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晓灵:明晰统一资产管理规则迫在眉睫

 昵称72056340 2020-10-22

日前,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联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在线上发布了《中国资产管理业务监管研究报告》。课题牵头人、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理事长、CWM50学术总顾问吴晓灵在发布会上表示,选择资产管理业务监管来开展研究,是因为它是链接投资人与融资方的关键领域,是发展直接融资、调整金融供给结构的重要领域。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明确一些概念的本源和内涵,寻求概念及监管原则的共识,已成为迫在眉睫的课题。

吴晓灵表示, 2012年以来,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设计了众多的资产管理产品,在满足公众财富保值增值需求,满足社会不同层次融资需求的同时,也因法律关系不明确、风险管控不到位、监管边界不清晰而埋下了风险隐患。2019年7月国务院金融委发布了金融业对外开放的11条措施,大大放宽了外资进入我国资产管理市场的限制。但本质相同的资产管理机构由不同的监管机构审批、本质相同的资产管理产品监管规则不完全相同,也给他们带来了一些困惑。一些名称相同的业务 与西方国家市场的内涵存在不同,这也让他们难以在业务布局上进行取舍。明确一些概念的本源和内涵,寻求概念及监管原则的共识,已迫在眉睫。

吴晓灵介绍, 2018年4月《资管新规》发布以来,监管部门在统一概念、统一规则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许多重大原则问题已有共识,规则差异在逐渐缩小。明确概念、统一规则,逐步实现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结合是既定的方向。但也还有一些概念目前尚未形成共识,比如银行理财产品能否归入公募基金或私募基金范围,银行现金管理类产品与货币基金能否名称统一等;形成共识的原则在实施中还面临以往法律的制约,比如广义的财富管理包括集合投资管理、投资咨询和单一客户投资管理(专户管理),狭义的财富管理一般是指投资咨询和专户管理,而《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对投资咨询做了极窄的定义。

此外,吴晓灵认为,我们还面临新老产品转换阵痛的制约等问题。我们的研究聚焦于资产管理业务生态链的梳理和概念的界定,希望研究能促进概念的进一步明确、规则的进一步统一,帮助树立投资者利益优先的行业行为规范,为资产管理业务规范发展、平稳过渡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作者:蔡富
新媒体编辑:赛武
监制:柯锐

又一巨头倒下!负债67亿日元申请破产

解禁潮将至,科创板迎大考?

有一种心酸叫满仓踏空

你家猪肉、菜价涨了吗?6月CPI同比上涨2.5% 

搏击牛市!半年报行情再添一把火!

欣喜、焦虑和彷徨 :牛市下的“小散”众生相

评论:牛市来了,股民要不要现在“上车”?

身价百亿董事长变“老赖”?老板们太难了

牛市来了!谁更牛?这个1天能涨14倍

沪指站上3300点,猪肉板块能“嗨”多久?

点击加入核心粉丝群

看完点这里是个好习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