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学习笔记236

 药膳食疗方注释 2020-10-22
第七章 论治 
   小结,看260页,我们把这样章进行了一个总结。

一、关于治则
   概括说了一下治则,包括:
 @ 针对,疾病的寒热、虚实的治则;
 @ 针对,疾病的病位,是表里上下内外的治则;
   还有
 @ 针对,疾病先发后发的治则,什么病先治,什么病后治。
 @ 针对,疾病的轻重,有轻重,微甚的治则。所谓“微者逆之,甚者从之”。
   还有
 @ 针对,邪正的关系的问题,有邪正的治则。
   # 当然治疗正气的话,是要补,我这里特别是要温,“劳者温之”、“损者温之”。
   # 治疗邪气的治则。包括比如说有劫法,有削法,这不都提到了吗?本篇讲的“坚者削之”、“薄之劫之”。
 @ 针对,气机的聚散的治则。比如说“逸者行之”,这不气聚吗?“散者收之”,这不是逸、散的治则。
   都在本章里都谈到了。
   此外,还有
 @ 标本先后的治疗,也属于治则的范畴。特别在《标本病传》那一篇选下那一大段,都是讲的标本治则问题。
  # 原则上先发之病要先治,后发之病药后治。
  #(特殊情况下,先治其后发病而后治其先发病,属于权宜之策。)
  #(尚包括合治和分治,疾病较轻者,则“间者并行”而合治;)
  #(而对于无论是先病或是后病的重者,则行单治,即“甚者独行”。)   
这第一个段落除了第一行之外,这第一段,那是讲的治则问题。

二、关于治法问题
   五方不同的治法。
 @ “东方之域,其治宜砭石”,
 @ “西方之域,其治宜毒药”,
 @ “南方之域,其治宜微针”,
 @ “北方之域,其治宜灸焫”,
 @ “中央,宜导引按跷”。

   除了五方治法之外,在药物疗法当中,又有
 @ 解表法,
 @ 消导法,
 @ 攻下法,
   以及
 @ 补气、
 @ 温阳、
 @ 滋阴,
 @ 补血法等。
   涵盖了后世的汗、吐、下、和、温、清、补、消,这样的八法。

 @ 特别又提出来,又阐发了正治,反治法,阴虚,阳虚,生寒,生热的治法,(病发先后的标本治法,以及治法的综合运用。)

   !要特别注意的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考试经常考的问题。
  # 一就是所谓“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寒者取之阳”的病机、治法。
(& 用寒药去治这个热不退的时候,这是由于病人本身是阴虚而阳偏亢,虚火导致的热象。……应该用补阴的方法去治疗。比如:六味地黄丸。
  & 用辛热的药去治疗这个寒不效的时候,这是由于病人本身是阳虚有寒。……应该用补阳的方法去治疗。比如:《金匮》肾气丸。
 笔记者附。)
  # 特别包括王冰那两句话的注释,“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 还有,有时候还建议你提出个方剂来。病人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应用于什么情况下?

   下边又谈到
   正治法,反治法的问题。
(正治法、反治法是针对疾病微甚而提出的两种治法。
 @ 正治法适用于病情轻浅而单纯的疾病,治疗上所选方药的属性与病气相逆,是常规的治疗方法。
 @ 反治法适用于病情较重而复杂的疾病,治疗上所选方药与病(表)象想从,……。反治法中药性与“所主”(治病之本)相逆,这与正治法在治疗本质上是一致的。
   因而正治、反治两法殊途同归。)

   还有
 @ 阴虚、阳虚、寒热的治疗,那就药辨别真假虚实,不要误治,不要把假象去认为是本质了。

   最后又说到综合运用,
“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治法很多的,但是在临床上用什么?是根据病情来选择。因此需要医生们,认真的学习各种治疗技术,来适合临床复杂的疾病情况。不要说我就会这一个。不管什么病,我都使这一招。有的时候行,有的时候不行。疾病换了,你还使这个,那就恐怕不行了。
   所以要多学习,要精益求精,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这才是《内经》的基本思想。博采众方,张仲景就是这么做下来的。

   这一章就讲到这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