉线织的袜子叫“洋袜子”。棉线袜子透气性好,穿着舒服,但是不耐磨。特别小孩儿,顽皮好动,蹦蹦跳跳,一双袜子穿几天就露出脚趾脚后跟。

为了穿得时间长一些,母亲常在给我们买回一双袜子后,先要用布纳袜底一一按脚的大小,几层布叠在一起,做成鞋底的样子,然后用细线缝,一针一针,密密麻麻的,像缝鞋底似的。等袜底缝好了,然后把袜子套在袜板上,用剪刀剪开新袜子的底部,用双股线把袜底缝上去,看起来很厚实,很笨重,穿在脚上也不舒服。记得那时我洗袜子时都要把袜子底朝上平铺在洗衣板上,擦上肥皂用刷子使劲刷,正面刷干净了,再把袜子反面翻出来继续刷,否则光凭自己的手是洗不干净的。

为了省着穿,袜子穿破了,也是将破袜套在袜板上,找来和袜子颜色不差上下的补丁,按破洞的大小剪好,一针一线缝在破洞上。有袜板帮忙,不担心补丁补不平展,也不用担心和"邻居"缝在一起。方便、美观一一那时候,谁的袜子上没几块补丁呢?

对许多家庭妇女来说,缝制布袜子和补袜子已经不是一项单纯的针线活,而是用来表达感情色彩和显露“女红”手艺高低的载体。特别是在农村,冬天天冷,来了邻居客人,都是脱鞋上炕在热炕上盘腿而坐,袜子自然就暴露无遗,从袜子上可以看到女主人持家的本领及“女红”手艺如何。所以,有些心灵手巧的妇女,把一双袜子缝补得像工艺品一样精致,又结实又美观,以博得家人的喜爱和人们的称赞。

我们家七口人,一家大小的吃穿全靠母亲一双手,有时我睡醒一觉了,还见母亲在灯下缝缝补补,最多的就是我们穿破的袜子。由于有袜板,再加上看母亲补得那么轻松,我觉得补袜子并不是什么难事。自己和弟妹们袜子破了,就套在袜板上学着缝补,很笨拙,针脚很大,不像母亲补得那么精细、平整。但熟能生巧,补几双后,逐渐也像模像样的了。记得母亲看着我补好的袜子高兴地说,狗大自咬,女大自巧,没有教居然也能自己补袜子了。

怎能不学呢?看母亲为一家人那样辛苦,为母亲分担点家务活心里也高兴,再说那年月,女孩子从十几岁起,都普遍学做针线活,什么绣鞋垫织毛衣,做鞋帮纳鞋底,这些早已成了她们的拿手绝活。订了婚的大姑娘或者刚过门的新媳妇,也常常会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利用补袜板,一针一线,全神贯注、满怀憧憬地为自己的心上人做袜子:先在袜底上绣上一对戏水的鸳鸯或荷花或牡丹,然后把袜底缝到新袜子上。送给新郎的新袜子,成了好看的艺术品,未婚夫或新婚的丈夫穿上这样的新袜子,脚板底走路能生风、干活也会更有劲,袜子做得这么好,都离不开袜板的帮助。

从上世纪70年代后,尼龙袜子渐渐兴起,取代了几代人常穿的棉线袜子。尼龙袜子虽然价格较贵,但因其结实耐穿、弹性好、花色品种多、轻薄易洗、久穿不破且免除了补袜子之累,所以还是颇受大众的欢迎。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日趋繁荣,人民生活逐步提高,琳琅满目的各种袜子已经成为普通的大众消费品,补袜子已成为岁月的记忆。补袜板儿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成为收藏品。

可惜的是,由于不用袜板了,再加上几次搬家,母亲针线笸箩里的几个袜板也随着岁月不知去向。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现在的日子虽然富裕了,十块钱可以买到好几双的袜子,早已成了“低值易耗品”。但今天看到破了小洞的袜子,还是想到母亲的用过的袜板,后悔没能把它好好地保存下来,成为永久的纪念。


作者简介:刘媛玲,西安市灞桥区退休教师。喜爱文学创作,多年来勤耕不辍,先后在《中国教育报》《教师报》《陕西日报》《西安晚报》《陕西广播电视报》《八小时以外》《家庭生活指南》等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发表作品千余篇(首)。在陕西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纪念改革开放征文活动中荣获二等奖。《泾渭文苑》原创平台签约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