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品木工

 江北大汉 2020-10-22

在明代,政府官员都有行政级别;官员的行政级别分为九品十八级,即从高到低首先分为九品,又把每一品再分为“正”与“从”两级。比如说一品官就分为“正一品”与“从一品”两级。能够成为一品官员的人少之又少,只有“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为正一品;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以及少师、少傅、少保为从一品。即便是吏部、礼部、户部、兵部、工部、刑部等六部长官,也不过是正二品。

但就是在明朝,有一个木工竟然最终成为了从一品官员。此人姓蒯,名祥,出生于木工世家,其父亲蒯福能,曾为明成祖朱棣主持皇宫的修缮工作,年老告退之后,他儿子蒯祥接替了他。在明英宗朱祁镇治下的正统年间,蒯祥负责兴建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天顺末年,他又奉旨建造裕陵(英宗朱祁镇的陵墓)。而由于这一系列工作非常出色,他逐步由工部营缮所副主管升为营缮司主事员外郎、太仆少卿、工部右侍郎、工部左侍郎(即工部二把手),最终成为享受从一品俸禄的朝廷高官。

最终成为一品高官的木工蒯祥,即便最初是木工,但在其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更多的时间显然不是普普通通的木工,而应该是集高超的木工技术与管理才能于一身的复合型的人才。当然,要说他在之所以能够成为从一品的政府高级官员,也一定与他八面玲珑,具有相当的政治头脑,善于在官员堆里摸爬滚打乃至在皇帝面前很会撒娇和揣摩圣意有关。不过,我们不能不说的另一点是,,明英宗对于工匠之人的重视与重用,也应该是他能够以工匠之身晋身政府高官行列的原因之一;而对此类工匠之人的重视与重用,则又让明英宗可以为后世之人留下一份相当不错的遗产:今天的天安门城楼,据说便是在蒯祥设计建造的承天门的基础上仿造而成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居于主导地位。而在儒家的思想中,对于“劳力者”,也就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是看不上眼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就是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在已经进入了21世纪的今天的中国社会中,这样的思想与认识依然很有市场——即便是工匠之人事实上其经济收入已经不低,诸如木工、瓦工、钢筋工等工种的收入水平甚至于已经超过社会平均水平的情况下,很多年轻人依然不愿从事这样的劳动。反映在升学选择上,那就是很多人不管自身实际,一味选择普通高中与普通高校,而不愿选择更加强调职业技能中职学校与的高职院校。

要想改变这样的现实很不容易。一方面需要市场释放出更加强烈的需求信息,通过收入水平的差距,来刺激人们的入学选择与就业选择上的改变;也需要政府给予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更多的政策倾斜与照顾,还需要强化舆论宣传来引导和扭转人们的观念。而就后者来说,昔日的塑造“一品木工”的典型人物的做法虽然不能简单照抄,或者说不能简单拿来,但是,给技能型的人才以必要的肯定和激励,在全社会营造一个充分理解和尊重他们的氛围,无疑是让人们的观念发生改变的重要前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