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中国水下考古(下)

 RK588 2020-10-22
发掘方法

目前,水下考古项目的发掘方法主要有三种。

直接在水下进行发掘

“华光礁Ⅰ号”沉船遗迹。遗址位于西沙群岛,1996年由渔民发现,1997年曾遭到非法盗掘,沉船遗址破坏严重,1998年—1999年做过一次初步调查和试掘。

2007年3—5月,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对该沉船遗址进行全面揭露的大规模考古发掘,逐层、按探方清理船内遗迹。

同时,对发掘过程,船体与遗物进行了全面测绘,出土了一大批瓷器等遗物。

2008年11—12月,再次对船体进行发掘,对船体构件进行编号测绘,分解提取运回博物馆进行脱盐、脱水保护处理,还采集各个部位船板、珊瑚砂等不同样品进行鉴定和测试,已全面获取船体及其保护环境等信息。

                                             

对船体结构进行打捞(图片源于网络)

整体打捞

这种方法的思路是将水下遗迹打捞出水,在可控的环境下进行发掘。

在确定“南海Ⅰ号”的正式发掘方案之前,水下考古队员对“南海Ⅰ号”进行了多次水下调查。

“南海Ⅰ号”所在水深接近27米,水域能见度非常低,几乎伸手不见五指。而“南海Ⅰ号”上的文物非常丰富。

根据初探,“南海Ⅰ号”载物总量约数万件,其总量与一级文物数量均接近一个省级博物馆的价值。

“南海Ⅰ号”是整船长约27米,宽8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

被称为“海上敦煌”的“南海Ⅰ号”,凝结了历史瞬间,带我们穿越回了八百多年前。

如果在水下进行发掘,没有办法捕捉到存留的历史细节,会遗漏一些小的遗物。

而且水下能见度低,没有办法进行正常的发掘工作。同时也要考虑被盗和渔民生产性的破坏。

最终决定对“南海Ⅰ号”采用整体打捞的方案。

“南海Ⅰ号”的整体打捞思路是,把沉船套进沉箱里,用4000吨全回转起重打捞工程船——华天龙号进行打捞出水,然后把打捞出来的沉箱运进为”南海Ⅰ号”专门打造的停放博物馆。

华天龙号打捞中(图片源于网络)

这个博物馆就是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大家对它的爱称为“水晶宫”。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图片源于网络)

“水晶宫”是一个大型的水池,将“南海Ⅰ号”放置其中;模拟其沉没环境,永久保护船体和其他文物;利用这个水池进行实验室式的水下考古发掘,同时对外展出。

对“南海Ⅰ号”进行发掘(图片源于网络)

2007年12月12日,“南海Ⅰ号”被成功打捞出水。

从1987年被发现,到2007年被打捞出水,前后历经二十年。这也是中国水下考古不断进步的二十年。

广东“南海Ⅰ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获得了2019年的十大考古新发现。

现已发掘文物达14万件以上,其发现打捞发掘工作前后历经三十余年。

“南海Ⅰ号”瓷器发掘现场(图片源于网络)

这是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一个缩影,见证了我国从无到有,再到成熟壮大的水下考古领域发展历程。

围堰

将水下遗迹与水隔离开来,创造条件进行陆上考古,适用于水浅的地方。


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在进行发掘时,就是采用的这种方法。

因为发掘地点的岷江水流量大、江水含沙量高,无法在水下进行考古作业。最后提出“围堰筑堤,滩涂考古”。

考古工作者选择在枯水期的时候进行围堰发掘,在丰水期来临前结束发掘工作。

为了省钱,考古领队刘志岩选择用砂石围堰的方法。

一条砂石围堰将岷江圈出10000平方米考古区。堆起的砂石内外加固,大功率抽水泵日夜不息,将水排干。

堰比当地水文记录五年一遇的洪水高一米,堰外就是滔滔岷江。考古队员和从附近村子招募来的民工百余人进入探方作业。

这是我国第一次采用围堰的方法进行考古。

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发掘区(图片源于网络)

水下考古的发展,也是国家不断前进的侧面体现。

水下的故事,等着考古队员们去探寻。

水下的发现,不仅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一份文化,有时候也是一种精神。

水下考古工作者与致远舰纪念碑合影(图片源于网络)

如致远舰,今人为了揭开历史面纱的探索与保护精神,古人为了保卫国家拼死奋战的爱国精神。

有了水下考古,那些被历史掩埋的角落,曾经的悲与欢,繁华与富饶,才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