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启示

 Marcusbo 2020-10-22
公共卫生无小事。疫情一旦爆发流行,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都会面临同样的威胁,国民健康、社会经济也会受到影响。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

从宏观层面看,预防为主的政策需要落到实处,防控体系需要赋能。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若能防患于未然,则一分的投入可以避免百分的损失。SARS过后,我国各级政府都曾经重视过公共卫生,全国县以上的防疫机构,几乎得到了重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原本预测重来的SARS未再次出现,人们又逐渐放松了警惕,预防为主的方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持续深入的推进,公共卫生的投入在医疗卫生总投入中的占比严重偏小,应急体系仍然不够强大,公共卫生脆弱性依然存在。在这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暴露出我国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上的短板和不足。庆幸的是国运强盛,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统一指挥下,充分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优势,举全国之力支援武汉,支援湖北。此次疫情给人们的教训深刻:预防为主的方针必须贯彻执行,防疫的思想不可松懈,传染病(含症状)预警、预测、预报、登记、报告等制度必须落到实处,不得懈怠。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需要做强,多花些资源在传染病疫情(含症状)的监测、预警和评价上,避免疫情暴发流行导致的重大社会经济损失及其带来的沉重应对成本。
从中观层面分析,加强资源供给,提升管理水平。在重大疫情面前,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尤其是高水平、高质量的医疗卫生资源还需要扩展。这次疫情暴发暴露出一些资源短板,如缺少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专业医疗护理人员、专业鉴定人员、专业检验检测人员、流行病学评价专家、到社区进行专业指导的公共卫生技术人员等),缺少病床资源、防护设施资源、药品耗材资源、实验检测资源、后勤保障资源等。因此,从国家层面,到各个省(市、自治区)、地级市、县(县级市)、乡,均需要制定有效的计划,并在组织架构、专业团队建设、应急物资储备能力建设、应急演练、人才培训、信息化建设、智能化和科学化管理等方面寻求突破,发力备战。
从微观层面看,在思想上认识到位,行动上落实到位。①地方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共卫生危机和传染病疫情要有敬畏心、敏感性和警觉性,对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发展和运行给予关心、支持和帮助;②要解决好人民群众因健康促进不足而缺乏疾病防控意识等问题;③要把应急计划、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演练、应急物资储备等措施列入常态化管理,把公共卫生应急体系(预防、准备、反应、重建)真正落实到位;④重视公众危机教育缺失问题,一旦出现危机,避免出现群众无可适从、思想混乱、盲目跟风、产生次生损害等问题;⑤医学和公共卫生教育需要改革,医学院校要培养既具备预防思想又能看病的医生,在基层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全科医生队伍,使之成为国民健康的守门人,并和社区一起,构筑疫情防控和管理的第一道屏障。公共卫生教育既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又要强调观念创新和体制创新,调整教学计划,增加新兴学科和人文社会学科。要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社区、接近群众,参加社会活动、学习管理艺术,了解国情民情,学以致用。
从城乡态势看,缩小城乡医疗卫生差距,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我国的公共卫生问题,存在着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异,需要高度重视。若疫情扩散至农村地区,传播风险和防控难度则会成倍增加。要重视下列情况,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大疫当前,个别领导干部漠视群众利益,无视法纪威严,不担当、不作为、不履职、不尽责;有些地方医疗卫生体系应对能力较弱,缺乏医治患者和疫情防控能力;有些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护人员对疫情认识不到位,既有惧怕心理,又不知如何应对;有些地方还未形成地级市-县-乡镇-村联防联控格局,防控体系不健全,人、财、物和信息资源等不配套;有些地方没有成立应对疫情的专业团队,整合能力和应对能力较弱。这些情况暴露出疫情防控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平衡、不充分、低效率、低能力等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从管理角度分析,推进信息整合共享,加强大数据融合利用。可建立疫情症状监测报告制度,结合国民健康信息和医学记录,通过大数据分析,形成全面系统的信息分析、发布、共享渠道,引导群众正确理性看待疫情,使广大医务工作者精准施救,使每位公民都能自觉参与疫情防控,为国民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陈少贤。国外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经验与启示。人民论坛20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