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业化,或将带来这些问题!

 姚晓国 2020-10-21

古人说,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战法上也常常要求,未虑胜先虑败。日常工作中,领导们说得最多的话也是:成绩不讲跑不掉,问题不讲不得了。军队职业化问题,在讲能解决哪些问题的同时,也必须充分认识到,它可能带来哪些问题?

01

把从军仅当成一种职业,可能导致尊崇感下降,牺牲和奉献意识弱化。

名正则言顺,与之相对应的则是顾名思义。其实不仅中国人如此,外国人也是这样的。

据说,当维京人占领冰岛时,为了防止别人和他们争夺这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当即决定把这个地方叫冰岛。又了误导其它的冒险者,他们把真正长年被冰雪覆盖岛屿起了个“Greenland”的诱人名字,那就是格陵兰岛。据说效果不错。

军队职业化,原本应是为了解决军队不够职业的问题。但也不得不防止很多人会把军队职业化理解成“从军不过是一种职业。”当军人把从军当成一种职业时,他自然就不得不去考虑利害得失,不得不去衡量收获与付出,最终的结果是部队不过是大家的一个驿站甚至是跳板,长年教育的“以连为家”成了空话。

政府和老百姓有了“从军不过是一种职业”的想法后,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同样是职业,凭什么军人要得到尊崇呢?”以及“同样是下岗,凭什么退役军人要获得保障呢?”甚至是“同样是工作,凭什么军属军娃要得到优待呢?”事实上,当前社会上这方面的想法已经很多了,只是因为普遍的征兵制和拥军爱兵的惯性还在起作用而已。

没有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同样,没有人民的支持,就没有军队的稳定和胜利。双赢还是双输,机遇和风险同样存在。

02

使成员分成三六九等,可能招致凝聚力下降,冲击战友情谊和军心士气。

赛金花把《水浒传》翻译成英语,书名译为“四海之内皆兄弟”,可见兄弟情谊在梁山这个战斗集体的重要性。

“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召唤在一起”,战友情谊之所以胜过其他很多关系,很大程度就在于大家是亲如兄弟的。如同经典的国、共两军胜负原因分析:国军是“弟兄们,给我上!”共军是“同志们,跟我上!”

国民党的解放战士之所以在国军毫无战斗力,到了共军却生龙活虎,甚至愿意为胜利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很大的程度就在于共军内部的民主与平等,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一个人。

军队职业化之后,军官除了职务和军衔之外,还有基本合同期军官、选择合同期军官和职业化军官之分,军官之外除了士官、义务兵之外,还有职员干部,不仅分成军官、职员、士兵好几等,军官内部、职员内部、士兵内部又分三六九等,民主和平等如何体现?如何防止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现象出现,是不得不正视的现实问题。

03

可预见的合同制和职业化未来,可能让从军成为一种跳板,职业变成了养老。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很多事情之所以会“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既有可能是对环境和变化思考得不够深入,也有可能对“龙种”把关不严,种下的压根就是“虫种”。

设置任职10年以内的合同制军官,原意应是给退役后还有较强竞争力的年轻军官们双向选择的机会,解决广受垢病的“想退退不了,不想退时却让退”的问题。

这种做法却带来了新的风险:合同期内的军官,可能为了提升自己退役后的竞争力,而做出“骑驴找马”的事情来。

备战打仗与经济建设的巨大差异,几乎决定了为提升退役后的竞争力所做的努力,基本上与本职工作没有关系,也就是必须不务正业。

可以预见,职业化后的很多合同制军官,在准备完成合同前的一段时间,肯定会把绝大部分精力用在考证、找人之上,至于这段时间会有多长,占服役期的比例有多大,就要看个人的觉悟了。

职业化军人的长期服役、一包到底,好处是可以减少地方接收转业干部的压力,让部队把所有的问题都自己扛。

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段时间以后,各单位普遍存在的年事已高、激情不在的占着位置的老同志们,慢慢把部队拖成养老院,如何激发大家的热情,将成为让各级领导更加挠头的事情。

其实,相比于可能得到的好处和遇到的问题,更需要关注的应是要坚持哪些东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