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度北方为什么会有黄种人?

 气定神闲1706 2020-10-22
     古代印度人把基拉塔人看成与中国人一样的东方人。东辉国建立的公元四世纪,中国正处于两晋时期,当时能到此地建立国家的黄色人种民族,跟中国可能有着不言而喻的密切渊源。历史学家们据此分析,基拉塔人应是古代居住在中国西藏或是云南的遗民,是他们最早于印度发生交往。

如果说,最早的中国人和今天哪个国家联系最紧密,那么,非今印度这个国家莫属。需要强调的是,今印度虽然被变作了一个国家的名称,但古印度并不具备这样的含义,它是一个地理的概念,指的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南亚次大陆,有着很多小国,是小国林立的。

今天,一提到了印度,人们会自然而然而想到玄奘,他是古代中国与印度之间的和平使者,但那时印度的北方仍然小国林立的,恒河以南的地方被分为了东西南北中5个部分。玄奘回国后取了印度这个名字,写成了《大唐西域记》,帮助后来的印度重建印度史。这一点,就连印度的学者也是承认的——没有《大唐西域记》,印度史不可能重建。

比玄奘更早的是张骞,这个谁都知道,他第一次出使西域回汉后,向汉武帝报告了自己出使过程中所了解到的情况。在此之前,汉代的君臣还根本不知道,在中国的西南方有一个身毒国的存在。身毒就是古代的印度,而张骞出使的西域,在汉代包括着我们今天所说的中亚。

大夏就是西域古国之一,在《史记·大宛列传》中有此记载:“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馀里妫水南。其俗土著,有城屋,与大宛同俗。无大长,往往城邑置小长。其兵弱,畏战。善贾市。及大月氏西徙,攻败之,皆臣畜大夏。大夏民多,可百馀万。其都曰蓝市城,有市贩贾诸物。其东南有身毒国。”大夏国都是蓝氏城,在今阿富汗斯坦巴尔赫附近。

张骞在大夏时,看到了四川的土产邛竹杖和蜀布,追问它们的来源。大夏人告诉他,是大夏的商人从身毒买来的,而身毒国位于大夏的东南方。回国后,张骞向汉武帝报告了这一情况,并推断大夏位居中国的西南,距长安一万二千里,身毒在大夏东南数千里,从身毒到长安的距离不会比大夏到长安的距离远。而四川在长安西南,身毒有蜀的产物,这证明身毒离蜀不会太远。据此,张骞向汉武帝建议,遣使南下,从蜀往西南行,另辟一条直通身毒和中亚诸国的路线,以避开通过羌人和匈奴地区的危险。

这个线路张骞虽然没有能够开通,但公元前109年,汉武帝派将军郭昌率巴蜀之兵临滇,设益州郡,下属24县,郡府设在滇池县(今晋宁县),还派唐蒙扩建“五尺道”,改名“西南夷道”,组织人力开凿博南古道,使商贾往来日趋频繁,促进了西南与东南亚各国,尤其是与缅甸、印度的国际贸易与文化交流。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汉武开滇。

这个,今天的人们也应该是知道的:汉朝人不知道身毒国并不等于不存在,张骞的报告和记述最早,不等于他就是最早来到这里的中国人。

阿萨姆(Assam)是印度东北部邦国,位于印度东北部山区,毗邻中国西藏、缅甸和孟加拉国,总人口约为3300万。在《大唐西域记》中,这个地方称为“迦摩缕波国”,玄奘曾受邀当地国王拘摩罗到该国讲法。比《大唐西域记》更早的是《吠陀经》,印度最古老的文献材料和文体形式,主要文体是赞美诗、祈祷文和咒语,是由印度人世代口口相传、长年累月结集而成的。




著作吠陀经的时代被称为印度的吠陀时期,指哈拉巴文化衰亡后雅利安人入侵印度这一时期,大约在公元前十世纪。据其记载,黄种人很早就穿越过东部的山口来到今阿萨姆这片土地,逐渐在当地定居繁衍。因为《吠陀经》中称黄色人种为基拉塔人,所以,现今阿萨姆东北部地区的民族被认为是基拉塔人的后代。在神话史诗中,基拉塔人所统治的土地,是从印度北方的喜马拉雅山脉的脚下,一直延伸到南边的孟加拉湾,这一带流域都是他们的文明。

基拉塔人还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一个国家——东辉国,意为“东方光芒之城”, 其故都位于今天的印度阿萨姆邦西部高哈蒂(Gawahati)。存在时间为公元350-1140年间。也就是说,基拉塔人大约是在公元四世纪左右在阿萨姆邦建国的。今天的史学家们分析,《史记·大宛列传》中的“滇越”可能就是该国,《魏略》《后汉书》中的“盘越”即是此国,是最早与我国交往的国家之一。它实际上也是后来玄奘记述的“迦摩缕波国”—— 公元636年,玄奘法师应国王拘摩罗(一译鸠摩罗)的邀请,到达迦摩缕波国,这是玄奘西游印度的最东端。在玄奘之后,唐朝有名的外交官王玄策曾出使此国。

玄奘《大唐西域记》卷十记载了自己在该国的见闻,其中所述“此国东,山阜连接,无大国都,境接西南夷,故其人类蛮獠矣。详问土俗,可二月行,入蜀西南之境”。这不仅证实了中国南丝绸之路(泛指历史上不同时期四川、云南、西藏等中国南方地区对外连接的通道,包括历史上有名的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等)的存在,根据这些记载和十世纪《卡莉往世书》中的相关记述,历史学家们估算,迦摩缕波国的西部边界是卡洛多瓦河(Karatoya River);东部边界是今阿萨姆邦萨地亚县(Sadiya)的东端;南部边界在现今孟加拉国的达卡和迈门辛之间;北至不丹,该国的中心地带是布拉马普特拉河谷地区。

玄奘至迦摩缕波国行程线路

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雅鲁藏布江(Tsangpo)流经此地,在阿萨姆境内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Brahmaputra),进入孟加拉国境内后称为贾木纳河(Jamuna),与恒河汇流后称为帕德玛河(Padma,意译为博多河)进入大海。按照玄奘的行进路线,自此向南行至三摩呾吒国,再向西行到古代恒河入海口的耽摩栗底港(东晋时,法显高僧从印度回国时的登船地),与海上丝绸之路贯通。因此,这是研究古代国际贸易和交通史的宝贵的资料,也证明了古代中国人通过“东方的山口”来到这里,通联海上丝绸之路的事实。

今天,虽然南丝绸之路的早期通道如何打开,难以考证,但据英国人哈维的《缅甸史》、霍尔的《东南亚史》等著作记载,公元前2世纪以来,中国的丝绸从缅甸经印度到达阿富汗,远及欧洲。这是早期中国人的探索精神留给世界史的一个谜团。

13世纪,阿豪马人开始来到现今印度阿萨姆地区。阿豪马人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傣泰民族,他们从中国云南高原西迁至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并建立了强大的建立了阿洪王朝(Ahom),史称阿霍姆王国或阿萨姆王国,再次让黄种人掌权的这一地区。

阿豪马人到达印度后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保存了自己的历史,史籍将其统称为“布兰吉”(Buranji)。据布兰吉记载,阿豪马人的祖先是一位叫昭龙苏卡法的人,从今天中国云南瑞丽中部的勐卯一带经今缅甸北部翻越横断山脉,辗转抵达了今天的今天的印度东北部。时间大约是在公元1215年后几年,最初只有9000人。因为在中国时掌握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再加上当地水利条件充足,阿豪马人很快便征服了当地的其他民族,最早建立的国家是在公元1228年,叫“勐顿孙罕”,被当地土著称为“阿萨姆(Assam)”。

阿豪马人的权力中心一直都在阿萨姆地区,最强盛时甚至统一了今印度北部,直到1826年,英国殖民者进入才结束了长达600年的统治,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1947年印度独立后,阿萨姆被印度占领,阿豪马人不断被边缘化。如今,由于各部族之间的通婚,阿豪马人大多数已融合进其他民族中,只剩下不到60万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