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贼人的另一面

 江北大汉 2020-10-22

在我们的文化中,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往往容易走极端,即如果要说他们好,那么,一定是十全十美;如果要说他们不好,那么,常常是头顶生疮、脚心流脓。这样的做法,固然违背了辩证法,也与客观实际存在相当的出入。

在明人朱国祯的《涌幢小品卷之二十》“青天歌叹”一章中,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很有意味的故事:淮安人吕升,侍奉他百岁老父十分孝顺。老父爱吃肉,他把肉炖得精烂;老父出门,他不离左右;老父晚上起身四五次便液,他也起身四五次。某一天,元人打过来了,他背着老父躲进了山里。因为出山偷窥元人兵马有没有离开,他不幸被元人抓住了。因为了解到吕升是孝子,所以,元人对他很客气。后来,他们让吕升晚上巡夜,吕升因为思念老父不住叹息,元人听了十分同情,最后竟然放他回家了。

元人作为来自北方大草原的游牧民族,个性剽悍是必然的;作为南宋朝廷的颠覆者的元人,在战场上与宋军的厮杀中,凶残嗜血也是肯定的。所以,在朱国祯的笔下,元人也被称之为“贼人”——亦即强盗之人。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不该忘记的是,“贼人”也是人,是人,那么,就有可能在特定场合与背景下,表现出人性的那一面。看,当他们面前站着的是孝子吕升的时候,他们就不乏理解和温情。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性有相通的地方,也因为吕升的孝顺感染了他们。

对于异族之人,尤其是曾经征服过我们的异族之人,我们的内心委实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会充满深深的敌意。但是,我们汉民族是一个极富包容之心、也具有强大熔铸能力的民族。比如说,无论是建立元朝的蒙古人,还是建立大清的满族人,后来不仅被我们接受了,并且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当然,之所以能够被我们接受与熔铸,我以为也与不论是哪个民族的人们,与我们一样,都有着某些共同的东西,如人性、人情等等有关。因此,假如我们反映与他们发生交集的过去,应该多一些历史唯物主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