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代的“猫鼠同席”

 江北大汉 2020-10-22

众所周知,元世祖忽必烈神勇异常,故而能够“马上得天下”;但我们不该忽视的是,忽必烈绝非一般武夫所能相提并论,而是一个思维缜密,很有自己的思想的人。举例说,他在灭掉南宋,迁都大都(今北京)之后,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曾经在制度层面有过的不少的创新。比如说,设立中书省总管各种政务,设立枢密院掌握军务,同时设立御史台以纠正、弹劾各有关部门。针对这样的制度设计,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中书省是我的左手,枢密院是我的右手,御史台是我用来‘医治’左右两只手的”。

元世祖中央机构这样的政治架构,应该说无论是从最初的用心还是效果来说,都是不错的,因此,得到了他的继承人的肯定与沿用。但是,让人十分无奈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御史台的监督功能不断地弱化,甚至到了“非亲不举,非仇不弹”的地步。举例说,元惠宗(明朝谥号元顺帝)妥欢贴睦尔登基之后,任用太平王燕帖木儿为相,结果,燕帖木儿便任命他的弟弟买里古斯为御史大夫;太平王燕帖木儿纵欲身亡之后,继任秦王伯颜也任命自己的侄子脱脱为御史大夫;脱脱因为担心叔叔祸及自己,在揭发了秦王伯颜的谋逆之罪,因功而被任命为相之后,也则用自己的弟弟也先不花为御史大夫……如此这般,御史大夫与丞相之间要么是兄弟,要么是叔侄,关系亲密无比,彼此间还能起到制约与纠核的作用吗?

元世祖忽必烈深知中书省、枢密院的权力如果不加制约、不加监督,有可能出现“尾大不掉”的情况,进而架空皇帝,成为自己身边的“定时炸弹”。与此同时,一旦失去制约和监督,这些机构的行政效率可能会下降,贪污腐败可能盛行,直至蛀空江山。但另一方面,封建政权的专制属性决定了这些弊病乃是不可避免的:不愿将权力与他人分享,而总希望自家人永永远远居于高位,最后必然导致亲近繁殖、制约和监督失效。

有趣的是,明人叶子奇在《草木子》中列举了元朝太多的丞相与御史大夫之间存在着这种“亲密关系”之后,抒发了这样的感慨:“嗟夫!世祖设是官,本以防权奸胶固、党与盘结之患,使之有所防范,击刺以正国势。及至末世,台省要任乃萃于一门,殊失养猫捕鼠、蓄狗防奸之意。幸其才智短拙,谋不逮心,旋即败灭。向使莽、操、懿、温之伦居之,元之为元,已不迨顺帝而后宗社为墟也。”叶子奇的这番话的大意是说,元世祖忽必烈最初设置御史大夫的目的,本来是为了预防奸臣结党营私狼狈为奸的,可到了元朝末年,御史台、中书省等要职竟然集中于某一个家族之手,完全失去了最初养猫捕鼠、蓄狗防奸的作用。而假如居于这些要职的是如王莽、曹操、司马懿、朱温这样颇有心计之人,那么,元朝恐怕还没到顺帝登基,国家就易主了!

叶子奇的感慨,乃是基于对元朝高层政治架构失效的历史事实的梳理;他的推论,也很有道理。但我同时以为,在封建专制统治下,猫不逮鼠甚至猫鼠同席并非偶然,而是一种必然:谁是猫、谁是鼠本身我以为在这样的时代本来就很难说清,而猫与鼠长期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彼此滋生出些许感情来也未可知。何况说,这些“猫”早已成了肥猫、懒猫,成天思量的只是玩线球、钓鱼、追逐异性,不再寻思捕鼠了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