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金时代

 江北大汉 2020-10-22

“王顾左右而言他”是我们非常高熟悉的一条成语,通常用来表示离开话题,回避难以答复的问题。此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段对话中——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委实是语言大师,不只是论辩是这样,就说话的技巧或者说艺术来说同样是这样。他与齐宣王这番交流的目的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向齐宣王推销他的政治主张——仁政。而从齐宣王不设防地替朋友照料眷属说起,再到为官一方的政府官员假如不能管好手下该如何办,最后竟然“绕”到了一国之君的身上,说到做国君的如果不能治理好国家又该怎么办,让齐宣王从开始的对答干脆利落到最后的“顾左右而言他”,足以让人看到孟子的“匠心”和“机智”。然而,我们同时不该忘记的是齐宣王的宽容和大度:假如不是他如此宽容和大度,当孟子谈及让他十分为难的问题时,选择了回避而不是勃然大怒甚至下之大狱之类,非但不会成就孟子的雄辩之名,而且孟子的脑袋是不是还在他自己的肩膀上都是不小的问题。

有人说,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其实齐宣王根本算不上明君。我不知道这样的说法的依据是什么——或许是他没有能够建立类似齐桓公、晋文公以及后世的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那样的丰功伟绩,成为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凤头”,一统江山的英雄?如果说这个,我们无话可说;但是,我同时以为,以他对文人学士们的态度,以及他创办为稷下学宫,广纳贤士,为百家之人提供了一个自由思想和自由表达的平台,对那个时代“百家齐放”局面的形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或许应该说,他对历史,尤其是中国文化的贡献并不在那些“英雄”之下。

当然,我们同时必须看到,齐宣王这样做,又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诸多特殊性是紧相联系的。

战国时期天下大乱,国家与国家之间明争暗斗、战争频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很多国君都希望借周室衰败之际,趁乱而起取而代之。而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他们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为自己出谋划策乃至直接参与国家管理、带兵打仗。他们对于“无容人之量,便没有用人之福”这样的道理,是心知肚明的;他们十分清楚的是,能够在这些方面为他们有所贡献的,必定是拥有各种专业知识的“学士”之人。因此,他们给予了后者必要的尊重和物质上相当优渥的礼遇。比如说,齐宣王对于慕名而来的邹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等七十六人,都赐给府宅,官拜上大夫。孟子更是在稷下长住30多年,有太多的与齐宣王讨论“国是”的机会。

但毫无疑问,大概也只有在战国那个时代,孟子们才能、才敢尖锐地提出“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这样的矛头直指国君的问题。或者说,假如换做后代任何一个朝代,那么,文人学士要么摄于帝威而不敢开口,要么可能因为大胆而脑袋搬家。——在后代,因言获罪的例子还少吗?什么原因?我以为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当坐稳了江山之后,帝王之人往往也就失去了进取的动力、雍容的心态,全部的心思都会放在如何才能坐稳江山上,维护既得利益上。在这个时候,他们需要的是绝对的权威,绝对容不得另类声音。并且也正因为这个,所以哪个王朝最终都逃不过“周期律”的惩罚。

所以,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对文人学士们来说的黄金时期。儒、法、道、墨、兵、农、名、阴阳、纵横等“诸子百家”之所以在这一时期兴起,并影响了其后2000多年的中国社会和文化,绝不是偶然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