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理有利,或许值得一争

 芥菜树下 2020-10-22

职场上,是不是凡事都要据理力争?

每个人的答案是不一样的。对“争”的理解可能因人而异,从而带来不一样的争的方式。

这里的“争”,有的人理解为争斗,有的人理解为争取。个人认为,争取是目的,争斗,只是方式之一。换句话说,据理力争的争,是要占着道理的前提下,尽力去争取,采取的方式,可以是争斗,也可以是“有话好好说”。

职场上起冲突的时候,不论站在冲突的哪一方,肯定都认为自己是有道理的那一方,否则,也不会有冲突了。即便是有些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情形,但多少都占着一点儿理。要不要争,就要看个人了。

为什么要争?——因为有理。

有理就足够了吗?——不够,还要有利。

有理有利,那就要争一争了。

小A在一家公司担任重点业务经理,负责的是好几家规模颇大的客户。和这几家客户比起来,自己家公司就是个小朋友。因此在服务客户的时候,基本上是毕恭毕敬的态度,客户说啥就是啥,客户要啥就给啥。有的时候,客户提的要求非常苛刻,小A这头答应了客户,那头,就不得不去和其他部门同事协调,求爷爷告奶奶,就是希望人家能配合。财务或是办公室的阿姨姐姐们,看到小A满脸堆笑地走过来,就知道这小子又有事相求。因此也有一些同事,曾经暗戳戳地讽刺过小A,有些话讲出来也真的是难听。他们明里暗里,都有点瞧不上的意思。

平常和他关系比较好的人,听到这些都觉得有点过分了。小A自己,对此倒不是非常在意。他知道给自己发工资的是谁,他也知道给自己涨工资的原因。发工资的是老板,而不是那些酸言酸语的人。维护好这几家大客户,他这块的业绩就稳了。踏踏实实工作,没有必要去搞一些口舌之间的是非。

然而,在旁人看不见的背后,小A却是一个据理力争的人。客户的大部分要求,他都尽量满足。一旦涉及到一些原则问题,他从来不会退让。特别是一些进出口的业务,他格外谨慎。某次货物出港,清关手续和货物全部已经完成。按照合同约定,客户要先打一部分预付款,然后才能发货,等到货物到港,尾款收到后才给提单。虽然之前的合作,客户都如约付款,但这一次,不知道中间出了什么问题,公司迟迟没有收到预付款。无论客户怎么催,公司座机和手机都被打爆了,小A讲话讲得软,主意却硬,就是压住不放货。客户气得跑到老板那边去投诉。老板叫来小A,大概了解情况之后,还是交给他全权处理。一直等到财务那边确认到款,小A这次下指令。当然,事后少不了找客户打招呼。但大家都清楚,如果还有下一次,他还是会这样。

争取一件事的时候,除了少数情商和手段极高的人之外,大部分情况下是要伤感情的。要是吃不得一点亏,动不动就争来争去,未必能争取到什么大的益处,还容易伤感情。但如果事情本身,是自己有理,且有利于公司,那是一定要去争取的。

这才是据理力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