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小房地产商降负债有妙招!

 zjshzq 2020-10-22

上世纪90年以来的房地产行业,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几十年过去了,房地产行业也已开始遇到中年危机:负债高企、资金危机。

如何摆脱中年危机?和中年人一样,专注和减重。

无论是2018年的调控,还是2020年的三道红线,主要目标都是限制资金流入房地产,从而限制房企融资,促使其主动降负债。

其中,尤其是千亿规模上下的房企,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风险。为什么它们最难受?

销售额动辄3000亿、5000亿的巨无霸,可以通过瘦身、引入外部资本的形式来优化三道红线;规模几十亿的小地产商可以乖乖的停下脚步,回笼资金过冬;卡在中间的谈不上鸡头也不是凤尾的中等规模的房企,没有瘦身的能力,也没有停下脚步的办法。

怎么办?

一是赌,继续末路狂奔,用最后一分钱去拿地,赌能熬过这波调控;

二是扩展融资渠道,搞些不大不小的三产上市融资;


三是趁着行业不景气,用低廉的价格去参股一些有地的小房企,谋划未来。

9月4日,京汉股份发布《收购报告书》,称中国奥园旗下的深圳奥园科星投资有限公司拟收购公司约30%的股权。收购完成后,公司实控人变为奥园科星的实控人郭梓文。

中国奥园的公告显示,这次收购价格11.6亿元,公司因为收购扩充了土地储备约120万平米。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年,房地产行业集中度会越来越高,不少资金紧张的地产商面临着倒闭或者被兼并的选择。

因此,近几年收购不良资产和困境资产投资成为了热门话题。

上半年,万科参股设立深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为第二大股东。早在2017年万科就曾以人民币551亿元竞得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资产包以获取项目资源,并在2020年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中信信托,化解该不良资产包实现特殊投资的投资收益(即位列2020年上半年十大交易的中信信托战略投资广州万溪项目)。

对于资金实力和开发能力都占优的大型房企,通过收购不良资产包获取项目储备,输出自身管理能力盘活资产,是当下房企实现差异化竞争和获取高额回报的一大策略。对中小房企来说,这也不失为一次合作取暖的好机会。

此外,经营承压的商场、购物中心、酒店等类不良困境资产也都是房企进行收并购的价值洼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