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菱之殇:应怜佳人抱香去,不令芳魂染红尘

 少读红楼 2020-10-22


没能看到曹公笔下的香菱之死,是一种遗憾。

续书里的香菱死于难产。

话说薛蟠再次打死人入狱,夏金桂与宝蟾对薛蝌动了不轨之心,因薛蝌为人正直,未果。夏金桂又见薛蝌有什么东西让香菱帮忙收着,有些衣物也要香菱给洗,于是深恨香菱,暗生杀心。命宝蟾做了汤与香菱同喝,宝蟾气不过,在其中一碗汤里多放了盐,做了记号,一心要给香菱喝。

谁知夏金桂在另外那碗汤里下了砒霜,宝蟾不知情,怕金桂喝咸了挨骂,就偷偷调换了两个人的碗。于是,金桂害人反害己,喝了有毒的汤就一命呜呼了。香菱反而幸运地活了下来。

直到薛蟠几经周折出狱,家财散尽,家道败落,决心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将香菱“扶正”,香菱终于“修成正果”,怀孕生子——只是不幸在生产时,死于难产,魂归太虚。

这故事诚然是曲折跌宕,我却并不喜欢看。一来这并不符合曹公的创作意图,香菱死于夏金桂的凌辱折磨,其判词里有“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的句子, 可以印证。二来,香菱的身世、经历已然够悲惨了,为何又让她死于“难产”呢?我想不通。

那么,香菱究竟是怎么死的呢?细读第八十回《美香菱屈受贪夫棒,王道士胡诌妒妇方》,我倒是觉得从这一回的文本里可以得到许多关于香菱命运的线索。


这一回开篇就是夏金桂作为主母对香菱的发难,“菱角花谁闻见香来?”自比桂花的金桂向来“爱自己尊若菩萨,窥他人秽如粪土”,面对蕙质兰心的香菱,其妒意大发,将香菱好好的名字改作“秋菱”,彰显自己主母的威仪,同时也是对宝钗的挑衅,因为“香菱”这名字是宝钗取的。

改了名字的香菱,命运急剧流转,屡遭夏金桂的摧残。一个宝蟾,成了金桂的一颗棋子,也成了香菱被呆霸王毒打的导火索。香菱的纯净美好,某种程度上也是她的“致命伤”——她天真得不懂自保。

曾经,薛蟠为了得到她不惜打死人,闹出人命官司;曾经,薛姨妈看重香菱的那份端庄美好,摆酒请客,明公正道给儿子做了屋里人;曾经,她满心欢喜地期待薛蟠娶妻,以为园子里又多了一个“诗人”,而她也卸去了千斤重担。

她那么单纯,不曾“虑后”,不曾设防,不曾去窥视人性的丑陋与不堪。她被喜新厌旧的薛蟠毒打,只因金桂设计害她“撞破”呆霸王与宝蟾的“好事”。她被夏金桂暗算,被污蔑扎了纸人行诅咒之事,薛姨妈虽不相信,却在情急之下要发卖她……幸亏宝钗拦下母亲,将香菱要走。一向随份守时的宝钗,并不是冷漠麻木的人,她对香菱的庇护使其免于被发卖。从这一点上,我对宝钗好感倍增。

跟宝钗去了的香菱,从此将“前路”断绝,只是,“终不免对月悲伤,挑灯自叹”。“气怒伤感,内外折挫不堪,竟酿成干血之症,日益羸瘦作烧,饮食懒进,请医诊视服药,亦不效验。”初时并不理解:薛蟠那呆霸王如此不堪,香菱离了他岂不是一件好事?天真烂漫如香菱,何以自苦如此?随了宝钗住了园子里,岂不清净?


那时太年轻,并不明白,一个女子在那个时代里,是一定要有个“归宿”的,即使是香菱这样的至纯至性之人,也不能免俗;即使是如薛蟠那样粗鄙可恶,绝非佳偶。

干血之症又是什么症候呢?翻开中医典籍,有这样的解释:干血,血瘀而干也。瘀则生热,内伤肝肺,发热咳嗽,日以益甚,不已则成劳。

《金匮要略》中道:虚劳干血的证治。五劳、七伤是导致虚劳的病因。劳伤日久不愈,身体极度消瘦。五劳、七伤指五脏劳伤,多因情志失和,抑郁忧闷所致。七伤,则含有: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

总的来说,这个病与香菱的遭遇分不开:她幼年被拐,在拐子手里受的苦楚虽没有正面描写,可是“被打怕了”一句,却无比心酸地暗示了她苦难的童年生活。后来被薛蟠霸占,又遭夏金桂的荼毒戕害,香菱的身心俱损,烦恼忧郁在所难免。

这样怯弱的女子,水一样纯净,花一样娇柔,怎么禁得住狂风骤雨的摧残?“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骤然遭休弃的她,已是病入膏肓,必不可持久了。

难道还需要夏金桂、薛蟠再去作践她么?既然她已随宝钗去了,连夏金桂都不觉得“碍眼”了,转而寻趁宝蟾——我私心里宁愿香菱最终久病不愈,郁郁而终。因为我想象不出,如若不然,她还要遭受怎样的灭顶之灾呢?

香消玉殒已是既定的结局,何妨要她死得体面一点?她已遭薛蟠毒打,遭金桂荼毒,差点被薛姨妈发卖,形同弃妇——“生平遭际实堪伤”,一句话概括了她的一生的苦楚。曹公已逝,《红楼梦》未完,香菱病入膏肓,最仁慈的便是让她“质本洁来还洁去”吧。


可怜她命运多舛,自幼便被拐,失了父母的庇佑,从此流离失所,仿若浮萍。命运早早向她露出青面獠牙,但是她却以一颗水晶般纯净的心灵,独立于这纷繁的现世,如出水芙蓉般亭亭净植,一尘不染。

我也经常惊诧,这世上的污秽肮脏并非对她仁慈,她何以能够保全了灵魂的真纯?她既没有同宝蟾、秋桐一般养成小妾特有的可恶可鄙,也不曾习得平儿、袭人们的圆融自保,她,还是幼时曾经承欢于父母怀里那个粉妆玉琢的英莲,直到死去,初心不改。这柔弱得如同花一般的女子,却又拥有一种力量,她仿佛挂在故园的一轮皎洁的明月,固守着她的精神家园。

她生命中最后一息,是否会回忆起在大观园度过的那段美好而短暂的时光?她是否会记得她做的诗?“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香菱已逝,她的精魂却如同月光一般如影随形。

续书的香菱之死,终究无法抚慰我们这些热爱怜惜她的读者的心,反不如87版电视剧里安排的香菱之死:那一本《断肠集》静静地放在她的胸前,她面色如生,仿佛睡着了一般。

她曾经璀璨如夏花的脸庞,如秋日落叶般静美恬淡。

作者:杜若,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