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为什么能成为六朝古都?

 北冥木木 2020-10-22

本文试图从军事和风水的角度出发,以后再从风水的角度来解读。

南京,古称金陵、秣陵、建业、建康等,因孙吴、东晋、宋、齐、梁、陈六大帝国曾在此建都,故有六朝古都之称。六朝是中国历史上南北大分裂的时期,南北政权互相攻伐,争斗不休。

六朝能够与北方政权长期共存,绵延300多年,当然离不开长江屏障的保护,但长江防线并非绝对不可逾越,一旦长江防线被突破,位于南京长江南岸附近,风险不言而喻。

同时,在六朝时期,在我国南方的长江中上游地区,往往会有一些强大的封地,掌握着自己的军队--如王敦、桓温、桓玄等人,他们总是利用最后的地利优势,长驱直入,直下南京。由此看来,南京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选择成为城都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既然如此,六朝为什么要保留南京作为首都,而不将其迁往更南边更安全的地方呢?

南京在孙吴时代成为都城,当时南京初设为临时首都。208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逼近长江,目的是消灭孙吴,统一中国。吴虽然是南方最发达的城市之一,经济水平也比较高,但离长江太远,无法应对前线瞬息万变的战争。京口靠近长江,是南北交通的枢纽,但其位置太北,容易受到北方政权的攻击,所以赤壁之战后不久,孙权又迁都秣陵,改名建业。(西晋孙吴灭亡后,又改名建邺,西晋末年,为避开晋司马邺的名号,又将建业改名为建康,下文统一为南京。

三国初年,蜀吴之间的战略联盟因为着荆州的争夺出现了裂痕,剑拔弩张。为了夺回荆州,孙权再次将所在地迁至长江中游的公安(今公安),不久又迁至公安附近的鄂城,改名武昌。

222年,刘备率领东征,在猇亭与吴国交战,结果大败。孙吴能够在江南建立王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江东豪族的支持。江东豪族大多集中在扬州最富庶的三吴地区。武昌有一定的地理优势,但当时相对贫瘠。如果继续以武昌为都,一方面需要从三吴调运物资,拉长补给线,另一方面也不容易控制三吴的豪门。因此,随着蜀汉与孙吴外交关系的升温,孙权于229年放弃武昌,迁都南京,最终放弃了经营近十年的武昌作为首都。229年到589年(南陈灭亡),时间跨度为360年。

孙吴末代皇帝孙皓在位期间,曾将首都迁往武昌,但此举引起了百姓的极大不满,因为从如果把物资运到武昌是逆流而上,劳动量很大。当时一句顺口溜: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在各方的巨大压力下,孙皓在武昌呆了一年多,不得不再次迁都回南京。

大约在侯景之乱的时候,梁元帝也放弃南京,将江陵(今荆州)作为首都,但只维持了两年。在这360年里,除了孙皓和梁元帝,其余时间南京都是六朝的首都。南京到底有什么魅力,吸引六朝长期定都于此?

关于南京的地势,有句老话叫"龙盘虎踞"。最早关于"龙盘虎踞"的说法来自于西晋时期问世的《吴录》,其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诸葛亮出使孙吴,看到南京优越的地理条件,于是说"钟山龙盘,石虎卧,实为帝王之居。

《吴录》的作者张勃,名气不大,但他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哥哥,就是"莼鲈之思"典故的主人公张翰。张伯为什么要写"吴录"呢?孙吴灭亡后,吴人的政治地位直线下降,在西晋帝国的地位非常低下,陈寿在编纂《三国志》时,尊魏为正统,斥孙吴为伪政权,这难免引起对西晋没有多少认同感的吴人的不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与陈寿立场完全不同的张勃编撰了《吴录》,尊吴为晋朝正统。

张伯记录这个故事,可能是为了说明孙吴是诸葛亮所说的天下命运所在的国家。当然,也有学者——谭其骧指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以谁的意见为准,我们不作定论。但是南京的地理形势具有"龙虎卧"的特点是事实俗话说,龙为钟山,虎为石山。

钟山和石山孤立地看,看不出它们哪里像龙,哪里像虎,仅仅因为钟山和石山,说南京是龙虎卧地似乎有点牵强。对此,南宋的《景定建康志》有一个很特别的说法,它不是孤立地看钟山、石山,而是它们和周围的山连贯的样子。从钟山向左,自山、临沂、雉亭、衡阳等山,向东到达。东面是白山、大成、云穴、武冈山,到达东南。南有土山、张山、青龙、石wei)、天印、彭城、雁门、竹塘诸山,至南。南部有九堡、齐家山、紫云山、紫岩、夏侯、天魁山,伸向西南。西南延至三山,止于大河。

这就是诸葛亮所说的龙蟠之势。自钟山而右近为过周山,为鸡笼山,皆在宫城之后。又北为直沟山、大庄、关山、四望山,以达西北。又西北为幕府、卢龙、马鞍山诸山,以达于西,是石城,亦止于河。此梁氏所谓虎踞之形也。

如果不懂古文,不要紧,看地图。

景定建康志》所附的地图比原图更详细,原图不清楚,所以经过处理,标出了山名。我们先把第一段提到的二十多座山用红线连接起来。(原图没有竹山,联系上下文,竹塘山应在雁门山、聚宝山、家山之间)

是不是像下图一样?

那我们就用一条红线把第二段中提到的那些山连起来。(原图中没有显示直山和卢龙山,根据上下文,这两座山应该在西北方向)

注意下图前面这只卧虎的脊线,再看上图的红线,像不像卧虎?

除了龙盘虎踞,关于南京的另一个说法是,南京是个风水好地方。这里简单一说,不作详细介绍。后面我们另开文章说明。按照风水学的说法,阳宅(即城市、村庄、住房,阴宅指坟墓)最好选在负阴抱阳的地方,也就是说基地后面有一座主山(也叫来龙山);左边有一条青龙,右边有一只白虎龙左边有护山,白虎右边有护山;前面有月牙形的池塘或河流;池塘或河流对面有案山;案山对面有朝山;主山、案山、朝山相连,连一条线就叫来龙去脉,这个成语出自风水学基地选址的轴线最好是南北走向,但这不一定要天衣无缝,轴线的走向有些偏差也是可以的。那么,南京的地理形势与风水是如何对应的呢?

主山是鸡山和覆舟山;左边青龙是山,右边白虎是石头山;青龙和白虎各有自己的护城河(山的护城河是左边相邻的一座山。石头城右侧也有山,但原图中没有画);基地遗址对面是秦淮河,秦淮河对面是案山(聚宝山),案山对面是朝山(牛首山,原图中没有画),南京城后面还有玄武湖(孙吴、东晋称北湖或后湖,刘宋改称玄武湖)。这里既是龙虎同居的地方,又有风水之利,今天很多人可能会对其迷信色彩不屑一顾,但在那个年代,它对一个皇帝产生的诱惑力是不可低估的(另外风水也不是我们今天论述的主旨)

退一步讲,即使皇帝不是很迷信,仅仅是易守难攻的地理特点,就能让南京成为定都的最佳选择之一。然而,地理优势只是定都南京的基本因素,还有其他问题需要考虑--经济问题和军事防御。

在整个六朝时期,扬州一直是南方的经济重心,而扬州境内的孙吴地区是重心。孙吴帝国定都南京之初,南京与三吴之间的交通渠道并不十分便利,三吴的物资必须集中运输到京口,再从京口经长江到南京。由于长江上风大浪急,沉船和死亡事故时有发生,于是孙权在245年开凿了一条名为破冈渎"的人工运河,直接打通了三吴与南京之间的水路。从此,三吴的物资运输再也不用沿长江绕道而行了。

自然,随着人工运河的开通,南京的国都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经过孙吴半个多世纪的经营,南京成为国都,随后东晋、宋齐、梁、陈等国也相继成立。除了地理和经济因素外,剩下的主要问题是军事防御。

在我们的印象中,六朝能够与北方政权长期共存,似乎是依靠长江的保护。长江确实是一道重要的防线,但它不是第一道防线,而是最后一道屏障,一旦北方政权逼近长江,往往意味着建康处于生死关头。

三国时代的曹操和南北朝时代的拓跋焘两次逼近长江,整个建康城人心惶惶,就是这个原因。换句话说,为了保卫建康,除了长江之外,六朝还需要部署外围军事防线。外围防线的位置一直都不固定,每个帝国都有自己的防线,要一一展开细说说太长了,所以这个尽量简单几句话说重点

一般来说,六朝的外围防线是在黄河和长江之间--黄河是第一道防线,黄河防不住就防淮河,淮河防不住就防长江。

在这360年之间,只有刘裕在位时期军事力量超强,强到什么程度呢?他把防线推到了黄河以北,这是六朝的最北端。刘裕之后,黄河一线失守,基本以淮河为界线,再往后到了“陈”时期就以淮河也失守了,就以长江为界线。以黄河、淮河、长江三条天然防线为主干,六朝还在主干沿线设置了一些军事重镇,以保护建康。虽然六朝曾多次发动北伐,并在黄河南岸设置了一些军事重镇,但北伐的成果是短暂的,黄河南岸的军事重镇总是匆匆转手,有一句话叫:鞭长莫及,所以对六朝来说长江、淮河沿岸的军事重镇发挥的作用更加突出一些,所以下面我主要从长江、淮河沿岸的几个城市:寿春、广陵、历阳、盱眙、淮阴、浔阳、江陵、襄阳京口、来进行军事分析。

寿春是淮河流域的军事和经济中心,位于淮河上游,向北可由水路进军中原,向南可由水路进入长江,由陆路到达溧阳。如果寿春失守,淮河西部就难以稳固,也会危及淮河下游的淮阴、盱眙

淮阴,位于淮河下游,淮河上游不远处,是古泗与淮河(泗口)的交界处。六朝时期,北方各政权常经泗进入淮阴,使淮阴成为对抗北方各政权的桥头堡之一。

盱眙(看到这两个字有没有想起盱眙小龙虾?另外读音:xuyu,位于淮阴西南的淮河南岸,这座城池依山而建,面向平原,对于对抗北方的骑兵和步兵非常有利淮阴和盱眙都在淮河下游岸边,如果这两个地方失守,淮阴东部就会岌岌可危。

京口,位于长江南岸,建康以北,距建康仅150160里,是建康的北大门;与京口隔江相望的广陵,也是京口的北大门失去广陵,必然危及京口的入口;失去京口,必然危及建康。相反,占领广陵,不仅可以保护京口、建康,而且可以把京口或广陵作为北伐的基地。

阳位于长江北岸,建康上游。长江流经这里时,江面变窄,北岸有横江、当流、东口浦等小支流,可停泊船只,南岸的采石矶突入江心,对北方政权军队渡江十分有利。所以宋代有人说:"古时东南有物,十之七八来自寿春、溧阳,三之二来自横江、采石"。可见,如此险要的地方,没有重兵把守是不行的。

浔阳位于长江中游,是一个可以建立据点抵御北方政权南下的地方,但其主要功能是缓和南方政权内部的上下对立。

江陵,位于长江上游的荆州境内,是向西北出发,进军关中,向北征讨中原,向南进军湖广,向下游威胁建康的基地。这一带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南北之分,东西之力,在整个六朝时期,这一带都是中央政府最关心的地方。

襄阳位于江陵以北,地处长江、黄河流域的中心地带。以江陵为基地,可以占领关中、中原、湖广、建康,以襄阳为基地,也可以做到这一切。从地图上可以看出,造船水从襄阳东面流过,然后流入长江,所以襄阳军被派去顺着造船水,对下游的江陵有优势。对于江陵来说,可以说襄阳是门户--如果襄阳失守,江陵将面临极大的危险;也可以说是七寸--从襄阳派兵顺江而下,对江陵是一个正面的打击,比如东晋时,盘踞在荆州的王敦就打算顺江而下。在攻打建康时,由于驻守襄阳的周处来访,他不敢轻举妄动。

其实,南京郊区的军事重镇不止这些,除了上述9个,还有西陵、建平、合肥由于篇幅有限,不再多说。以上提到的是南京外围的主要城镇,如果北军或叛军打到南京附近,南京如何应对?一般来说,敌人从西面进攻南京(也有特殊情况),要想从西面进攻南京,必须攻占建在秦淮河与长江交汇处的石头城。石头城建于孙吴时代,周长"七里百步",易守难攻,城内有石仓储存饲料和武器。

此外,南京周边还有金城、白下、白马、邺城等堡垒,但还是如上所述,周边的防守设置并不是同时出现的,而是随着朝代的更替而逐渐出现的,这里就不详述了,只说大概。如果石头城被攻破,南京的守军就要在城头与敌军作战。在孙武时代和东晋初期,南京的外墙只是竹篱笆王敦第一次叛乱时,只攻下石头城,司马睿决定投降,或许与城防脆弱有关。

在王敦第二次叛乱时,守军为赢得备战时间,拆除浮桥,毁坏朱雀桥,才得以争取时间

根据目前的考古知识,在孙吴、东晋时期,南京有两条主干道,一条是南北走向的朱雀大街(秦淮河以北二里,以南五里),另一条是东西走向的十字街。一旦发生突发战争状态,南京政府可以利用这条主干道和小巷迅速疏散人口或将驻军转移到前线。

南京市除了干道、小车道外,还有许多纵横交错的大街小巷。这些街巷基本都是像毛细血管一样弯曲的,很少有直的或比较直的。另一方面,据王铎的孙子王东亭说,这是王铎为了让敌人在打街巷战时迷惑不解而故意为之。

南京四面环山,一旦敌人爬上高处,就很容易看到城防,所以南京政府在城内广植树木,即使敌人爬上高处,视线被树木挡住,也很难看到城防设置。作为守城的辅助设施,后勤当然是不可或缺的。在秦淮河北部行政区域,朝廷设有仓城,修建了一条南北仓巷,用于战时专门运输粮食,并在仓巷末端挖了一条水路,连接仓巷与秦淮河,可以方便守军运输粮食。同时,城内还有一些军方主办的军市,平时可以收取军税维持军队,战时可以迅速收集物资,运往所需地点。此外,城中还有兵器作坊,如孙吴时期的弓匠坊、箭匠坊等。

综合以上种种因素,无论从风水角度还是从军事角度,南京都是南方众多城市中建都的首选地址,以后如果有机会单纯从风水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