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勤俭的风尚

 弘净 2020-10-22

     □张帮俊

生活勤俭,属于中华民族优秀的品质,深受传统思想的熏陶。出身贫寒的曾国藩,对此有着深刻的感受与领悟。

曾国藩的曾祖父,曾制定治家信条八个字:早、扫、考、宝、书、疏、猪、鱼。前四个字的意思是:早起打扫清洁,诚修祭祀和善待亲邻;其余四个字,专指读书、种菜、饲鱼与养猪之事。此信条是告诫后辈,要学会勤俭治家,热爱劳动。曾国藩谨遵祖辈的遗训,坚持简朴家规,信守不渝。

作为湖南赫赫有名的人物,身居高位的曾国藩能够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着实难能可贵。在生活上,他对自己很“抠门”。在民间,人们称他为“一品丞相”,有着双重含义。其一,是因为他官至一品。其二,是他每天吃饭只有一道“主菜”,多半还以豆腐为主,显然,他的饮食非常简单。据说,曾国藩常穿的一件衣服,曾经30年没更换过。

不光自己带头执行,而且,对家人也要求严格。曾国藩家,从不雇佣女婢或仆役,家中男人,必须亲自下地耕田;女人,则需要亲自纺织。他穿的所有鞋,都是夫人亲手做的。曾国藩要求在日常持家中,即使一纸一缕、竹头木屑也应拾起,积少成多,而不能浪费。为弟弟曾国华举办大丧时,尽管内心悲痛万分,却力求从简处理。为儿子娶妻时,也要求其选择勤俭之家,而不愿与宦官之家联姻。在儿子曾纪泽刚结婚时,他当面告诫,婚后,要引导媳妇制衣织布,下厨做饭。之所以这样严格要求,是希望能培养家人热爱劳动与爱惜劳动成果的俭朴习惯,让家人明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深切道理。

曾国藩为了家中子弟能达到戒骄奢倦怠、尚勤俭劳苦的目的,还亲自制定了一套尚俭科目。科目规定:男子“看、读、写、作”;女子则为“衣、食、粗、细”。曾国藩在南京担任总督期间,他的夫人与儿媳,克勤克俭,纺纱织麻,从未懈怠过。

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曾花了三千串钱,新建了一座房子。曾国藩当即写信,责骂弟弟:“新屋搬进容易搬出难,我此生盟誓永不住新屋。”果真,曾国藩到死也未踏进新屋一步,病故时,仍然在两江总督的简朴寓所里。

他曾深有感触地告诫家人,无论是修身、治家与为官,任何一个方面,都应把持最严谨、最朴实的行为理念:“持身俭,则自立自尊,不求他人;治家俭,则家业兴隆,永世不堕;为官俭,则以俭养廉,居高不败。”曾国藩一生勤俭的行为,感染了身边许多人,大家纷纷效仿他的清廉与节俭之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时光流逝,曾国藩的勤俭之风,依然闪耀着光辉,值得世人领悟与崇尚。其实,简朴节约,理应成为每个人的基本美德与生活风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