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留下字儿的歌剧《青春之歌》

 六零后声乐往事 2020-10-22

2009年,踩着北京大学建校纪念日的点儿,与北大有合作关系的金曼女士推出了她制作的歌剧《青春之歌》。当年有一个宣传语我记得,叫首次把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改编为歌剧。这个说法现在不说了,我猜是有人提醒制作团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有一版歌剧《青春之歌》了。

前几日发 卖布谣| 黄揆春演唱1981年  时本想就势儿把黄教授当学生时主演《青春之歌》的资料摆一摆,但一想还是单列“正式”些。黄揆春教授生前只在教学方面发力,很少在沾娱乐味道的地方发声,即便是声乐爱好者对她的了解也不多,所以黄老师回忆中央音乐学院原创歌剧《青春之歌》的文章不应该仅在中央音乐学院以及圈内的人中扩散,咱们普通声乐爱好者也应该了解,怎么着也得比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显得尊重历史一些。

感谢蒲方老师给资料。

2010年中央院歌剧《青春之歌》剧组部分人员合影,我认得出的加了名字,戳中可以放大看图--tonglinghua


黄揆春教授在演唱

歌剧《青春之歌》青春长在

—— 我参加《青春之歌》排演的回忆

文 | 黄揆春

今年是我院建院 70 周年,我非常激动,不禁回忆起半个世纪前,1960年我院第一次演出自创自演的四幕歌剧 《 青春之歌》,不说是绝后吧,至少是空前的。因为我们是一个教学单位,不像演出单位有强大的创作班子、导演班子、演出队伍。我们绝大部分(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学生。能够在两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创作、排练,并先后在中央音乐学院礼堂、民族文化宫和人民剧场演出了六场,这实在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非常值得回忆的。

歌剧《青春之歌》演出资料照片,这大概是林道静在乡下领导农民斗争那段儿


 1958 年作曲系先从天津搬到北京,那时鲍家街 43 号的“俄语专科学校”还未完全搬走,所以作曲系先在郊区永丰屯落脚。
赵沨院长去看望作曲系师生,并提出要求让他们动手创作一部欧洲风格的歌剧 《 青春之歌》 。那时词作家金帆已将杨沫的原作编写成歌剧剧本。在这期间,田庄导演和作家金帆带着我和刘秉义专门拜访了原著作者杨沫老师,当听我们说要把她的 《 青春之歌 》 排成歌剧时,杨沫老师非常高兴。于是作曲系毕业班就在王震亚教授的带领下,立即投入了热情、认真的创作。当时作曲系毕业班学生有:张建民、戴宏威、田联韬、于苏贤、常少文等人。
在作曲系的带动下,各系也行动起来。声乐系领导 —— 喻宜萱、汤雪耕和导演田庄对剧中角色进行了分配:
林道静 ― 黄揆春、叶佩英
卢嘉川 ― 刘秉义
余永泽 ― 王秉锐
江华 ― 黎信昌
郑瑾 ― 杨松、王瑛、彭雅安
魏三大伯 ― 李光伦、温钰泽
胡梦安 ― 陈志明、雷克庸
戴瑜 ― 陶荆
魏永光 ― 冯经尧
俞淑秀 ― 王翠玲
地主 ― 薛明
大叔 ― 叶群

全剧共四幕八场,乐队指挥:沈武钧,合唱指挥:唐江。

拍戏工作照,左图似乎是卢嘉川(刘秉义 )介绍谁与郑瑾相识,
右图大概是余永泽和林道静,王秉锐先生那时候真瘦啊!

舞台美术、服装设计、制作等方面都得到了中央歌剧院鲁肃院长的极大关怀与支持。声乐系根据作曲系的创作,开始了热烈兴奋地排练。在导演田庄老师、艺术指导姚雪华老师的认真指导下,歌剧一曲一曲,一幕一幕,一场一场地排练起来了。导演和艺术指导是最辛苦的,他们要做很多案头工作,我们演员可以哪场有戏就去排哪场,可他们二位是场场必到的。我们的排练场地是很简陋的,在当时二号楼二层,原工会俱乐部,那时夏天没有空调,最多有个电扇对着墙吹。酷热的夏天大家都汗流满面,但仍在认真地排着。记得有一次,刘秉义扮演卢嘉川和我扮演的林道静的对唱,我一看他,汗珠子都快流到眼睛里了 … … ,我强忍着,差一点就笑场了!

猜测是林道静与胡梦安

艺术指导姚雪华老师比我们更辛苦,作曲系学生写完一首,立即拿来,先请姚老师试奏,然后还要给我们每个角色合伴奏。那时的钢琴是很紧张的,她就约我们去她家(3号楼三层),经常一合就是几个小时,第二天才能进入正式排练(正式演出时,姚老师必坐在指挥身边,因为她最熟悉全剧) 。
田庄导演更是劳累,经常案头工作做到深夜,次日才能给我们每个角色指导如何刻画人物。有一次导演找我和王秉锐商量,他说:“真是不好意思啊,余永泽和林道静的家里应该有一张结婚照,但是现在找人画也来不及了,只好麻烦你们二位去西单照相馆拍一张 … … 哈!哈!”我们俩人听了也笑了,为了全剧的需要,我和王秉锐真去西单照相馆拍了一张。正式演出时还真挂在余永泽和林道静的家里了。田庄老师为了全剧效果更好些,想出了这么一个好办法!

江华 (黎信昌饰)魏三大伯(李光伦?) 林道静(黄揆春饰)

王震亚老师更是千方百计,带领着作曲系五年级(毕业班)学生进行着认真出色的创作。作曲系以王教授为首的师生们多次来听声乐系的学习演唱会和“星期音乐会”,这样,作曲系的学生们可以更多地了解声乐系学生担任不同角色的声音特点,例如我是抒情花腔,叶佩英是非常好的抒情,刘秉义是男中音,王秉锐是抒情男高音 … … 他们作曲就可以有的放矢,写出后立即让我们分头视唱,共同探讨、推敲。我就曾经提出“ High C,固然是好听的,但出现多了就不新鲜了,就像一件衣服红色太多反而不出色了。像意大利很多作曲家都是在关键需要的时候才用,这样就特别闪光了 … …", 他们也提“你们不要从头到尾都卖力气,否则,到需要的时候就没力气了… … ” 诸如这样的交流我们是经常有的,所以到正式演唱和演出时,就非常得心应手了!这种创作方法,我认为非常好,其实从 16 世纪到 18 世纪,很多作曲家和歌唱家、演奏家、指挥家都是亲密好友。作品根据剧情、人物的需要,有的放矢地为演奏家、演唱家们创作,写出过那么多优秀的歌剧,如 《 茶花女 》 、《 蝴蝶夫人 》 、《 费加罗的婚礼 》 等伟大不巧的作品。赵沨院长始终关心着我们,当时学院大部分都己搬到北京,只有声乐系和民乐系还没搬,在这期间赵沨院长曾多次到天津看望我们,尤其特别关注我们排练《青春之歌 》 的情况及进展。后来我们也搬到了北京,赵沨院长来得更勤了。

左:沈雁冰 右:赵沨(网络引擎,拍摄年代约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场景不详)

1958年因赵院长一声令下,王震亚教授率领着我们学院的学生们写出了这么一部歌剧《青春之歌》。作曲系带领着声乐系、管弦系、指挥系、附中(童声合唱),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不计名、不计利,最终促成该剧在学院礼堂、民族文化宫剧场和人民剧场,共计六场的演出。每场演出只有三角钱夜宵费,大家伙儿还乐呵呵的,特别开心!
这种全院大协作精神简直像个大家庭,丝毫没有隔系如隔山的感觉。今天回忆起来,心里还是热乎乎的。希望这种全院团结一心的大协作精神能够继续发扬,相信还可以写出并演出更多的佳作!

    后续(花絮)

一、  《青春之歌》在1960年5月份演出六场之后,中央歌剧院鲁肃院长特别激动,据说他把总谱、分谱和钢琴伴奏谱都要走了,好让这部歌剧在中央歌剧院继续演出(因为我院演完后,学生都毕业了)。1961年前后,中央歌剧院就传说要排练并演出歌剧《青春之歌》,当时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李维渤老师听说后就去找是否有适合他唱的曲子,一看就发现卢嘉川的咏叹调很适合,就把谱子借回来了,他的爱人赵庆润把伴奏谱抄下来了(原谱立即还回剧院),李维渤老师后来在歌剧院演出的音乐会上多次演唱这段咏叹调(这份谱子现在我们己经找到并拿到手了)。

二、  2001年前后,在一次酒会上有一位中央歌剧院的乐队指挥热情地向我走来,一边握手一边说:“黄教授您肯定不认识我,我可认识您啊!……”我说:“是吗?不好意思!”他接着笑着说:“想当年还是1960年吧,你扮演的林道静,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了,当时我还在附中,我们给你们唱的童声合唱呀,记得吧!”我也笑了 : “对对对!是有童声合唱的,喔!今天你是大指挥家了……”(tonglinghua注,我觉得这位指挥十之八九是高伟光先生

三、  2010年4月,在学院的医务室,偶然碰到杜鸣心教授,谈起当年创作演出歌剧《青春之歌》,杜教授笑着大声说:“喔!当年你是演大主角林道静的呀,多棒呀!嗨,有几段音乐还是我配器的呢……”我说:“喔哟,你要不说我还不知道呢!原来还有你这位大作曲家给配器的呢!

四、  2010年5月前后,在音乐学院的校园里,碰到老图书馆馆长王凤歧教授,聊起当年演《青春之歌》的情况,他说:“可惜那时我刚刚进入大学,要不然我也可以参加附中的童声合唱呢!真遗憾。不过你林道静当年唱的咏叹调我还记得呢! ”于是他在院子里就大声,唱起来:卢兄的话像一道阳光。他说:“因为歌剧的剧本写得好,词也写得好,曲也写得好,你林道静演唱得也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至今我还能脱口而出地唱出来。

五、同样的这段旋律,我在和叶佩英、刘秉义通电话的时候,他们也都能大声地、深情地唱出来。有一次叶佩英告诉我,她当时还兼打字员呢!

六、索承禄和王凯平说当时他们参加了后台搬景搬道具;林志良等声乐系的老师负责背景换景工作,当时背景换景都是人工上下拖拽,很辛苦。

七、李双江回忆说,当时这部歌剧演出时,在林道静宣誓那场戏,为了让党旗有飘动的感觉,他事先在党旗一下角系上一根细线,在侧幕他轻轻拉动,看上去像是旗子在飘。这说明当时有不少无名英雄,师生齐心协力把歌剧演好。

此刻,李双江正在侧幕拉动细线造效果......

有一事不明,林道静为啥举左手?


《青春之歌》当年的剧本已经找到了,王秉锐、雷克庸、叶佩英等都表示能找到谱子,都愿意再唱一次。

(文章发表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
图片自weibo.com  ,
感谢黄揆春教授家人、微博博主“退休比上班忙”女士的图片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