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滋补也“挑人”, 这4类人容易出现“虚不进补”, 看看你是不是

 用户08204546 2020-10-22

中医有一个名词叫做虚不受补,也就是只要一进补就会出现烦躁不安、便秘、没有任何食欲、流鼻血以及燥热等症状,到底哪些人会出现虚不受补呢?

点击加载图片

哪几类人易出现虚不受补?

1、肾虚和脾虚的人

脾胃虚弱的人易出现胃胀、恶心呕吐和脾胃呆滞等,进补后易出现中焦堵塞,不管是上下还是左右气机都会受到堵塞而引起虚不受补。一般所用的补品偏热性,难以被运化,体质虚弱的人比较敏感和脆弱,所以进补用药时需选择合适药物,以免对身体带来伤害。推荐选择柔和中药,此类药物药效缓和,但并不会立马见效,需长时间服用才能看到效果。

2、瘀血阻滞的人

长时间处于淤血状态会导致血液郁热,若盲目进补可能引起出血,轻则牙齿或皮肤等部位有出血点,重则心脏和脑血管等大的血管出现异常,如脑出血和尿血,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特别是老年人,当患有糖尿病、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时,他们的血管功能薄弱,易出现流血问题。此类人需选择具有疏通血管和改善血管机能的药物,这样能改善血液粘稠度以及凝血等状态。没有严重疾病,又没有其他原因,吃中药过程中身体出现各种状况,如脑血管意外或心脏病发作,有可能和补药有关。

点击加载图片

3、痰湿阻滞的人

身体上有郁滞的人特别易出现虚不受补。痰湿的人体内会有大量痰浊,损耗阳气而导致身体虚弱。若没有清理痰浊瘀滞,一味的应用补品会加重痰浊瘀滞,从而导致身体不舒服。一部分人会用党参或黄芪来补气,结果使得人们出现腹胀、舌苔厚腻和乏力感,若继续进补可能会加重原有病变。痰湿阻滞之人必须先把痰浊清理干净之后再进补。

4、肝郁的人

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肝主情志和疏泄。肝失疏泄时会引起肝郁气滞,其主要症状是心烦意乱、脾气暴躁和情志抑郁等。肝郁的人体内蕴藏着郁火,稍微用补品就会使得郁火燃烧而导致虚不受补。此类人刚刚服用中药后感觉还不错,但继续进补会出现胸闷、腹胀和上火以及食欲不振等症状。

点击加载图片

温馨提示

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合适的中药材,进补前需清楚气血阴阳、五脏六腑和虚实,不能一下子用滋补药,需采取清补和平补的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