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Yi采访|当一个人的脑前额叶越发达,自制力越强,注意力越集中

 第1整理术 2020-10-21

导语   上周六,我们与读者朋友分享文章《做家务竟严肃到和人生成功划等号?美国科学家来真的》我们就此议题采访了第1整理术整理督导师许鹏,从心理学研究者的角度剖析家务活里隐藏的智慧。

  文 | 许鹏(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编辑 | 第1整理术编辑部

读者互动邮箱 | lihuacademy@163.com


一朵:心理学上如何理解“脑前额叶”?如何判断一个人的“脑前额叶”是否发达? 

许鹏:心理学对脑前额叶的理解,通俗一点讲就是:一个人的脑前额叶越发达,他的自制力就越强,他的注意力就越容易长时间的集中。

那么同样的,一个人的脑前额叶发育的越是完整,他的情商越高,他可以灵活适应各种各样的场景,并且他有一个比较坚定的自我。

有一些案例里面的主人公,可能不幸脑前额叶受损,那他在生活中往往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情绪也会喜怒无常。所以说脑前额叶对人类而言非常的重要。

如何判断一个人的脑前额叶是否发达?你可以观察他作为人的高级功能,也就是观察这个人是否让我们觉得成熟、情绪稳定、同时他又可以适应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环境变化和挑战。如果他的各项能力出色,那么他脑前额叶必定发达,反之,他的脑前额叶就没有那么发达。


一朵:如何积极看待家务这件事? 

许鹏:其实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我们是不去严格划分这个人到底是孩子还是成年人的。中国古代14岁束发为冠,代表古代男子14岁就已成年。

但是在你束发为冠之前,不能仅仅只会玩耍,很多生活中的重担需要你承担,很多任务和挑战,需要你和大人一起去完成。

而到了现代,我们会看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多孩子或是青少年,他们的身体已经发育得非常的强壮成熟了,但是他们的生活却被限制在很单一的一个任务里——就是学习,或者说是对学校知识的学习、记忆。

这样的话就会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个孩子缺少对生活的体验感,造成他的学习与生活脱节。


因为真正学习一样东西,不仅仅是要记住它的知识,更需要用我们的身体去体验它,只有我们的身体与心灵完全掌握这个东西,它才会变成我们的技能。

我们把家务活扩展称为:家庭生活中的任务。如果孩子可以参与其中,并完成各种各样的挑战和任务。任务过程中的体验反馈和成就感会促使一个人的前额叶真正的发育。就像我们经常提到的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方知此事要躬行。

一个人在9岁到10岁的时候,前额叶生理结构就已经发育完整了,但这时候它的状态就像一个空白的硬盘,需要填充很多数据,充实很多体验,丰富很多情感。如果一个人长期缺失这个部分只知道学习,那么他在成年以后,就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代价去重新学习掌握这些内容这个过程往往比一个孩子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自然的学习要更加的痛苦。

所以让一个孩子从小开始,学会通过努力去做他可以完成的家务劳动,可以同步培养孩子人格的成熟,以及他对生活的参与和体验感,我觉得这是家务对一个人的成熟至关重要的意义所在。

一朵:有关洗碗的问题,如果可以让一个不爱喜欢的人,爱上洗碗? 

许鹏:如何让一个不爱洗碗的人爱上洗碗,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找一找这个人不愿意洗碗的原因。听一听他对洗碗这件事的看法,他肯定有关于这方面的故事。

比如说一个人不愿意洗衣服,可能在他小时候,第一次尝试洗衣服的时候,被家人狠狠的批评了一顿,所以洗衣服这件事对他来说有强烈的挫败感,他不愿意去揭开它。

也有可能当他想尝试自己去洗衣服的时候,总是被周围的大人用各种各样的理由阻止,比如说你年纪小,长大再学。等到他真正长大之后,学习做这件事的兴致已经荡然无存。

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夫妻两个人,其中一位很擅长洗碗,当不擅长洗碗的那位想去做一些家务的时候,总是得到对方不良的反馈,比如说看你洗的是什么,你走开,让我来等等。所以被批评的那位会想:我干嘛要洗碗干嘛要自己找难过受

所以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深层原因,不要觉得长这么大会洗碗是应该的,洗不好碗就很糟糕,也不要用严格的标准去打击对方学习做家务的热情,多多鼓励,他就会爱上洗碗,就这么简单。


一朵:夫妻间在商量共同分担家务事的沟通上,有哪些沟通技巧和沟通禁忌?能否给读者点拨一二。

许鹏:我觉得我们首先是要尊重自己,因为每个人喜欢做的领域是不一样的。

拿我自己举例子,我的夫人她很喜欢拖地,扫地,洗衣服,相对来说,我个人就更擅长厨房里的事情,比如刷锅、洗碗、烧菜、做料理,这些我很喜欢,感觉很有乐趣。如果在分配家务的时候,你不让我做我喜欢的、擅长的,非要让我去做不喜欢的、不擅长的,那我就不是特别乐意。长期来看,我就有动力去做。

所以我觉得这是第一点:我们要尊重彼此的喜欢,可以一起商量你做哪些,我做哪些

第二点:当我们分配家务的时候,我们要考虑到各自生活中现实存在的情况。比如说有一方下班可能比较晚,没办法参与白天的家务,比如说受时间限制的做饭,对他来说就不太可能了,但你可以把碗留给他,让他刷一刷。

还有一点我想提醒和补充的是:我们现在有很多智能家电,可以帮助我们从这种重复性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我觉得这未尝不可。

如果这件家务让你觉得很疲惫、不太有成就感,对你来说是一种消耗,你可以考虑用机器人把它替换掉。然后有创造性体验感的家务可以由自己来完成我个人觉得这样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有什么样的禁忌?我觉得只有一个禁忌,就是不要总是无意识的去攻击别人。当你总是去指责别人,把注意力都放在别人身上的时候,这件事情是没办法沟通的。

我希望我们在沟通的时候,尽量使用“我”开头,尽量不要出现“你”这个字。我可以说我喜欢什么,我不喜欢什么。我有什么感受。尽量不要说:你怎么就不知道帮帮我!你怎么就不能多操点心!因为这种指责别人做的不好的话一说出口就容易发生冲突。

换个角度想,如果你一直被表扬、被鼓励,至少你会知道自己真正擅长的是什么,你也会有兴趣去发展自己的爱好。

当整理术遇上心理学,

既探索看得见的有形世界,

又得以邂逅潜意识里未知的自己。

欢迎报名第1整理术YiOrganizer原创精品课

理家理心10日营》。

课程随报随听,适合反复收听,

拥有10年个案咨询经验的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许鹏倾囊讲授。

今年8月赠送一期10天心理督导营(第六期)。

建议先报名启动课体验,

确认喜欢且适合,

再报名系列课。


第1整理术YiOrganizer

世界太纷繁 我帮你整理
长按二维码,加入学习成长型公众号第1整理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